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知識丨古人學書,不盡臨摹

《莊子》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孔子五十一歲時還沒有悟道,于是去向老子問道,老子向前來問道的孔子說過這樣一段話:“夫六經,先王之陳迹也,豈其是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猶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就是說,如果根據鞋印去學習走路的話,這不是笑話嗎?這個道理很容易了解,但依據臨摹字帖以期學好書法和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是以,如果認為書法沒有秘傳,隻要非常刻苦勤奮的練習就可以學好它的話,這就像按照腳印去學走路一樣,最終隻能是無果而終。那麼書法學習究竟要怎麼學?關鍵是要找到那個失傳的筆法。那麼這個筆法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顔真卿在給《僧懷素傳》做跋言的時候說:“夫草稿之作,起于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這裡面有四個字,叫“口訣手授”。其實兩個詞,一個是口訣,一個是手授。口訣是什麼意思?就是依口訣,也就是依據語言文字的方式來傳承。手授呢?是能夠有一個人來給你解說,用手直接寫給你看。

長知識丨古人學書,不盡臨摹

通過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學習書法其實最重要的有兩個方面:第一,要有筆法口訣。第二,要有一位能夠手授的老師。

顔真卿在他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也提出:“其次識法,謂口傳手授之訣,勿使無度,所謂筆法也。”

宋代陳思在他所編篡的《書苑菁華》中記載了褚遂良的一段話:“良師不遇,歲月徒往,今之能者,時見—斑,忽不悟者,終身瞑目,蓋書非口傳手授而能知者,未之見也。”是以可見,口訣手授,就是古代筆法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

明代的謝缙在《春雨雜述》中也有一段記載:“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經”。

可見,到了明代的時候,其實是從唐朝末期就已經開始,能夠進行手授的老師已經沒有了。隻能變成心授了,心授能行嗎?筆者覺得對這種技法的東西來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文摘自《問道王羲之——于鐘華解密書法檔案》,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