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歸零

作者:霸道的小男人呀

關于“歸零“,我們用一篇活潑的文章給大家解釋一下。看完你就都明白了!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歸零

“歸零”,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彙,背後更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簡單地說,就是從零開始。”甚至航天系統的部分人士也這麼認為。但隻是這樣嗎?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是啥?一聽到這個詞,就會汗毛倒豎、手腳冰涼。

就三個字:沒!問!題!

航天工作極為複雜,脫口而出“沒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這背後意味着可能存在由路徑依賴導緻的認知盲區。

拿神舟飛船來說:飛船重8噸,總長8m,它是由13個分系統組成,裝有52台不同推力的發動機,飛船上的電纜總長度超過30km,共有600餘台裝置,10萬餘個元器件。有多少家機關參與研制?差不多1000家!而航天飛機有多少個零件?250萬個!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歸零

面對這麼一個複雜的系統,誰敢随便說沒問題?沒問題,并不意味着真的搞定了,而是意味着當事人可能陷入了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地,這才是最危險的。換句話說,不是真的沒問題,而是看不到問題。

在載人航天早期階段,最悲劇性的事故莫過于阿波羅1号飛船。因為失火,三名宇航員在地面模拟試驗中被活活燒死。這并不是一次人為事故,不是哪位工程師粗心大意造成的悲劇,而主要是工程師對純氧方案的潛在威脅缺乏認識。

太空中沒有氧氣,是以飛船裡就需要充填氧氣,當時的阿波羅飛船采用了1/3大氣壓力的純氧氣,這是一個很自然也很合理的選擇。但超出工程師認知的是純氧環境下,很多本來不易燃的東西都變得易燃了,一些在正常空氣中本屬于耐火材料的塑膠制品,在純氧中卻成了易燃物品,這就是路徑依賴導緻的認知盲區。艙門設計也有問題,90s内絕對打不開。着火後飛船内形成負壓,短時間内無法從外面打開。這就導緻大火在短短三十秒内就奪去了三名宇航員的生命。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歸零

三十秒,三條生命。

是以,為了突破認知邊界,航天探索必須能應對各種變量,這導緻航天人隻能用一個複雜系統提供所需的一切;然而系統自身太複雜了,無論每個零部件如何精心打磨,你都無法保證把它們組裝到一起之後,還能夠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标。是以沒有辦法提前預判哪裡會出現風險,這就是 “薛定谔的風險”。

那如何把看不見的問題暴露出來呢?簡單概括其實就是做好兩件事兒:設計階段,通過仿真排除可能的問題;制造階段,通過測試排查潛在問題。反複試驗,讓缺陷和故障充分暴露出來。

航天人最恐懼的一個詞:歸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