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作者:太史公閱讀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1964年,世界文物保護史上最大、最壯觀的分解和重組工程之一在埃及展開。為了将阿布辛貝神廟從不斷上漲的尼羅河水中拯救出來,人們不得不将神廟搬遷。

阿布辛貝神廟建于3000多年前,在山坡上建有兩座寺廟。兩座神廟中較大的一座在入口處有四尊巨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3-1213)坐像,每尊塑像約69英尺(21米)高。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在每年的10月22日和2月22日這兩天,陽光才能照進内殿,并照亮坐在長凳上的三尊雕像,其中包括一位法老。曆史學家認為這些日期标志着他的加冕和出生。此外,阿布辛貝神廟還有一座附屬的較小的神廟,是為奈費爾塔麗女王建造的。它的正面有兩尊女王雕像和四尊法老雕像,每尊大約33英尺(10米)高,每一個都設定在刻有象形文字的扶壁之間。

雖然該遺址是由埃及統治者建造的,位于現代埃及境内,但在古代,它所在的地方被認為是努比亞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曾獨立于古埃及的地方。

随着時間的推移,寺廟被廢棄了,最終被沙子覆寫。到公元前6世紀,沙子已經覆寫到了主寺廟的雕像,直至他們的膝蓋處。直到1813年,瑞士東方學家讓-路易·伯克哈德(Jean-Louis Burckhardt)才發現了主寺廟的頂部楣闆,這座消失的寺廟才重制于世。

Burckhardt和意大利探險家喬萬尼·貝爾佐尼(Giovanni Belzoni)談論了他的發現,而Giovanni Belzoni曾到過這個地方,卻未能挖出通往寺廟的入口。貝爾佐尼于1817年傳回,這一次他成功地進入了建築群。

到了20世紀60年代,埃及開始建設阿斯旺大壩,以控制尼羅河洪水,并為快速現代化的埃及提供電力。為了免受新形成的納賽爾湖不斷上漲水位的影響,近24處考古遺址不得不被轉移,熱門景點菲萊神廟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但阿布辛貝神廟的挑戰更具有史詩色彩。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新址向内陸延伸約200米,海拔65米。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監督下,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被小心翼翼地切割成一系列20噸重的石塊,并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搬離湖泊,然後再像一場巨大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一樣被重新組裝到一個特殊建造的人工懸崖上。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使用從手鋸到推土機等工具,雕像和寺廟被雕刻成20噸重的石塊,然後在新地點重新組裝起來。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重新組裝要求極其精确,公差僅為正負5毫米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來自五大洲的團隊進行了40次工程遷移了22個紀念碑和建築群。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整個過程曆時四年,耗資相當于今天的3億美元。但這次搬遷的測量非常精确,每年2月和10月,升起的太陽都會将光線射入寺廟内部,照亮太陽神的内殿,就像當初建造寺廟時一樣。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搬遷工作是在波蘭考古學家Kazimierz Michałowski的監督下完成的。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埃及“造假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神廟搬遷工程

阿斯旺努比亞博物館的一個比例模型,展示了寺廟的原始和現在位置(相對于水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