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寒假兒童誤吞異物頻發,專家提醒家長加強看護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曼英

通訊員 溫紅蕾 黃潔瑩

2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寒假尤其是春節期間,兒童誤吞異物的意外事件頻發,該院兒童呼吸内科每日都會接診異物吸入的患兒,其中,小寶寶們容易被堅果嗆住,學齡兒童則常常吞入文具,專家提醒家長提高警惕,加強看護。

1歲寶寶被兩粒花生卡住左右肺

寒假兒童誤吞異物頻發,專家提醒家長加強看護

13個月的多多(化名)家住鹹甯,2月6日中午12時,趁家人不注意,他抓了兩顆花生米吃起來,不料出現了劇烈嗆咳和呼吸困難。家長立刻将多多送到當地醫院就診,CT檢查發現有異物卡在右側肺部主支氣管,建議立刻送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就診。

下午4時,家長開車将多多送到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醫生接診後發現多多面色發绀,每次呼吸時小胸脯都深深地凹了進去,明顯呼吸困難,而且入院CT檢查發現左側肺部主支氣管也有一個異物,趕緊将他送至兒童重症醫學科。

考慮到多多情況嚴重,兒童重症醫學科申請了綠色通道,由石步雲醫生與兒童呼吸内科支氣管鏡中心胡茜護士為患兒實施床邊支氣管鏡異物手術,用異物網籃先後将左右肺主支氣管的兩粒小花生仁取出。随後,多多的呼吸困難迅速好轉。

“患兒在鹹甯當地醫院做檢查時,隻有一側肺部有異物,可能是路上颠簸哭鬧,一粒花生仁活動到了另一側肺部。”醫生介紹,這種情況相當兇險,幸而左側肺部主支氣管沒有完全堵住,患兒還有微弱的呼吸。

寒假兒童誤吞異物頻發,專家提醒家長加強看護

9歲兒童做作業時誤吞原子筆頭

小寶寶們容易嗆咳堅果,而大孩子們也沒“消停”,過年前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共收治了3例誤吸文具如原子筆頭、筆帽的學齡兒童。

2月3日下午,9歲的奇奇(化名)在做作業時将原子筆頭擰了下來,含在嘴巴裡玩,并試着用筆頭吹口哨,在一次吸氣時用力較大,把筆頭吸進了喉嚨。聽見奇奇大聲咳嗽,媽媽跑去一看,孩子小臉憋得通紅,她趕緊為奇奇做了海姆立克急救,孩子面色好轉了一點,但仍沒有吐出筆頭。媽媽覺得他可能是吞進了肚子裡,希望孩子能自行排出。

晚飯後,奇奇的呼吸聲在安靜的房間裡愈發粗重,媽媽決定帶他就醫。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内科任加紅醫生接診了奇奇,通過CT檢查發現右肺中間幹支氣管有一個圓環狀高密度影。

寒假兒童誤吞異物頻發,專家提醒家長加強看護

考慮到筆頭形狀為上大下小,頂部孔徑狹小且管壁光滑,加之很容易滋生肉芽組織,而且取出過程中需要經過狹窄的聲門,很容易卡住或脫落,取出難度極大。經過充分的術前讨論及評估後,任加紅醫生和胡茜護士等決定立刻為奇奇進行支氣管鏡取異物手術。術中觀察到一個約16毫米×9毫米的銀色筆頭卡在右中間幹支氣管内,跟氣道緊密貼合,尖頭朝下,大頭朝上,氣流從筆尖的小孔裡艱難出入。找到了異物,可取出來卻非易事。氣管鏡團隊緊急商議後,決定采用優選方案,用異物鉗牢牢夾住筆頭,找準角度,迅速通過聲門,“快準穩”一次成功取出異物。

兒童呼吸内科吳亞斌主任介紹,三歲以下的寶寶是誤吸入堅果的主要人群,該中心先後取出了花生、瓜子、核桃、開心果甚至是榛子殼等堅果類異物;學齡兒童主要是誤吞文具和玩具,甚至還有二極管這類危險物品。家長在假期要注意看護好孩子,3歲以内的孩子不要接觸到小件物品,謹防誤食,盡量把堅果打成粉末食用,大孩子要做好教育提醒,不要在玩耍中誤吞進異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