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國家永不下雪,但依然有雪車隊!”這群孤勇者站上賽場就赢了

作者:文彙網
“我的國家永不下雪,但依然有雪車隊!”這群孤勇者站上賽場就赢了

2月4日晚,北京室外溫度-5℃,冬奧會開幕式,91個體育代表團入場,一位美屬薩摩亞代表團的旗手火了。

光着膀子、穿着草裙、人字拖,網友們驚呼:旗手小哥冷不冷?畢竟,在冬奧會這般清涼的,還是曆史第一人。

“我沒有天賦,我們的世界裡原本沒有雪。為了能站在北京的賽場上,我們傾盡所有。”這位旗手名叫内森·克魯普敦,他的國家美屬薩摩亞是一個太平洋南部熱帶島嶼,全年平均氣溫26℃,無冰更無雪。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克魯普敦第一次看到鋼架雪車。他一下子被迷住了,“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酷運動。”他開始邊打工攢錢,邊琢磨雪車。

2014年,克魯普敦第一次參加了鋼架雪車比賽;2016年,拿到世界杯賽事的第五名;2019年的北美杯上,他為美屬薩摩亞拿到了第一枚冬季運動金牌。

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從不缺乏熱血的故事。

北京冬奧會,就有這樣一群熱帶國家和地區的孤勇者,他們帶着一份赤膊上陣的熱情,向冰雪運動進發。

本屆冬奧會,牙買加代表團共派出6名運動員參賽,參加高山滑雪、雪車項目的争奪。其中,男子四人雪車是1998年以來牙買加代表團首次獲得冬奧會參賽資格,還有一名叫賈斯敏·芬萊特-維多利亞的年輕姑娘,将參加女子單人雪車項目。

臨近赤道,這個被熱帶雨林覆寫的國家常年高溫,年平均氣溫26-28℃,從未下過雪。但運動員們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創造了曆史。

面對鏡頭,這位牙買加姑娘激動地表示,能來到北京,我已經赢了,“也許牙買加永遠不會下雪,但我們依然擁有雪車隊,它教會了我永遠不要放棄夢想!”

“我的國家永不下雪,但依然有雪車隊!”這群孤勇者站上賽場就赢了

據統計,非洲大陸僅有15個國家參加過冬奧會,北京冬奧會,肯亞、奈及利亞、馬拉加西、摩洛哥和厄立特裡亞5個非洲國家的6名運動員參賽,其中5人參加的都是高山滑雪項目。

相信看過開幕式的朋友們,都不會對“高山滑雪”這個高頻詞陌生。

為什麼人少的代表團,都偏愛高山滑雪?

答案很簡單,參賽名額很多,門檻相對低,使得參賽人數和範圍大幅提升,隻要達到非常低的成績标準,就能配置設定到參賽名額。這對于熱帶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而言,無疑是冬奧會最好的入場券。

不過,參賽容易,獲獎卻難上加難。

高山滑雪起源于歐洲,又稱“阿爾卑斯滑雪”,1936年第四屆冬奧會首次被列為比賽項目。

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項将速度與技巧完美結合的滑雪運動,也是世界上組織難度最高、複雜程度最大的冬季體育項目之一。

陡峭多變的地形考驗着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準,也緊扣着觀衆的心弦。

“我的國家永不下雪,但依然有雪車隊!”這群孤勇者站上賽場就赢了

今年,沙特阿拉伯首次率員出征冬奧會,法伊克·阿蔔迪作為唯一的運動員将出戰高山滑雪項目。

“我知道代表沙特阿拉伯參加冬奧會,對于很多人來說有點稀奇,但這是一個莫大的榮譽,不僅是為我的國家,也是為整個海灣地區創造了曆史!”阿蔔迪說。

從赤道邊的多哥,到全年高溫的菲律賓;從四季無冬的的牙買加,到氣候炎熱的肯亞……

這些來自熱帶國家和地區的選手,懷揣夢想和熱愛,跨越了溫度和距離,站上了冬奧會賽場。

這一過程的艱辛程度,可能并不亞于他們所從事的運動項目。

雖然到現在為止,熱帶國家的選手還沒有獲得過獎牌,但這份賽場上的堅持與拼搏,仍值得每一個人的尊重。

“因為熱愛,拼盡全力、堅持到底!”隻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這便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作者:李晨琰

編輯:王星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