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插畫師旅居中國22年 用畫筆構築“漢字博物館”

中新社昆明2月7日電題:英國插畫師旅居中國22年 用畫筆構築“漢字博物館”

作者 羅婕

“雲南大理獨特的民俗文化需要年輕一代人傳承,中國的漢字文化也能以更有趣、豐富的方式被記錄下來。”旅居中國22年的英國插畫師萬哲生(Jason Pym)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英國插畫師旅居中國22年 用畫筆構築“漢字博物館”

旅居中國22年的英國插畫師萬哲生(Jason Pym)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中新社記者 李嘉娴 攝

萬哲生在英國劍橋附近的小村莊Ashwell(阿什維爾)長大,受父親的影響,他在英國利茲大學學習了中文專業。“我對中國的興趣來自于父親,家裡挂滿了他研究的中國古文和書法。那時,中文對我來說隻是既神秘又有異國風情的象形文字。”1993年萬哲生因為留學第一次來到中國,自此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一直延續至今。

在中國,萬哲生的足迹橫貫東西,他曾在上海從事雜志編輯和翻譯工作,也去到中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體驗民族特色。2005年,他與中國妻子萬可來到他們心中共同的宜居之地——雲南大理,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探索和記錄。

英國插畫師旅居中國22年 用畫筆構築“漢字博物館”

圖為1月11日,英國插畫師萬哲生(Jason Pym)向中新社記者介紹插畫書《大理外傳》。中新社記者 李嘉娴 攝

“在大理生活之後,我發現當地有很多值得被記錄的曆史、民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大理上下四千年》《白族甲馬紙》《白族本主》......萬哲生從200多本記錄大理的古書典籍開始認識這個地方,并用插畫把自己走過的每個村莊和采訪到的每一個故事記錄下來。

“畫畫不是一個收入穩定的職業,但它是我堅持最久的愛好,是我用來寫日記的方式。”2017年,萬哲生出版了第一本插畫書《大理外傳》,“這本書記錄了我在大理的點點滴滴,從曆史傳說、名勝古迹、民風習俗,再到旅遊攻略、民生日常。”

《大理外傳》給了萬哲生繼續插畫事業的動力。他說:“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影響了不同年齡層的人,有小朋友通過我的畫認識了大理的不同風貌,同時,在大理生活了一輩子的當地人也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他們曾經的生活記憶。”在萬哲生對熱愛的堅持之下,他的插畫作品陸續出現在中國、英國、美國的畫展上。

如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萬哲生告訴記者,“在英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隻有13個大學教授中文,現在擁有中文專業的學校已經超過100所。”随着學習漢字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完成了新書《漢字博物館》的創作。

萬哲生表示,創作《漢字博物館》的初衷是讓他的孩子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學習漢字。他在紙上寫下一個“虎”字,“今年是中國的虎年,虎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就會有不同的意思。加上‘口’字就是唬人的意思,‘彪’字的三撇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紋。”

“這本書中每一個漢字的演變都與中國的曆史或神話有關。”萬哲生希望用插畫的形式記錄漢字的故事,讓世界上的中文學習者在這座“漢字博物館”中了解其背後的博大精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