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文|菁媽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麗明生下孩子之後,就開始在家裡面全職帶孩子,對于孩子的吃、喝、睡、教育,她都非常的在意!

其實麗明的婆婆是有時間幫忙帶孩子的,但是她覺得老人帶孩子問題比較多,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帶。

既然是自己帶,麗明就看了很多書,如何給孩子吃?如何給孩子睡?怎麼給孩子做早教?她都買了不同的書來看。

她從一本書裡面看到,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可以通過照鏡子獲得的,是以在孩子兩個月左右,她就開始抱着孩子照鏡子。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在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她發現抱着孩子照鏡子,孩子是沒啥反應的,他也不會去看鏡子裡面的東西。

慢慢地到了孩子将近4個月的時候,她發現孩子照鏡子的時候,特别喜歡對着鏡子裡面的媽媽手舞足蹈,一副很開心的模樣。

她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看不到自己,反而是看到媽媽呢?

麗明還以為自己的孩子有問題,後來她在翻書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不同月齡的孩子照鏡子,其實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孩子照鏡子有三個階段,看到不同的東西,代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孩子4個月左右,意識到媽媽

孩子在4個月的時候,開始對媽媽有了比較強烈的概念,是以看到鏡子裡面的媽媽她會非常的開心。

因為這時候他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媽媽,媽媽抱着孩子照鏡子的時候,孩子就隻會觀察媽媽,對着媽媽的鏡像微笑,甚至伸手想去摸鏡子裡面媽媽的臉。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第二階段:6個月左右夥伴意識階段

孩子到了6個月左右,如果你帶他出去小區玩,他可能會看着同齡的孩子,覺得很好玩,咿咿呀呀地想跟孩子說話。

那是因為孩子這個時候有了一點點夥伴的意識,當媽媽抱着孩子照鏡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對着自己的鏡像拍打,或者微笑招手,甚至是親自己。

很多媽媽以為是孩子喜歡自己的表現,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并不知道裡面的這個人是自己,他以為是自己的小夥伴。

看到自己伸手,那個小夥伴也伸手,自己笑裡面的小夥伴也笑,自己親吻小夥伴的時候,小夥伴的嘴巴也會嘟過來,他就覺得,唉呀,這個小夥伴實在是太好玩了,我喜歡他,他也很喜歡我。

是以這個時候孩子照鏡子,動作會特别的多。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第三個階段:一歲半左右看到自己

孩子直到一歲半左右他才會有主體客體的概念,也就是“我,你和他”是不一樣的,慢慢地有這樣的感覺。

是以一歲半左右的孩子照鏡子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鏡子裡面跟自己長得很像的人是自己,當孩子能夠看清鏡子裡面的自己是自己的時候,代表着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變得更加的成熟。

孩子自我意識成熟之後,他開始會變得很叛逆,比如媽媽叫他吃飯,他說不吃,我要吃面包,叫他玩積木,他說不玩,我要玩皮球,他就開始反叛。

為啥嬰兒不同時期照鏡子的表現不一樣?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再苦惱

孩子反叛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蘇醒,代表着他想通過自己來探索這個世界,這時候媽媽不要去壓制孩子,而是給孩子選擇。

比如你要先吃飯還是等五分鐘再吃飯?你今天是吃飯還是吃面條?

讓孩子有選擇之後,孩子就會做出選擇,這樣也有利于讓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得更好。

孩子成長過程中多照鏡子,能讓孩子萌發自我意識,當孩子自我意識蘇醒的時候比較叛逆,家長多給孩子選擇,就能避免孩子過于叛逆,媽媽學會了嗎?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選演員孫銥:産後奶孩子三大難,母乳喂養的媽媽才體會得到

冬天孩子燒燙傷事故頻發,處理誤區要避開,避免傷害娃顔值和生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