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研究:經曆極端天氣後,這種生理上與人類相似的猴子早衰了兩年

據外媒報道,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的一份新研究顯示,飓風後幸存的波多黎各猕猴因災難性的經曆而早衰了兩年多。科學家們指出,這一發現說明全球極端天氣的增加可能對受其影響的人類和動物造成負面的生理影響。

新研究:經曆極端天氣後,這種生理上與人類相似的猴子早衰了兩年

▲波多黎各"猴子島"上的猕猴 圖據網絡

據悉,這些猴子在2017年經曆了飓風“瑪利亞”,後來身體就表現出了超過科學家們預期的早衰。而猴子的兩年多相當于人類生命的七八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進化與醫學中心教授、研究作者之一諾亞·施耐德-麥克勒和同僚們從2014年起就在收集波多黎各附近“猴子島”上自由生活的猕猴的血樣。因其生理與人類很相似,猕猴是科學上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種猴子。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飓風“瑪利亞”襲擊一年後,猴子們的血樣就顯示出了其免疫系統的顯著改變。

研究人員們通過基因測序技術發現,猴子4%的基因出現了改變。與蛋白質折疊有關、以便順暢運作其有關功能的基因減少了,這是猴子和人類在衰老過程中會看到的自然狀況。而與發炎反應有關的基因則增加了,這也是一些靈長類動物在衰老過程中常見的現象,慢性發炎有時會導緻心血管疾病及一些癌症。

施耐德-麥克勒教授還感歎道,研究逆境的影響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因為會看到那些不同層面的負面影響,而這一研究發現的影響是“在分子的層面,是長期性的影響”。

華盛頓大學的斯馬克實驗室(SMack Lab)研究所學生、該研究首席作者馬麗娜·沃托維奇還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研究關注的是猴群的平均變化,即并非所有猴子都每年抽取血樣,而且有些猴子的生理狀态會比另一些好得多。“這并不是說要麼全受影響,要麼全不受,好像每一隻動物都在飓風後受到了負面影響。”沃托維奇指出,實際上有很多不同情況,而那正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究的東西,誰在這類災難性事件後依然狀态良好,而誰的狀态不好。而我們又要如何讓每個動物都像那些不受影響的動物一樣,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态。”

紅星新聞記者 林容

編輯 郭宇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