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2022年2月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盛大開幕。經過約1200名火炬手傳遞的北京冬奧會火炬,點燃了國家體育場“主火炬”。至此,中國石化圓滿完成冬奧會火炬生産保障任務。這也成為世界首套高壓儲氫火炬,實作了冬奧會曆史上首次火炬零碳排放。

這場運動盛會,和汽車有什麼關系?本屆冬奧會車輛合作夥伴豐田,為冬奧會提供了2000+台的服務車隊。這其中,有140台豐田Mirai與衆不同:驅動它們的不是油不是電,而是氫。除Mirai外,整個冬奧會期間還有近千台國産氫燃料客車進行服務。

服務冬奧會的豐田Mirai

在談及電動車弊端的時候,氫能源總是被視為真正未來能源的那一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氫能源汽車究竟如何?氫能代替電嗎?

氫能車能取代電動車嗎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拉長時間的尺度,我們知道,在政策戰略與産業的不斷深耕中,氫能車終會發展起來,那麼氫能車未來的發展會取代電動車嗎?對于這個問題,雖然從能耗的終極發展角度來說,零排放是終極目标。氫能車的戰略位置是很高,但是短期内,電動車的發展遠遠把氫能車甩到了身後,替代電動車的目标看起來比較遙遠。

電動汽車很好的替代了傳統燃油車在城市中的應用場景,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公共交通、專屬車類等,電動車的身影都融入到了整個城市交通運輸的方方面面。

但在長途運輸場景中,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有限,需要多次補能,營運的難度被放大。這個領域對于電動車來說,無論未來技術怎樣發展,限于锂電池材料的性能的天花闆,續航裡程有限,這也成為氫能車切入發展的開口,作為長途運輸場景中新能源車輛補充。氫能車與電動車的發展不是誰取代誰的關系,而是成為不同應用場景的互補關系。

我們知道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政策一直都是先行,無論是作為指導和戰略的規劃,還是真金白銀的撒錢作為後盾支援行業的發展。對于氫能車來說,新的政策也在補貼方面作出了有别于電動車的改變。比如以結果為導向,項目評估驗收後,才能獲得獎金;明确獎金不能用于整車項目投資和加氫站建設,隻能用于核心技術産業化、人才引進、新車型新技術示範應用推廣等,這些新的措施都變得更加嚴格、細化,避免以往在電動汽車中的騙補現象。

2021年的“兩會”期間,大陸在“十四五”規劃中對氫能發展提出了具體政策方向:氫能正式出現在十四五規劃 “前瞻謀劃未來産業”中,與類腦智能、量子資訊、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等前沿科技,被共同規劃為“組織實施未來産業孵化與加速計劃”。這句話的分量非常重,甚至在“新基建”之上,從産業的視角看,氫能與電能一樣,本身也是“新基建”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作為國家戰略安全産業,立法是重中之重,在電力産業,大陸有電力法為電力行業發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撐。

政策與戰略層面的疏導,産業與技術的深耕,氫能車暫時的發展雖然緩慢,但不會一直停滞于此。就像電動汽車的發展一樣,在經曆時間與技術的醞釀後,也會結出甜美的果實。氫燃料還有很多應用場景,如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分布式能源等等,未來家庭、公司、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也會以氫燃料電池作為應急電源,氫能與電能一樣,将來也會出現在生活的諸多場景中。

100年前,當燃油車和電動車第一次碰撞的時候,成本過高、配套不足的電動車輸給了市場化程度高、使用者體驗更好的燃油車,今天,锂電和氫能的PK中,難分勝負。目前看,锂電和氫能各有特點,是以很多人提出,由于兩者互補性強,乘用以锂電為主,商用以氫能為主,二者共同構成主流儲能方式。

總體向前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氫能和電能之間做出了選擇,比如日韓幾乎all in氫能,歐洲押注電能,而中美兩個經濟大國,還沒有做出明确的傾向,兩種路線共同推進,能源技術路線的選擇不僅關乎汽車行業的未來,更關乎整個社會的能源結構,在這場無硝煙的争奪戰中,每個國家都是慎之又慎。

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進入了市場。服務本次冬奧會的豐田Mirai已經是這個車系的第兩代産品,已經在日本、美國等地實作了銷售。在美國,2021年Mirai可賣出2000+台,主要銷售到了以加州為核心的西海岸。

除去日本廠商,南韓的現代在氫能源領域的步伐也很快。現代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主要面向南韓和歐洲市場銷售,主要産品NEXO是一款中型SUV,全球範圍内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一萬台。

氫燃料電池車輛在國内的應用,也比想象中廣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截止2021年底,實作上牌的氫能源車輛也已經近萬台。

國内氫燃料汽車主要應用于商用領域。在近幾年,主要以公共汽車、公共服務車輛、長途貨運車輛的形式應用。在北京,已經出現了諸如水木通達等使用氫能源大巴開展通勤、旅遊等巴士服務的公司。

本次冬奧會期間投入使用的氫能車輛,大部分就是在北京、張家口等地日常營運的公共汽車,體驗氫能源車的成本僅需人民币1元。

國内的一些車企,也有一些成熟的氫燃料乘用車,做好了投入市場的準備。各大主機廠和零部件企業紛紛布局,上汽成立了捷氫,開發氫燃料電池系統,廣汽成立了前瞻研究部,做系統內建,而博世也一改Tier 1的風格,不僅布局核心零部件,也開始開發系統,對氫燃料電池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不同于锂電池的激進路線,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呈現出“螺旋式”發展的态勢。當政府出政策聚焦熱度高的時候,行業發展會比較快,當有企業失敗熱度低的時候,行業發展速度會比較慢,但不管熱度高低,氫燃料電池汽車總體都在向前發展。

寫在最後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未來一定是新能源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新能源不等于純電動。實際上,生物燃料、氫燃料,甚至于太陽能、核能都可能是未來交通工具的驅動形式。未來的新能源應用也必然是多層次的。

就如同我們現在應用的化石燃料也有着汽油、柴油、重油、煤油之分。氫能源或許是會和純電動一起,應用在不同的領域。

圖|網絡

文|豆豆

編輯|豆豆

END

這是一篇Taycan與島嶼的故事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下一波賽道 感受領克05高性能SUV家族

高光時刻降臨 氫能車亮相冬奧會

全新探界者RS靠什麼打動年輕人?

扯車無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