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情感創作者,希望能帶給你溫暖,也歡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說給我聽!
錯過上篇文章的讀者,可以點選藍色标題繼續閱讀。
有一個詞,叫“大智若愚”。
意思是:很有智慧的人由于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去好像很愚笨,
這是一個褒義詞,也是真正聰明人的标配。
就像大家在網上看到的韋東奕一樣。
他是北大的教師,也是學生口中的“韋神”。可以說,他在數學領域的天賦,就是與生俱來的。
是以,不得不讓人膜拜。
不過,在大家看到他的形象後,不僅啞然失色:眼前這個不修邊幅的人,真的是數學天才嗎?
手裡拿着一瓶礦泉水和幾個饅頭,背着包等待公共汽車。
确實讓大家無法将他和數學天才聯想到一起。可事實卻不容置疑。
我想:真正有智慧的人,早就已經超脫了物質的束縛,而隻專注與自己感興趣的事。
正如一句話所說:“單是聰明還不夠,還應有足夠的聰明以避免過分聰明。”
深以為然,聰明不值得炫耀,當所有人都覺得你聰明時,那麼,你就已經被人讨厭了。
是以,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實際上,看起來都很“笨”。

1、慫一些,先做到與世無争
有一句話說:“将自己放低,才能與世無争。”
深以為然,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做到獨善其身。
在大衆的認知中,總覺得“認慫”是一件很丢臉的事,實際上并非如此。
那些低頭的瞬間,不是卑微的展現,而是精神上的一種升華。
就像最近火起來的郭麒麟一樣,他是德雲社的“少班主”,但是,他從未在自己的師兄弟面前,張揚自己的優越感。
在一次訪談中,他說,自己小時候吃飯,總是夾一碗白菜,蹲在一旁吃,而不上桌。
甚至于有一次,家裡擺着糖,他想吃,便問自己的師兄:“我能吃嗎?”師兄說:“這是你家啊,當然能吃。”
他的這種小心翼翼,完全展現了利他的行為。
他不會和自己的師兄弟争寵,因為,他雖是郭德綱的兒子,但是,也和大家一樣,是德雲社的員工。
正是如此,郭麒麟才在圈内保持着超高的人氣,不論老少,都很喜歡這個一臉挂着微笑的大林子。
做人,就應如此,不争,你也會有自己的春天。
這個社會,不缺少出頭的人,缺的是真正有實力的人。而後者,早已學會了不動聲色,這就是差距。
2、穩一些,才能夠磨練自己
還沒有學會走時,就不要急着跑。
因為,隻有讓自己穩下來,才能夠走得更遠。
正如一句話所說:“有希望的地方必有磨練,就像談戀愛一樣,一開始隻要是認真才會有磨練,那時有希望的,不然不磨練就是沒有希望的。”
确是如此。
有希望的地方,必定少不了磨練。
是以,追求穩健,是我們的必修課。
很喜歡一個詞,那就是“穩中求勝”。
因為,這樣,便不會冒進,也不會膽怯。
前些天,在網上刷到部落客@少林三寶的視訊,内心頗有感慨。
三寶隻有四歲,但是,卻已經在少林寺習武兩年多,小小的身子,卻有大大的能量。
當比他大的孩子被送進來時,三寶還充當教練,有闆有眼地教學。
他的步子很穩,站在梅花樁上,都不曾晃動。
這樣的功底,若不是經過日複一日的艱苦訓練,又怎會如此熟練呢?
一個小孩子都能做到如此,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更沒有理由拒絕努力。
所有令人羨慕的樣子,都不簡單。
是以,穩一點,想要就多付出一點。
3、笨一些,方可以全身而退
有人說:“不能單刀直入,那就全身而退。”
亦然,若前進會讓自己失去更多,選擇撤退,未嘗不是一種解決的方法。
做人,笨一些,或許,命運也會順一些。
就像《活着》中的福貴一樣,因為好賭而輸光了家中的田地,把家産全部給龍二後,自己就拖家帶口過上了清苦的生活。
卻不曾想,自己的“敗家”,卻在後來的批鬥中,讓自己幸存一命。
因為那些田地,龍二臨終前對福貴說:“我是替你死的。”
是啊,命運無常,福貴不知道龍二出千,是以輸了。可正是因為他輸了,他才撿回了一條命。
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
是以,邁不過去的坎,就繞道而行。
也許,你不能一直暢通無阻,勇往直前。但是,你卻可以未雨綢缪,做好全身而退的準備。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可憐誰,能救贖我們的,隻有自己。
這,就是生活。
小媛寄語:你可以不聰明,但是,你不可以僞裝聰明。
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情時有發生。
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讓自己吃虧,總是争做出頭鳥。可是,最後的結果又是怎樣呢?
還不是一無所有。
有時,讓自己看起來“笨”一些,未嘗不是一種保全自己的方法。
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做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共勉!
話題:你覺得怎麼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讨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内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