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每一個城市都有如東關街這樣令人難忘的拐角、十字路口和斜坡。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東關街的小人書攤。

大緻就是這個位置,會有不少長長的鋪滿地面的木箱子,或搭在牆邊的木架子,裡面整整齊齊地擺放着版式為60開或64開,封面花花綠綠的小人書。

有《說唐》《水浒傳》《三國演義》《東周列國》《楊家将》《說嶽全傳》《西遊記》《鐵道遊擊隊》《雞毛信》《小兵張嘎》《地雷戰》《道地戰》,也有女孩子喜歡看的《白雪公主》《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阿裡巴巴和四十個大盜》,令人眼花缭亂,不知自己該先看哪一本?

雖然電影更吸引人,但是因為它拍得太慢,沒有小人書出得快,是以看小人書還是閱讀的主流。

甚至有些電影剛剛上映,就有同名的小人書畫了出來,如《特殊身份的警官》《嶽家小将》等等。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那時,擺小人書攤的攤主主要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婦女,也有少數剛剛畢業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

他們會根據小人書的厚薄來定價,有1分錢看一本的,也有2分錢一本的。

當時就有競争意識,誰的書多,誰的攤大,就更招人,是以都把書攤擺得很大。

是以小人書的損耗較大,有的小人書攤便每年換一次書,而且會定期上一批新書。

新書通常是到少兒書店提前預訂。

當年,我的一個朋友曾在這裡幫忙看小人書攤,防止一些小孩兒禁不住誘惑,像孔乙己一樣竊書。

他還回憶說:“後來,為了保護好小人書,使它能長時間閱讀,便用牛皮紙做書皮,把小人書包上,上面寫着名字和編号。

在一些小人書攤的旁邊,還有溫馨提示的木牌,上面寫着:‘請注意愛護書’。”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小人書攤也靠天氣吃飯的生意,最怕陰雨天。

若是萬裡無雲的夏天和涼爽的秋天,這些小人書攤最招人。

在文化生活比較單調的年代,這些小人書所擔負的文娛功能有點像今天的4G或5G手機。

人們坐在小馬紮、小闆凳上,能津津有味地耗一上午或一下午。

有的人一邊看《小兵張嘎》,一邊會心地笑;有的人一邊看《虎牢關》,一邊用手指頭比劃着“三國演義英雄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顔良八文醜……”

不知不覺中,太陽便落山了,月亮也出來了,收攤了,大家戀戀不舍地都離開了。

一些人還在心裡盤算,等明天或禮拜天再來看下一集。

唉,那些成套的小人書呀,有的人是看全了,有的人至今都沒有看全。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筆者之是以又想起了這個小人書攤,是因為自己收藏的一本小人書《李逵》。

那是30多年前的夏天,年少的我來到少兒書店,狠狠心用自己攢了很久的2毛鋼镚兒買了一本厚厚的小人書《李逵》。

紅色的封面是李逵霸氣的特寫,他拎着兩把闆斧,威風凜凜。

我看着,心裡美滋滋的,愛不釋手。

不知為什麼,卻順着電車道來到了東關街的小人書攤。

一個攤主一下子看好了這本《李逵》,便想收購它,定價2毛的小人書加1毛,另外還可以再看幾本小人書。

我像握着寶貝一樣舍不得,沒有同意。

可是,我的《李逵》還是在這裡的小人書攤“落戶”了。

一個同學的奶奶在這裡開小人書攤,《李逵》被她借去了。

從此,我再也沒有見過這本《李逵》。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後來,忽然出現了萬人空巷的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陳真》《上海灘》《射雕英雄傳》,又有了令孩子們癡迷的卡通片《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花仙子》《騎鵝旅行記》,這些火了很多年的小人書攤便漸漸地不見了。

再後來是30年後的2015年,我在寫《小人書和大連》這部書稿時,又從舊書網花高價買來一本曾經擁有的《李逵》。

夜深人靜,月落窗前,不由感慨道:“時光都走遠了。”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日出東關,月落西崗。

2019年12月,在《時間中的大連》出版後不久,《東關街》一稿完成了第五稿的修改。

準備做第六稿修改時,忽然接到了兩部書稿的修改任務,一是《街巷尋遺.大連老街》需完成20萬字,這部書稿是根據《記憶大連老街》《記憶大連老街(續)》修訂;另一是《歲月大連》的最後修訂。

是以,《東關街》第六稿修訂便擱置了。

《東關街》原來的名字是《青澀的東關街和我》,後來根據一位朋友的建議,改叫《東關街》。

2019年12月,用了不到一個月(20天)的時間完成了《街巷尋遺.大連老街》的修改。

2020年1月疫情來了,便用這段時間完成了《歲月大連》的八稿修訂,基本上達到了出版要求。

這部書稿其實是根據2016年完成了《青泥印記——大連老房子》第一部修訂,改寫成文旅本。

原計劃繼續修訂《東關街》。

随後承接了《鄉井味甘》的寫作,并于2020年12月出版。

大連籍劇作家叢者甲老師、大連海蛎子文學代表人物鄧剛先生作推薦序。

2021年,因為編著《山水甘井子》《莊河風土記》,《東關街》的修訂又被擱置了。

直到2022年才重新列印出來。

在2年多的時間裡,又參閱了一些資料,積累了素材,并有了新的想法。

虎年好運,沒有喧嚣。

看着已故畫家王忠福老師贈送的兩幅東關街獨幕喜劇(電子版),忘記了時間。

梁思成先生說:“文物、古建築是全人類的财富,沒有階級性,沒有國界,在變革中把重點文物保護下來,功莫大焉。”

東關街的十年守護之功,就是如此。

記錄珍貴的時光,既是一份情懷,也是一種責任。

《鄉井味甘》修訂了6稿,《歲月大連》修訂了8稿,《東關街》也将精益求精。

若是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有好的想法,好的故事,請留言告知。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東關街的小人書攤,你還記得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