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蒲垚磊 發自北京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海報設計 白浪

【編者按】

煉鋼的首鋼制冰了!北京冬奧會,讓位于“長安金軸”西部起點的首鋼園講述了一段“歸來”的故事。

這座滿是工業遺存的老園區,借着冰雪重新煥發新生——這是一曲真正的“冰與火之歌”,一段“溫差極大”的冒險人生。

澎湃新聞記者走進冬奧北京首鋼園區,感受“雪飛天”的獨特魅力,記錄工業歲月裡的那份厚重。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首鋼滑雪大跳台。

首鋼滑雪大跳台迎來了它在北京冬奧會上的表演。

對于一座地處城市區域并将永久保留的雪上場館,對于“雙奧之城”北京,甚至是對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來說,這都是意義非凡的。

“它不僅是一座體育場館,更将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形象。”作為滑雪大跳台規劃設計的負責人之一,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建築設計師周婷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分享了首鋼滑雪大跳台“從無到有”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這座融入工業遺存的滑雪大跳台,像是一個注腳——诠釋了北京這座城從2008年到2022年兩次與奧運會結緣中,那些努力付出以及煥然重生。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冷卻塔旁的大跳台

北京不是一座能夠在冬季擁有厚厚積雪的城市,也正因如此,當來自世界各地的滑雪運動員們聚集在首鋼滑雪大跳台時,大多數人都不約而同地感歎,“這是一場體驗特别的比賽”。

這些感歎和贊美,也正是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雪聯希望在北京賽區建起一座雪上比賽場館時想要達到的效果。

“國際雪聯和專項組織當時希望把這個比賽放在城區,也是因為它對于場地和雪的要求沒有其他雪上運動那麼高。其他雪上運動的地形和場地,城市可能無法承載,但是大跳台項目不一樣。”

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除了場地和造雪的要求,推廣跳台滑雪項目也是國際雪聯決定将滑雪大跳台放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把大跳台放在城市裡,觀衆的可達性更高了,自然更樂意去觀賞,也就增加了對于這項運動的關注度。”

但要在8.63平方公裡并且布滿了工業遺存的首鋼園區裡找到一個最沒有“違和感”的建造區域,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那時候園區的狀況是有很多複雜的工業遺存,而大跳台的體量比較大,我們會擔心它對現有工業遺存風貌造成影響,是以希望它的高度能控制在我們天際線之下。”作為從2014年開始負責首鋼園整體規劃的設計師,周婷經曆了首鋼園“複興”的過程,也見證了大跳台選址方案的幾度修改。

“按照這樣的要求,大跳台的選址隻有兩個選擇。一開始的計劃是借着高爐進行建設,因為高爐是在我們園區相對中心的位置,就是軸的位置。但是高爐的結構比較薄弱,加上跳台體量對于空間的影響,整體不太好銜接。”

而第二個選擇則是首鋼園西邊界的冷卻塔——“這個電廠的冷卻塔靠着邊界,和永定河河岸相接,又臨着園區裡的群明湖,這樣的空間布置不會幹擾到整個園區工業遺存的層次。”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考慮第二個方案的初期,國際雪聯曾經提議将冷卻塔作為大跳台的一部分,讓選手從冷卻塔中登上跳台,然後“飛出”雪道。

“這樣的想法确實結合了工業遺存和滑雪,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但是冷卻塔的年代比較久遠,而且結構是雙曲面薄殼結構,如果打個洞就非常容易失去穩定性,并且加強和改造的成本太高。”

也就是在這樣幾個方案的反複修改和推敲之後,首鋼滑雪大跳台最終在冷卻塔旁拔地而起,并且特意搭配了建設難度頗高的斜型電梯,以配合冷卻塔的結構和位置的關系。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第一次”和“唯一”

在周婷看來,鋼結構的首鋼滑雪大跳台在結構美學上和如今的首鋼園完全相符,并沒有什麼“違和感”。而融入世界文化遺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元素,又讓這個現代設計充滿了“中國風”。

“北京其實很早就開始承辦國際雪聯單闆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的比賽,但是那些比賽的賽場都是臨時搭建的,即便是上一屆平昌冬奧會也都是臨時搭建的賽場。”

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令團隊感到驕傲的是,首鋼滑雪大跳台不僅僅是北京賽區唯一的雪上比賽場館,更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永久保留的大跳台,“對于冬季項目來說,這是一次很驚豔的亮相。”

但要扛起這個“唯一”的頭銜,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和整個設計團隊都嘗試了不少“第一次”。

“就像是大跳台旁邊的裁判塔,以前在别的臨時場館裡也是沒有的,都隻是露天的裁判席。”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裁判塔的設計中,弧形的玻璃可以更好地保證觀賞角度,并且不影響裁判的評判,“這些都是第一次嘗試,以前并沒有這樣的考慮。”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不僅如此,這座唯一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還有另一個特别的亮點,那就是“一台兩用”。

按照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首鋼滑雪大跳台總設計師張利的說法,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設計團隊在設計之初就“不能夠滿足于這個跳台隻用于全球隻有數百位運動員的這項運動”。于是乎,張利院長在此前采訪中所提到的“一紮啤酒引發的創意”,就成了首鋼滑雪大跳台被外界津津樂道的故事。

“單闆大跳台和空中技巧運動有很大的類似性,但賽道卻極其不相容。”在設計首鋼滑雪大跳台時,張利院長就邀請了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競賽管理主任喬和單闆大跳台設計者大衛·塞拉圖在北京一起喝啤酒,并且讨論如何滿足“一台兩用”的設計。

“在喝完酒之後,塞拉圖把單闆大跳台的曲線适當在水準距離上做了加長,而喬把空中技巧的曲線适當在水準距離上做了壓縮,盡量讓助滑區和落地區可以共用。”

在這樣的設計基礎上,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設計團隊利用“鑽石形”進行了精巧的設計,最終完成了實作了“48小時内完成賽道轉換”的一次成功嘗試。

“在這樣不斷的溝通、交流和磨合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賽道的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個滑雪大跳台的很多“第一次”也是國際雪聯和單項組織的第一次,“在滿足了起跳高度和坡度的基礎上,我們最終打破了他們的預期。”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付出與離開,回歸與新生

在擁有7個大項,15個分項和109個小項的北京冬奧會中,首鋼滑雪大跳台承擔的比賽任務并不算重,但是它卻是所有“後冬奧時代”的奧運遺産中,最有故事的一個。

身處衆多曆史悠久、充滿年代感的工業遺存之中,全新的滑雪大跳台可以算是首鋼園與奧林匹克的一個新起點。

之是以說是新起點,正是因為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前,首鋼園就成了北京與奧運會第一次結緣故事裡的一部分。

彼時,為了保證北京奧運會對環境保護不斷提出的高要求,中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的首鋼集團用5年時間把鋼鐵産業從北京搬遷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這一耗資677億元人民币的工程成為了世界工業曆史上值得被記住的一次大搬遷。

這就是首鋼集團與北京奧運會的第一段故事——如今,14年過去,就在這片與一段“付出與離開”的故事相關的首鋼園中,另一段“回歸與重生”的故事徐徐展開。

“我們在接下這個大跳台的工程時,定下了一個三年計劃,就和當年一樣,我們一定會按時完成任務。”回憶起首鋼“從無到有”的過程,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建築設計師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首鋼再次完成了他們和奧運會的約定。

“雖然中間經曆了疫情,但是首鋼上上下下都克服了重重困難,力保工程順利完成。在打破傳統工作方式的情況下,建設工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8年12月,場館開工建設;2019年10月31日,場館建成;2020年1月,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已率先完工;2021年11月,跳台主體、裁判塔和固定看台部分及配套附屬建築已全部完工,場館運作團隊已入駐,開展臨時設施施工工作;2021年12月12日,伴随着造雪裝置啟動,位于石景山區的首鋼滑雪大跳台正式啟動造雪工作……三年計劃,首鋼集團沒有因為疫情而耽擱。

首鋼園上新啦|一紮啤酒引發創意,滑雪大跳台寫滿冬奧第一

從競技體育到城市文化

事實上,就在首鋼滑雪大跳台建設的這段時間,首鋼園的工業遺存也在一點點煥發出“新生”——作為北京冬奧會重要的奧運遺産,這座滑雪大跳台将成為“從競技體育到城市文化”的一條紐帶。

“除了未來将承辦一些專業賽事以及國家隊的訓練之外,滑雪大跳台本身也将成為一個大型的城市雕塑。”

周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座永久保留的大跳台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舞台背景,成為代表着北京與奧林匹克緊密聯系的标志性場地。

據園區的從業人員介紹,首鋼老廠區的冷卻泵站,在冬奧會期間變身成為驗票安檢大廳和賽事管理辦公區,賽後将被改造為多功能綜合樓,因為柱體内部中空,改造餘地大,未來将可能與大集團合作改造成宴會廳,對外承辦婚禮等業務。

舊時的制氧主廠房在冬奧會賽時期間,也将被改造成為綜合服務樓。

此外,大跳台還将與這四個冷卻泵組合成幕布,設計師們在大跳台起跳台兩邊的燈光做了一些氛圍燈的設計,跳台本體和廣場可以承接商演活動和演唱會,屆時巨大的投影可以落在它們身上,它們也已經“合作”承辦了2021年的春晚倒計時活動以及跨年音樂盛典。

而就在冬奧開幕前的那場燈光秀,就是首鋼滑雪大跳台的另一種“亮相”,“我們已經承辦了跨年晚會和多場燈光秀,包括冬奧組委的各種活動。”

與此同時,賽道在建設時就預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僅可以滑雪,未來還可以根據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項目。

“‘敢闖敢拼,敢為天下先’是我們首鋼的精神,這個與奧運的精神還是非常契合的。”作為進入首鋼集團8年的員工,周婷把自己稱為“比較老的新首鋼人”,而參與首鋼滑雪大跳台建設的經曆,也讓她對這座場館和首鋼園的未來都充滿期待。

“看着首鋼園能夠一個華麗的轉身,相信滑雪大跳台也能為北京甚至是中國的冰雪運動有更好的推動。”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徐亦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