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說嘉賓”王濛往事:77個冠軍+4塊奧運金牌+10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我的眼睛就是尺!”2022年2月6日,在解說冬奧2000米混合團體接力A組決賽時,前中國女子速滑運動員王濛金句頻出,連續霸占熱搜。賽後,網友們也紛紛留言,對王濛的解說頗為贊賞。

從運動員到教練,再到解說嘉賓,王濛的人生實作了三次巨大跨越,卻總能收獲成功。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王濛用不同的方式,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濛時代”。

“解說嘉賓”王濛往事:77個冠軍+4塊奧運金牌+10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速滑王者

作為運動員,王濛的職業生涯無疑是輝煌的。縱橫冰場十餘年,王濛先後代表中國拿下77個冠軍頭銜,并10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其中,四塊奧運金牌,尤其是2010年冬奧會“三冠王”,更是含金量十足。毫不誇張地講,中國冬奧項目的曆史上,王濛被稱作第一人,毫不為過。

王濛職業生涯的輝煌,與其過人的天賦密不可分。在這背後,堅毅執着、追求細節、豪爽霸氣,都是她的成功密碼。

不少體育迷或許記得,當年,王濛的背手滑姿是招牌。實際上。短道速滑這個項目,選手間往往充斥着大量身體對抗和幹擾,背手滑姿對基本功要求極嚴。小時候,王濛雖在私下很調皮,但到了訓練場,卻往往一絲不苟。每次練習久了,冰鞋和腳粘在一起,對每個孩子都是身體上的極大痛苦,王濛卻始終堅持着大量的嚴苛訓練,久而久之,短道速滑的每一個技術環節都被她打磨的爐火純青,這也才有了日後的“濛主”。

此外,王濛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的強勢,也源于自己對于細節的嚴苛追求。王濛曾透露,運動員生涯,她都是親自調整冰刀,以保障比賽狀态的發揮。短道速滑500米這個項目,運動員摔倒是常事,但縱覽其職業生涯,很少出現摔倒的失誤,這與她對冰刀的調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每次賽前備戰,王濛都能做到對裁判的判罰尺度了如指掌,這些也都保障了她在比賽中能夠發揮出最佳水準。而王濛舍我其誰的霸氣,超乎常人的自信,更是讓她在關鍵大賽中屢屢能夠頂住壓力,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準。

“任何教練員隻要接觸了王濛之後都會把她選出來,王濛的運動天賦非常全面。這種全面不僅僅是她爆發力好、滑得快,更在于她的綜合素質和對教練意圖的了解都很好。”談及王濛時,她的啟蒙教練馬慶忠如此表示。回首王濛做運動員的年代,其餘運動員往往隻有争第二名的份,“濛時代”名副其實。

“解說嘉賓”王濛往事:77個冠軍+4塊奧運金牌+10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冠軍教頭

2014年備戰索契冬奧會時,訓練中王濛遭遇重傷,從此便漸漸淡出賽場。這些年裡,她嘗試過經商,也轉戰過娛樂圈,直到2018年,王濛成為“奧運直通計劃”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主教練,2019年,她又出任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國家隊教練組組長。自此,曾經的短道速滑霸主再度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賽道。

一名好的運動員,未必能夠成為一名好教練。做運動員,往往隻需要做好訓練,做好比賽,但作為一名教練,則需要全盤考慮運動員比賽的各個方面。從運動員到教練,這是王濛人生的一次重要機遇,但更多的也是一次考驗和挑戰。

當然,運動員時期展現出的一些優秀特質,還是讓王濛具備了作為一名高水準教練的基礎。比如,上文提到,王濛在訓練中對基本功的打磨十分精湛,對于比賽備戰的細節,也有着非常出色的掌控,對比賽的了解,更是造詣頗深,這些習慣,對于任何一位運動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成長幫助。更重要的是,運動員時期,王濛就是個名副其實的領袖人物,也是個富有責任心的人,作為教練員,這對于他樹立自己的隊内權威,至關重要。

出任教練,憑借運動員時期累積的良好人脈,王濛很快為中國隊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教練團隊,通過出色的個人魅力,也采取全新的選拔機制,迅速調動起了隊員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做教練,王濛也在不斷突破自己,她不斷總結自己運動員時期交過的學費,用最嚴格的隊規,嚴格限制管理隊員。

努力之下,王濛拿出了自己的成績。2018年10月,在卡爾加裡短道速滑西部精英賽上,中國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包攬了男女1000米、男女1500米、男女個人全能以及男女接力等8個項目的冠軍, 2019年3月4日,在俄羅斯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決賽中,安凱為中國隊奪得首金。

2020年,王濛卸任主教練一職,她的執教生涯,也就暫時告一段落。但1984年出生的王濛依舊年輕,有着首次執教的出色成績單,也有着對滑冰運動精湛的了解,和出色的領袖能力,未來王濛地執教生涯,想必也一定會重新開啟,有所作為。

“解說嘉賓”王濛往事:77個冠軍+4塊奧運金牌+10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金牌解說

2022年冬奧期間,王濛的身影再度出現在公衆視野中。這一次,她不再是運動員,也不是教練員,而是作為一名解說員,與黃健翔搭檔解說冬奧速滑比賽。作為解說員,王濛說道 “唠嗑式”的解說,可謂獨具一格。

2月5日,在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奪得本屆冬奧會首金,引發全民熱度,坐在評論席上的王濛,卻也同樣引人注目,豪爽直帥的性格、對速滑運動的深奧了解,都在她的一言一語中淋漓展現。在解說過程中,王濛金句頻出,妙語連珠,用極具感染力的情緒和專業性的分析,讓螢幕前觀看比賽的觀衆們贊歎不已。一時間,就連資曆豐富的解說搭檔黃健翔甚至找不到插話的機會,也隻能笑着對王濛表示,“你怎麼說都對!”

2月7日,王濛與黃健翔再度搭檔解說速滑比賽。這次,王濛依舊延續了自己精彩又獨特的“濛式解說”。男子1000米速滑半決賽中,武大靖第三個過線,當黃健翔還在為武大靖能否保證決賽名額思考分析時,王濛卻即刻拍着胸脯表示,“大靖已經進入決賽!”最終,武大靖果然以第二名身份直接進入決賽,王濛對速滑運動的專業了解,可見一斑。

也難怪,王濛能夠自信地表示,“我的眼睛就是尺!”

或許,有人會認為,王濛的解說,雖然富有感染力,也不乏專業度,卻并不符合一名職業體育解說員的标準。但正如美國著名體育評論員約翰·斯特朗所講,體育解說最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能力,尤其是在故事情節複雜、觀衆對背景了解甚少,或者打開電視和廣播的時候正心煩意亂,抑或時間很緊張的情況下,這種能力越發難能可貴。從這點來看,作為解說員,王濛能夠讓觀衆們能夠直覺了解到速滑項目的專業知識,為觀衆們在第一時間做出準确的講解,是以王濛作為解說嘉賓是稱職的。

2006年都靈一戰成名,王濛開啟了自己的“濛時代”,2022年北京冬奧,在解說席上,王濛依舊在用另一種身份,續寫着自己的“濛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