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在陶都宜興,于紫砂文化下孕育長大的孩子不勝枚舉,他們追随祖輩之腳步,在從小的耳濡目染之中,與紫砂結緣,踏上陶藝師的生涯之路。對于著名制壺大師李碧芳之子——陳岩而言,亦是如此。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全手梨式壺》

1965年出生的陳岩,自幼浸潤于紫砂藝術中,審美啟蒙皆是名家之作,潛移默化之下,養成了良好的美學修養。15歲時,他進入紫砂工藝廠,系統性地學習紫砂的文化曆史、泥料、器型、制壺工具、裝飾手法等知識,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1981年,他正式開始實習,先後跟随老藝人談堯坤、國大師譚泉海學習陶刻技藝。兩年後,跟随省大師許成權、母親李碧芳學習紫砂造型設計制作。在一位位大師的親身傳授之下,陳岩的技藝日益精進,逐漸全面,圓器、方器、花器、筋紋器皆有所學,不斷嘗試,不斷完善,心無雜念,一心向前。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全手文旦(牙珠鈕·描金)》

1988年,陳岩前往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學習,從理論到實踐,将素描、白描、色彩、裝飾等技法融會貫通。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為了使技藝更進一步,他拜國大師呂堯臣為師,學習其獨樹一幟的絞泥技法,将絞泥技術與傳統紫砂器型相結合,使作品更具意境之美。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經過數十年的曆練,集衆家之所長的陳岩,在傳承明清傳統全手工技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其作品構思新穎,追求造型設計中的意境呈現,承襲母親之技藝精髓,通過“以形寫神”的方式,創作出衆多深受藏家贊譽的精美作品,并被多本專著登載,備受業界認可。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春竹》

富含意蘊的《春竹》,是母親李碧芳于上世紀90年代的創作,陳岩摹古經典,用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整壺或方或圓、或腴或瘦、或沉或逸之氣度,将整體與局部之間、剛柔與輕重之間的關系,處理得極為到位,塑就耐人尋味的和諧之美。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醇和爾雅的色澤,泡養之後潤如玉石。壺面貼塑之竹葉清靈秀雅,貼花技巧與制壺手法與母親一脈相承,滲透藝術與情感之隽永。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陳岩所制之壺,器型多樣,或傳統、或創新,不拘泥、不刻闆,氤氲文雅之餘,又不乏實用性。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全手文旦(綠松石鈕)》

對于他而言,紫砂壺之創新,永遠脫離不了傳統,在營造藝術感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實用的重要性。現今,他所制作的系列實用獨幕喜劇壺,亦獲得了廣大壺友的青睐。

淘壺人物|集名家之大成,取技藝之精髓——陳岩

秉持着一顆純粹淡然的心,陳岩持之以恒地創作出更多工巧精雅的作品,從精神層面抒發自己對紫砂的了解。制作紫砂壺對他來說,并非是一份事業,它是文化的傳承,是藝術的創新,是情感的紐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寶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