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治出土金代紀年三彩虎枕

長治出土金代紀年三彩虎枕

崔利民(長治市博物館館員)

1996年5月長治縣郝家莊村發現金代古墓,長治市博物館聞訊後立即組織人員前往調查,在當地公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追繳回一件有紀年的金代三彩蓮石鴛鴦紋虎形枕。虎枕遍施黃、白、黑三色釉,枕高13、底長38.1、腰寬16.8厘米。枕為卧虎形,白耳、粗眉,圓目,鼻有雙孔兼作氣孔,大口,犬齒外露,虎體黃色黑斑紋,長尾盤于腹側。枕面開光,施白釉,繪山石、蓮枝、蘆葦,及鴛鴦嬉戲(封三:1)。底平無釉,露黃色泥胎,中部墨書“貞元三年六月五日王造”10字(封三:2)

貞元即金代海陵王完顔亮年号,三年為公元1155年。虎枕屬磁州窯系産品,磁州窯瓷枕帶紀年款識年代最早的是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明道元年”虎紋枕,枕側題“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于沙陽”16字,明道是宋仁宗年号,明道元年為公元1032年。目前發現有紀年的金代陶瓷器,有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金代磁州窯系的白釉黑花鳥紋虎形枕,枕底墨書“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款、中國曆史博物館收藏的白釉黑花罐,罐腹墨書“佛光普度大安二年張泰造”,以及大安二年耀州窯青瓷片标本、明昌三年白釉砂圈瓷碗、大定十七年和廿四年金墓出土的許多定窯瓷等,但很少發現金大定以前的産品。一般認為中原地區的陶瓷業是在大定年間得以恢複和發展的,如河北曲陽定窯、磁州觀台窯及河南禹縣鈞窯和陝西銅川耀州窯等的情況均如此。

長治出土金代紀年三彩虎枕

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遷都燕京以後,廣大關内地區的陶瓷都屬于金代後期生産的,從1127年的“靖康之變”到1153年的海陵王遷都期間,金兵屢次南侵,緻使窯工南逃,中原陶瓷業基本處于荒廢狀态。到金世宗完顔雍“即位h載而南北修好”,在他執政的近30年間,金朝經濟包括中原陶瓷業得以恢複和發展..長治地區出土的金“貞元三年”三彩虎枕,比上海博物館金“大定二年”款識的虎枕早8年,比曆史博物館金“大安二年”款白釉黑花罐早50餘年,由此推斷,黃河以北山西地區的陶瓷業在金海陵壬遷都後三年就已經恢複生産了“

磁州窯專作瓷枕的作坊目前所知有四家,以“張家造”數量最多,延續時間較長,觀台鎮東艾口村為“張家造”戳記枕的主要産地。“明道元年”虎紋枕就有“張家造”标記。

根據調查資料,山西境内的大小占窯址不下60餘處,長治地區遼金時期的窯址有襄垣與長治八義2處。長治古稱上黨,金代為潞州,金天會六年(1128年)于潞州置節度使兼潞南遼沁觀察處置使,管轄上黨、壺關、屯留、長子、潞城、襄垣、黎城、涉八縣,曆年來長治地區所轄各縣均發現有金代三彩虎枕,如長治、長子、屯留、襄垣等縣□長治市博物館收藏的金三彩虎枕就有10多件,大體可分二類。一類釉色光亮,枕胎厚重,虎鼻為雙孔;另一類釉色灰暗,胎質輕薄,虎鼻為單孔。2002年5月長治縣郝家莊小宋村磚廠金墓出土的一件就屬後者。此兩類虎枕之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清楚,不過據以上推斷,“貞元三年”虎枕有可能為本地陶瓷窯的産品。近年來在本地窯址調查中發現有黑釉,白釉、白釉黑花及八義窯富有代表性的紅綠彩瓷片等,但尚未發現三彩虎枕殘片,其是否為本地窯生産,最終有待窯址發掘出土的實物資料予以證明。

“貞元三年”三彩蓮石鴛鴦紋虎形枕釉色光亮,繪畫簡練明快,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該枕1997年5月被國家鑒定委員會定為一級文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