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拟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控,還江于民、還岸于民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記者/劉世強記者/尖峰監管)廣州将嚴格控制白雲山、珠江等一線超高層建築的建設,加強對古樹及其後續資源的保護,促進本土樹種的應用,加強綠線治理。10月25日,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市林業園林局共同起草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建和建築景觀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征求意見。

提出《通知》,着重延續城市的曆史景觀。在對曆史文化街區、曆史遺迹、世界文化遺産和重要文物保護機關有影響的地方,不會建造新的高層建築,在老城區發展強度高、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嚴重的地區,不會建造超高層建築。

《通知》要求,要推動珠江沿線高品質發展,注重濱江公共空間的通關,還要把河岸交給人民,回報人民。因地制宜,我們将在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際金融城、白格灘商務區等22個重點領域開展城市設計,推動關鍵功能平台空間品質和建設品質雙重提升。嚴格控制生态敏感性、自然景觀等重點區域高層建築建設,嚴格控制在白雲山、珠江等一線建設的超高層建築,不在城市通風走廊上建立超高層綜合體。

在嚴格城市更新的曆史文化要素控制中,《通知》提出,在城市更新中,不要破壞傳統風格,有效保護城市能夠反映具體發展階段,反映重要曆史事件,凝聚公衆對既有建築的情感記憶,不要随意拆除保護老建築的價值, 古宅,對于重大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應當進行拆除,應當進行評估和論證,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專家和公衆意見,對文物、文物的保護對象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

此外,《通知》呼籲加強對古樹及其後續資源的保護,推廣本地樹種的應用,加強綠線治理,重視嶺南園林文化在城市綠化和環境建設中的傳承,鼓勵近自然、本地化、易維護、可持續的生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