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天6次重新整理奧運紀錄!“最快的冰”背後有制冰師的細緻付出

“破紀錄”絕對是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關鍵詞。截至2月9日,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進行了4個小項的争奪,冠軍成績全部重新整理奧運會紀錄(其中兩項先後兩次重新整理)。能有這樣的佳績,一方面展現了運動員不斷超越極限、追求卓越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比賽場地國家速滑冰“冰絲帶”的冰面無愧“最快的冰”。

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技術等“黑科技”的保障下,“冰絲帶”冰面的最大溫差在0.5攝氏度以内,為“冰絲帶”高品質冰面打下硬體基礎。但想有“最快的冰”,更離不開場館制冰團隊的努力。2月9日,速滑比賽休戰一天,但北京日報用戶端記者在場館内看到,制冰團隊仍然忙碌,“我們早上7點半就來到場館監測冰面情況,一方面因為今天還是會有運動員來訓練,另一方面是因為冰面必須精心維護。”“冰絲帶”制冰團隊負責人邵懿解釋說。

4天6次重新整理奧運紀錄!“最快的冰”背後有制冰師的細緻付出

對制冰團隊來說,冰面監測絕對是重要工作,因為随着場館内部溫度、濕度甚至人員數量、景觀布置的變化,冰面狀态就會随之波動。監測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測量冰面厚度,邵懿介紹:“不管直道彎道,冰面厚度必須在2.5厘米至3厘米之間,這樣才能保證平整度。冰面較薄的地方,澆冰車就多灑一些水,反之少撒一些水,并且車上冰刀鏟冰時下刀深一些。”他告訴記者,為了時刻保證冰面品質,“冰絲帶”賽時最多一天曾澆冰8次。

這樣細緻的維護和調整,讓“冰絲帶”的冰面品質不斷提升。2月8日獲得男子1500米銀牌的荷蘭名将克魯爾在賽後對記者表示,第一天來訓練時曾覺得冰面有些軟,但後來感覺越來越好,“冰面調整得非常不錯,今天比賽時,(冰面感覺)就像是在我的家鄉的冰場一樣。”

4天6次重新整理奧運紀錄!“最快的冰”背後有制冰師的細緻付出

在“冰絲帶”總共18人的制冰團隊中,第6次參加冬奧會制冰工作的加拿大專家馬克·麥瑟絕對是核心人物。邵懿告訴記者,麥瑟不僅技藝高超,更讓他和中方團隊成員感受到并學到了真正的“工匠精神”,“他對冰面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别愛護,決不允許一個無關人員上冰(會留下髒東西和痕迹),在冰面上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小黑點,都會立即停下來處理。”邵懿透露,麥瑟工作中毫無保留,将自己的技藝都傳授給了中方,“冬奧會後,我們要努力讓‘冰絲帶’繼續成為‘最快的冰’,也希望國内有更多高品質的冰場。”

接下來,“冰絲帶”還将進行10個速度滑冰小項的争奪,前4項比賽場場破紀錄的成績,讓邵懿和他的團隊非常行風,“現在大家幹勁兒十足,我們肯定會再細緻一些,讓冰面狀态越來越好,期待有更多的運動員,特别是中國運動員在這裡打破紀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