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 南京(三十三)

圖一.史料陳列廳。

《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

圖二.遺址區。

大型組合雕塑“古城的災難”由殘破的“城牆”、殘缺的“軍刀”、“曆史的橋梁”、“遇難者的頭顱”和“手臂”、“長明火”等一個個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難者累累白骨的鵝卵石組合而成。刀的截面好像仍殘留着遇難者的血迹,刀面上刻着“300000”的數字,寓意30多萬遇難同胞。

圖三.銅版路“曆史證人的腳印”。

銅版路長40米,寬1.6米。222位幸存者在銅版上留下腳印 以期留下永久的記憶。

圖四.墓地廣場。

地上鵝卵石鋪地,寸草不生,象征着白骨累累,象征着死亡。兩邊翠綠的草坪和院牆外的常青樹又象征着生命力和抗争精神。生與死在這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生與死的主題展示在一線之間。

圖五.萬人坑。

圖六.和平公園。

公園中間一片靜靜的水面,水中三個泉眼不斷冒出清泉,右側是勝利之牆,不遠處聳立着高大的《和平》雕塑。勝利之牆的

“V”的中心點塑造了一位腳踏着侵略者鋼盔和屠刀而吹響勝利号角的中國軍人,點明了勝利的主題。

圖七.高大的《和平》雕塑整體高30米,寓意紀念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0萬同胞。主體由母親、孩子及和平鴿組成,高10米,為漢白玉制作。年輕的母親懷抱幸福的嬰兒,手托展翅欲飛的和平鴿,漢白玉的雕塑在陽光下更顯得純潔、美好。

圖八.勝利廣場。

建立的勝利廣場,又被稱為“九九廣場”,一方面是因為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另一方面因為從空中俯瞰,廣場邊的兩條路徑像兩個“9”,象征圓滿。沿着勝利廣場的是圍成了半圈的鐵紅色牆體,最頂端是一個類似“7”字形的标志物,這就是“勝利之牆”。勝利之牆就像一隻抽象的鳳凰,“7”字形的标志物是鳳凰的頭部,後面的牆體是身體和尾巴,象征着鳳凰浴火重生,中國迎來抗戰勝利。而鐵紅色也代表着八年抗戰的血與火,抗戰勝利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這面勝利之牆一直延伸到廣場下的紀念館内。

圖九.寄托哀思。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南京(三十三)圖一.史料陳列廳。《人類的浩劫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太過慘烈,不忍發出[流淚])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