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原來并非迷信,别不當回事

作者: 雨落滕城夜微涼

在大陸的民間,一直流傳着許多的俗語。對于這些俗語,年輕人比較陌生。一般來說,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談話之間才會說出來。有些俗語在經過上千年的曆史王朝後,被披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也就比較迷信。當然了,有些俗語還是比較科學的。即使到了現在還是比較适用。下面我們所說的“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個俗語就比較适用。

這句俗語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的“牆上牆”,并非指的是在牆上再搭建一道牆。而是說的房屋上面再蓋一棟房。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房屋上面再蓋一棟房的現象。這對于這種現象,有些不懂得建築等方面知識的人,認為這也沒啥啊。其實對于懂得這方面的人來說,确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原來并非迷信,别不當回事

我們都知道建房的時候,人們都是根據房屋的重量來打造地基的。也就是說,建一棟平房的時候,隻會打造能承受一棟平房的地基。如果有的人在平房的上面蓋一棟房,那麼就會造成兩種後果。其一,房屋承受不了重量,出現塌陷。其二,房屋地基不穩,出現傾斜。而這兩種現象都有可能導緻人員傷亡,是以才有了“牆上牆,家敗人又亡”的說法。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原來并非迷信,别不當回事

“樹通軒”,這三個字最難了解的還是一個“軒”字。軒字一般有兩種意思。其一,指的是古代用圍欄圍起來的車,就像古人坐的轎子。其二,指的是有窗戶的房屋。那麼“樹通軒”就很容易了解了,指的是院子裡有一棵大樹和房子連接配接在了一起,遮住了房内所有的陽光。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原來并非迷信,别不當回事

在民間一直流傳着俗語“樹通軒人丁散”,意思是說房屋的陽光都被大樹遮擋住了,影響了一家人的健康,也就會造成“人丁散”的局面。而我們這裡所說的是“家敗人又亡”,很顯然比“人丁散”還要厲害。其實,這并不是什麼誇大的說法,想一想,一家人長期居住在一個沒有陽光的房子裡,必定會影響到家人的健康,嚴重還會落下各種疾病,進而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還是很有道理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