天天看點

大廠光環背後的稽核員:一天審1600條視訊,逃不開熬夜

作者:深燃
大廠光環背後的稽核員:一天審1600條視訊,逃不開熬夜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李秋涵

編輯 | 魏佳

在做稽核員的第三個月,97年出生的張小飛開始吃褪黑素。

他所在的大廠稽核崗三班倒,輪班下來,一個月他有三四天需要熬大夜。那段時間,他晚上11點到公司開始工作,稽核的視訊旁會有“新鮮”和“不推薦”兩個按鈕,還有“低俗”、“搬運”等細分選項,由他處理。對着電腦,他持續按動滑鼠,累了就趴着休息一下。到了早上9點,他回家睡覺,晚上11點再到公司,開始又一天的大夜班。

不規律的作息讓他開始失眠。如果實在沒睡着,又到了上班時間,可以向上司請假,但這不是長久之計。身邊有同僚為了睡着吃褪黑素,他也買了一瓶,确實有用。不過擔心産生依賴性,他不敢多吃。

幾個月後,他選擇了離職。

2月5日,微網誌上有大V爆料稱,B站武漢AI稽核組組長因過年期間加班,在晚9點到早9點的工作強度下,于初五淩晨腦出血猝死。2月7日,B站在内部郵件中提到,經内部考勤核查,在事發前一周内該員工未存在加班等情況,工作時間為9:30-18:30,做五休二。這一内部郵件引發網友質疑,在B站此前稽核專員的招聘資訊截圖上,寫有崗位“有宵夜班、通宵班,每天工作12小時”的字樣。一天後,B站再次回應,将用最大力度擴招稽核人員,今年增加招聘1000人。

看到有稽核員猝死的消息,張小飛有些感慨。這是一個高強度的工作,使用者在不同時間段都在生産内容,為了能夠盡快稽核,避免堆積,大廠稽核崗24小時都有人在運作,不論是幾班倒,總有員工免不了熬夜。

杜建在稽核崗做了6年多,一路從一線員工做到管理崗。他表示,招聘一線員工時,一般不會招30歲以上的,“因為他們真的熬不了夜”,這也是稽核崗年輕人居多的原因。

一方面,這是極重要的崗位,沒有這道護城河,色情、暴力、血腥等内容将充斥在網絡,極大影響使用者體驗,但另一方面,對從業者來說,這個崗位的确存在着工作内容機械、作息不規律、發展空間小等問題。

B站稽核員猝死事件,讓這個一直未被過多關注的崗位進入大衆視野。其實,這已經是大廠員工中一個龐大的群體——綜合多家媒體報道,2020年底,小紅書稽核員工有1000多人,B站内容篩選團隊約有2400名員工,2021年1月,位元組跳動内容稽核員有超過2萬人。他們的工作狀态,已經不容大廠管理者們忽視。

稽核崗,有多難?

螢幕上,一位穿着黑絲襪的年輕小姐姐對着鏡頭扭胯,一瞬間閃過的鏡頭裡露出事業線。張小飛有些遲疑,他審過太多這類視訊,有的穿着包臀裙,有的穿着聖誕裝,尺度不好判斷,按動滑鼠,他點了“低俗”選項。這意味着視訊沒有過審。

這樣的動作,張小飛一天得重複1600次。後來,視訊質檢同僚回報,尺度還不在“低俗”範圍内,通過了視訊的上傳,并給張小飛記了一個工作失誤。

這一刻,他有些厭倦。在大廠敞亮的辦公室裡,他坐在工位上,對着電腦,在幾個選項之間點選,他已經如此反複了大半年。“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搬空一座山,今天搬完了,明天這座山又出現在這裡,還得繼續搬”,他覺得自己是一台機器,不停刷着數字。

盡管不同公司、不同稽核崗位的KPI不同,但都有明确的考核數字。比如作為某頭部短視訊平台的員工,張小飛一天得稽核1600多條視訊。一位B站前員工告訴深燃,他們一天需要稽核1250條視訊,換算下來,平均35秒稽核一個。有的公司KPI設定得重,員工忙起來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大廠光環背後的稽核員:一天審1600條視訊,逃不開熬夜

這是比起熬夜,讓張小飛更有沖動辭職的原因。

在這樣的工作時長和考核制度之下,稽核崗的收入趕不上大廠其他崗位,工作地點大多位于天津、武漢、成都等城市。但對于一些傾慕大廠光環年輕人來說,在沒有更好的職業選擇下,他們還是願意接受。杜建表示,他所了解的情況是,基礎稽核員薪資在4000元-6000元,加上各類補貼,稅後在5000元左右。升為組長,稅後薪資在6000元-7000元,到主管級别,稅後1萬元左右,更高管理層薪資區間跨度大,普遍在2萬至3萬之間。

選擇從稽核崗離職的還有佟文。

和張小飛不同,佟文是适應這份工作的。他本就喜歡熬夜,認為在稽核内容時,可以看到很多使用者看不到的新奇内容,幫助他更全面認知事物。最終選擇離職,是因為這一崗位的發展空間實在有限。“我能想到的,就是從稽核做到質檢”,也就是稽核的稽核,這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

工作内容枯燥、需要熬夜、發展空間小,是稽核崗勸退年輕人的三大主因。某大廠稽核經理聶斌對深燃表示,他在招聘時遇到的學曆和經驗不錯的年輕人,往往對這個崗位了解不多,穩定性不會強,他通常不會考慮。由于需要值大夜班,女生在生理期更難熬、更辛苦,使得在招聘時,他更願意考慮男性。

這一崗位還隐藏着,對從業者看不見的影響。

杜建告訴深燃,做稽核時間長了,會見到很多陰暗面。“血腥這類都算是小事情了,動不動還有砍頭、殺人的場面,一些色情、暴力的内容,對一線稽核員的精神,其實是有損傷的”。

在國外,也有從業者受到類似困擾。此前就有媒體報道,2019年,前稽核員Chris Gray對其前東家Facebook提起訴訟,表示自己工作一年間遭受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他日常稽核的視訊包括大量虐待、行刑等場面,久而久之,他表示,“我變得麻木和暴躁,越來越具有攻擊性。”

他還提到,“每次回想起工作内容,我的心情都會一下子跌落谷底,隻有逃避能讓我暫且忘記那些可怕的畫面。我已經連續一個星期沒有睡着過了。”

由于是從一線升到管理層,杜建很能了解稽核崗員工的壓力,“公司對他們的精神關懷一定要到位,天天看黃賭毒,不僅不進行關懷扶持,還動不動就考核KPI,誰也會受不了的。”

機器還替代不了

稽核崗,一方面是從業者經受着看不見的壓力,另一方面,它在網際網路世界,有着難以取代的地位。

資訊爆炸時代,“如果真的沒了稽核,各個平台都會充斥着色情、暴力、血腥等内容,稽核是内容平台的護城河,在保護平台的生态”,盡管離開了這個行業,張小飛仍對這一崗位的價值表示認可。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使用者回報某部落客有自殺傾向,他參與了幫助。他對深燃表示,盡管大多數這類資訊回報是假的,但他們都會認真判斷,如果真的有自殺傾向,會直接上報,由上一級研判後決定是否報警,“要求十分鐘之内處理完,畢竟人命關天”。在做完這一切後,他說,有一種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成就感。

從事稽核行業5年,聶斌也提到,監控到有自殺傾向的使用者,他們會根據使用者的IP位址向當地派出所報警。一些社交類平台,還會通過稽核員,對殺豬盤等涉嫌詐騙的賬号進行處罰,防止使用者被騙。

然而,稽核員這一崗位,也面臨着尴尬的處境。網際網路資訊呈指數增長,所有資訊全靠人工稽核,面臨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等問題,不論是從減少人力成本,還是标準化考慮,大廠們都在嘗試着如何“讓機器替代稽核員”。

确實,近幾年,稽核行業實作了技術上的進步。

聶斌告訴深燃,2016年時,他所在的大廠,剛開拓視訊業務,團隊二三十人,全靠人工稽核看完所有視訊的每一幀内容,沒有機器介入。後來,視訊量多了,會采用抽幀方式先機審一遍,比如一個視訊30秒,會從中抽20幀,過一遍算法,如果與模型庫裡的問題内容比對上,則視訊上線不了,不需要每一個視訊都由人工稽核。

大廠光環背後的稽核員:一天審1600條視訊,逃不開熬夜

專門推廣“機審”業務的第三方公司員工李樹告訴深燃,以文本為例,他們剛推出色情模型時,準确率才20%左右,經過測試調優,幾年後機審的準确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即便如此,人工稽核,仍舊是行業裡重要的一部分。

李樹表示,機審時效高、成本低、标準性強,但劣勢是模型需要不斷泛化學習。比如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會生成新的詞彙或圖檔,這需要先不斷訓練模型,來提高機審的準确率,但這前後需要時間。對于突發事件的回報,尤其依賴人審。

此前就有稽核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從事稽核工作越久,就越肯定人審永遠都不會被機器代替。“因為網友真的是太厲害了,特别是中文博大精深,色情、賭博、詐騙一類的問題内容永遠會有變形。”

目前,很多大廠采用“機審+人審”結合,即前期由機審完成大量初篩,傳回相應标簽,再由人工進行複審,質檢人員對内容會再稽核一次。

也正因為如此,大廠稽核崗的人數在逐年增加。

稽核員的處境,會好嗎?

這次B站員工猝死事件,讓稽核崗被推到聚光燈下。

近幾年,大廠對于稽核員的需求持續增長,但具體到對員工的重視程度上,還有提升空間。

聶斌就提到一個困惑。盡管他認可稽核的價值,但讓他感到尴尬的是,“稽核本身對公司不産生營收和價值,是以團隊需要拼命想辦法去證明自己的作用。”

杜建告訴深燃,早期稽核崗績效體系還沒有獨立出來時,如果績效有S/A/B三個梯度,稽核崗永遠會是B,“因為很難有亮點”。他帶團隊時,這樣的結果,很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公司似乎也沒有興趣設定好的激勵模式。

而員工面臨極大工作強度,也沒有在制度上給予足夠的保障。杜建舉例,他之前所在的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員工熬夜加班後,不給加班費、隻能調休,但工作節奏又不讓有調休機會,造成員工無法停下來休息。

大廠光環背後的稽核員:一天審1600條視訊,逃不開熬夜

避免過勞、激勵員工,并非沒有解法。

例如在排班上,杜建提到,關鍵是合理配置設定夜班、加班以及人力的使用,做好人力和機器的配合,三班倒(每班次8小時)比兩班倒(每班次12小時),相對更能讓員工接受。

遇到春節這類法定節假日,有的公司會提前做好規劃,給足加班費,吸引願意留下來加班的員工,同時找到外包公司增加人手,解決臨時性的人力需求。聶斌總結,其實就是夜班需要可控,保障員工休息,同時福利待遇也要給足。

在員工的發展空間上,盡管公認空間較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已經升為稽核經理的聶斌介紹,從縱向來看,稽核崗員工的發展有一線、組長、主管、經理、總監、基地負責人6個階段,在橫向上,也有向專員崗位拓展的機會,如質檢、風控、政策、教育訓練等,并非完全沒有空間。

作為行業老人,杜建嘗試過營運崗,但發現自己在營運上可探索的空間,不如稽核崗。首先,稽核崗一個部門動辄幾百人,考驗着管理能力,其次,“稽核崗是一個能介入一線業務的崗位,除了稽核内容,還可以由此延伸探索使用者等級信用體系、輿情監控、做産品體驗調研等,能上升到平台整個内容生态的管理”,他表示。

盡管在一些人眼中,稽核崗等同于“低端的流水線勞工”,不少從業者仍認可着這個職業。當然,随着稽核人員增多,晉升難度也在加大,價值感低、發展空間有限的問題的确存在。

杜建坦陳,如果能做技術、做産品,的确不會有人願意來做低門檻的稽核崗。但對于學曆和經驗不足,又想要進入大廠的年輕人來說,稽核崗也是一個觸摸網際網路行業的機會。相比于小公司,大廠的崗位相對穩定,至少不會出現欠薪的情況,在福利配套上也更完善。但也有不止一位從業者建議,如果在這一崗位上,從事1年沒有晉升或到達新階段,年輕人可以考慮換個行業。

這是伴随網際網路行業誕生的新職業,在近年競争壓力下,平台對稽核提出了更高效的要求,不止一位稽核員提到,所在的大廠之前不用強制上通宵班,在福利吸引下由員工自願參加,後來變為了強制,大家都得參加。

這一切背後的本質問題,還是在于付出與回報是否對等,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公司是否考慮到員工的接受度,又是否對員工健康有足夠的關注和關懷。

這一次稽核崗受到關注,“希望能讓大家對風控行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更多人關注到行業底層的工作狀态,減少一些職場的PUA吧”,李樹表示。

*題圖及文中配圖均來源于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