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令傳統的汽車産業供應鍊格局産生了新的變化,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都躍躍欲試找尋契機,家電行業也不例外。

近日,國内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投資成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落戶安徽安慶。與此同時,美的高調表示在今年年内,要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車客戶的供應鍊。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家電行業滑坡 轉戰汽車市場

自2018年以來,國内家電市場的銷量連續下滑,唯獨空調業務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有了小幅的增長,家電行業的利潤也同比下滑 2.70%。而作為一家特大型家電企業,良好的市場前瞻性自然必不可少。如何在頹勢到來之前為自己找到利潤增長點?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問題簡單,答案卻有千百種。而美的的選擇,和一些家電企業有了不謀而合的地方——鎖定新能源汽車市場。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事實證明,美的選擇是正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2021年末時就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比将達到20%,市場銷量将會增長到500萬輛。面對這一紅利,誰都會想去分一杯羹。

其實,美的的造車夢并不是近兩年才開始,早在2003年美的就曾收購了雲南客車廠、雲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及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關于汽車的這盤棋,美的已經籌劃了很久。

但是,隔行如何隔山,經過了五年的經營,美的與汽車行業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并沒有迎來一個好的結局,2008年11月,美的宣布暫停造車項目。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美的的造車夢已經破碎的時候,美的再一次将技術與資本投入了汽車市場,但這一次美的沒有選擇造車,而是客戶群體從C端轉為B端,計劃成為汽車行業的供應鍊。

加碼新能源車 能否迎來成功

2016年美的第二次涉足汽車領域,潛心于汽車電動壓縮機的研發并一舉成為全球首個将轉子式壓縮機引入到汽車領域的廠商。美的行業迎來了與汽車相關業務的第一個拐點。兩年之後,美的宣布進軍晶片産業,随後開始大量生産MCU晶片。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2020年,美的關于汽車行業的布局逐漸顯露水面。當年三月釋出美的釋出了《關于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表示合康新能的高、低壓變頻器項目将有助于加速其空調業務。而實際上,合康新能的主要業務是提供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總成、電機控制器、輔助動力系統、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及新能源汽車租賃平台建設等産品及服務。此時,美的已經正式展開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産的業務。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彼時的美的已經做好了在新能源市場厚積薄發的準備。随後美的集團形成了以電機、電控和壓縮機為核心的三大産品線,并經過了半年多的實車測試。

2021年5月18日,美的威靈正式對外宣布其産品量産。此前收購的合康新能的相關産品目前已經和一汽、江淮等國内多家主流車廠形成配套關系。美的還提出了“333戰略”,意思是過去的三年潛心研究核心零部件,當下的三年着眼于內建組建,下一個三年的戰略則是成為新能源車系統級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2021年末,美的集團旗下機電事業群正式更名為“美的工業技術”。美的集團副總裁兼美的工業技術總裁伏擁軍說,此次更名是基于企業的發展需要,過去5年美的機電事業群一直在進行新産業布局和業務邊界擴張,汽車核心零部件便是其中的重點。美的在汽車核心部件上的布局走的是“高舉高打”路線,盯着全球最大、最領先的品牌客戶去進攻。

美的新口号:一年内打入主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鍊

2022年剛剛拉開帷幕,美的公開了自己新一年的新目标——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鍊。能讓美的說話如此硬氣,就是多年在機電産業鍊上的優勢,在過去的幾年裡逐漸完成對于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布局。如今,美的汽車部件已經在全球落地了上海、安徽合肥、廣東順德、英國謝菲爾德和日本大阪五個研發中心,未來10年,美的汽車部件還将投入10億美金做領先技術的研發攻克。看來,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總經理陳金濤所言的“起飛式拐點”可能并不是一句空話,但也需要時間和市場來驗證。

百姓評車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争已經硝煙四起,相比造整車而言,零部件的生産及配套成功率的确更高,對于美的目前的布局,并不意味着勝算很大。如今誰都不想錯過新能源汽車的賽道紅利。畢竟美并不是第一個轉型汽車行業的家電品牌,不管造整車還是造零部件,前車之鑒也數不勝數,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口号再響還要看行動,掌握高精尖的核心技術才是入局的關鍵,才有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裡站穩腳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