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嘉豪與蘇翊鳴是一個硬币的兩面,相同的是他倆對夢想的執着

作者:文彙網
張嘉豪與蘇翊鳴是一個硬币的兩面,相同的是他倆對夢想的執着

采訪張嘉豪是通過微信語音通話完成的。他在“閉環”外,作為解說嘉賓評論單闆坡障決賽;而我在“閉環”内,采訪這場對中國冰雪運動意義重大的一戰。

采訪時距離決賽結束已過去四個小時。我剛剛結束采訪工作,而他還沒從激動的情緒中完全走出。“這場比賽實在太精彩了。不僅因為小鳴比得出色,更因為競争太激烈了。決賽12個人裡,有6個人曾在訓練中做出過1800,所有人都會1620!”談起比賽,張嘉豪滔滔不絕。在閉環外的國人裡,他絕對是最有資格評論這場決賽的人之一。甚至,張嘉豪是比蘇翊鳴更早“出圈”的單闆坡障選手。

去年9月,這位26歲的北京小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踏上争取北京冬奧會參賽資格之路,他沒有體制和團隊的呵護,獨自一人奔往尋找冬天與機會的旅途。張嘉豪在南美洲獲得了一些成績,距離冬奧會近了一些,一部名為《一個人的冬奧夢》的視訊在網絡上走紅,讓更多人知道了張嘉豪,這份與衆不同的熱情與難以想象的困難打動了旁人。

真實的困難比視訊記錄得更多。“最大困難是不确定性。因為疫情的關系,簽證申請的過程特别麻煩。比賽也不确定辦不辦。動不動一封城,什麼都幹不了。”獨自上路的張嘉豪無法擺脫孤獨感,“晚上的時候,或是特别無助的時候,就會孤獨。那就隻能給國内的朋友們打電話聊天,還好,我是一位愛說話的人。”

先去南美比賽是為了避開歐洲選手,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内争取到更多的積分,張嘉豪絲毫不莽,甚至算得很細。但結束南美賽季轉戰歐洲,他比砸了。時間和積分都不夠,也無法參加級别更高的世界杯,張嘉豪大大方方宣布自己競争失敗。“我從沒想過值與不值。我不覺得為這次付出了什麼代價。整個在做的過程,就是享受,就是幸運。”

張嘉豪與蘇翊鳴,就像是一個硬币的兩面。小栓子從小上雪,早早就立下轉職業的決定,而張嘉豪17歲才第一次接觸滑雪,入門過晚讓他難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援。張嘉豪坦言,自己也做過“如果早些與單闆相遇”的假設,“但早十年,說不定連場地都沒有。就算有,也有可能那時候的我根本不喜歡滑雪。隻有此時此刻的自己,才是最好的狀态。”

在愛上滑雪前,張嘉豪是一位面包師,“面包師是我,運動員也是我,現在做解說的還是我。我從始至終跟着内心走。這次争取奧運資格,就是為了心中純粹的理想。這也是我特别自豪的一點,能為純粹的理想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沒有任何後悔。”

關于未來,張嘉豪沒有做太多的設想,“滑雪我會一直去滑,我想滑遍全世界的雪山,更想通過我的經曆,傳遞給更多有熱愛有夢想的孩子,告訴他們,有夢想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在不經意間,張嘉豪與蘇翊鳴達成了一緻。站上奧運會的領獎台後,蘇翊鳴說:“我想對所有熱愛單闆滑雪的人說,永遠别放棄夢想。其實我早就有這個夢,沒想到今天真正實作了。我一直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達成這個目标。”

一個人的夢想,才能點燃一群人的夢想。中國滑雪,需要蘇翊鳴,也需要張嘉豪,需要這些相信夢想并為之努力的人。

作者:沈雷

編輯:劉暢

圖檔: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