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删除

婆婆和兒媳之間并不存在法律層面的義務,彼此之間若想擁有和諧的關系,還需要在相處中将心比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經營不好婆媳關系,恰恰是因為無法換位思考,更無法跟對方将心比心。

有些婆婆,從兒媳進家門的那一刻開始,便把她當成心中的假想敵,總是會在下意識跟對方争當家庭女主人的位置。同時也擔心自己的兒子對兒媳太好,而忘了自己這位母親。

可是你越是擔心這一點,往往越會适得其反,因為一個家庭若想和諧,首先不能有的就是攀比和妒忌。

換個角度來思考,可能問題就會簡單很多:兒媳的到來,并不是跟自己搶兒子,而是嫁到這個家,跟兒子一起孝順自己。

有了這樣的想法,便不會再把兒媳當成敵人,而是當成女兒來看待。可惜在生活中,很多婆婆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她們對兒媳越是敵對,整個家庭關系也就越是緊張。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一:強迫兒媳孝順你,往往隻會本末倒置,将兒媳越推越遠

有位女性讀者留言說,因為婆婆的關系,自己和老公差點離婚,暫且稱她為陳芳吧。

陳芳的婆婆是一個極其強勢的人,從自己嫁入他們家的那一刻開始,便一直對自己各種防備,從頭至尾,都沒有把自己當成家人看待,她說:

“我老公是婆婆的獨生子,她很怕自己的兒子結婚以後,就把她忘了,就不再孝順她了,是以總是想辦法控制他,認為自己才是這個家的主人。

除了這一點以外,她還很怕自己的兒子吃虧,擔心我是一個心機深沉,總是算計他錢的女人。

比如,每當我老公發了工資,她就會來問,這些錢是你自己保管,還是給你媳婦保管?我老公被問得不勝其煩,跟她說,我們夫妻的事你少管。

後來婆婆知道是我在管錢,就開始鬧事,也是因為這件事,我差點離婚。”

在陳芳的婆婆看來,兒媳陳芳并不是家人,而是一個外人,她總是對于兒子和兒媳的婚姻強行幹涉,以至于傷透了兒媳的心。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得知是兒媳管錢以後,她怕自己的兒子吃虧,就讓陳芳每個月給她3000塊養老錢,還說這是她的義務。陳芳知道她在打什麼主意,毫不畏懼,她知道這一次要是退縮了,她以後會鬧出更大的事來,于是便跟她說:

“媽,每個月的3000塊養老錢,我可以給您,但是要一碗水端平,也要給我媽每個月3000塊,畢竟您也不想别人以為您兒子不孝順吧?”

婆婆怔住了,陳芳接着解釋道:

“從法律的層面來講,兒媳和女婿都沒有養老的義務,您非要讓我給您養老,那您兒子作為女婿,同樣也要養我的父母。隻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收入也不多,現在就開始養雙方的父母,壓力有多大,日子有多難,您是知道的。

您要是堅持要這3000塊,确定不會後悔?”

陳芳說得有理有據,婆婆一時間無言以對,這件事隻能就此作罷,也正是因為這次捍衛了底線,婆婆再也不敢胡鬧了。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二:婆媳相處的關鍵,在于将心比心,而不是處心積慮地算計

陳芳的還擊不可謂不漂亮,她願意給婆婆每個月3000養老錢,但是同樣也要給自己的父母。這是在告訴婆婆,自己身為兒媳并沒有給她養老的義務,如果她非要這麼鬧,隻能一碗水端平,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她自己的兒子。

而婆婆向來是愛兒子的,自然舍不得兒子如此辛苦。

婆媳相處的關鍵在于将心比心,如果總是覺得自己吃虧了,兒媳占便宜了,那麼隻會讓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越發緊張。

要知道,兒媳和婆婆并不是敵對的關系,而是緊密聯系的一家人,隻有坦誠相待,雙向付出,整個家庭才會和諧。

身為婆婆,沒有必要跟兒媳争當女主人的位置。兒媳是那個能陪兒子走到生命終點的人,如果你真的希望兒子好,自然也能愛屋及烏,疼愛自己的兒媳。

真正聰明且有格局的婆婆,隻會盡可能地幫襯兒媳,盡可能地促進兒子和兒媳的關系,如果總是從中作梗,強行幹涉,隻會敗了一整個家庭的運氣。

“兒媳,每月轉我3000養老費,這是你的義務”“好的,你别後悔”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