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廠變身賽場!永久保留的“水晶鞋”助運動員“飛天”

工廠變身賽場!永久保留的“水晶鞋”助運動員“飛天”

2月5日,中國選手谷愛淩在賽前訓練中。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今日上午,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資格賽在首鋼滑雪大跳台舉行。中國人氣選手谷愛淩迎來本屆北京冬奧會首秀,她憑借第一跳和第三跳的出色發揮,以總分161.25分晉級決賽。

在藍天與城市工業遺存的背景下,運動員們從這裡起飛,騰空完成各種具有觀賞性的高難度動作!

建立的首鋼滑雪大跳台作為北京賽區6座冬奧場館中唯一的雪上競賽場館,外形酷似一隻“水晶鞋”,由賽道、裁判塔和看台區域三部分組成,賽道長164米、最寬處34米、最高點60米,一問世就赢得了稱贊。在北京籌備2022年冬奧會期間,國際奧委會成員每次到這裡考察,都對這一有着百年曆史的首鋼工業遺存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巧妙融合贊不絕口。

“因為旁邊的四個首鋼原冷卻塔讓大跳台賽區充滿了炫酷氣氛,這正是滑雪大跳台需要的氣場。”日前,谷愛淩在首鋼大跳台進行訓練課後表示,這是她見到過的最漂亮的滑雪大跳台。

工廠變身賽場!永久保留的“水晶鞋”助運動員“飛天”

首鋼滑雪大跳台。新華社記者 李賀攝

百年曆史工業遺存 變身“水晶鞋”

從今天的比賽畫面中可以看到,首鋼滑雪大跳台優美的曲線如同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一般,矗立在工業遺存之中,濃濃的工業風與動感的雪上運動相結合,為這裡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精彩。

對此,北京首鋼建設規劃設計部建築設計師張舜潔介紹:“‘飛天’的含義與滑雪大跳台項目的英文Big Air一詞,有向空中騰躍、飛翔的意思,而飛天飄帶的曲線與首鋼滑雪大跳台的曲線又十分契合,建築的外型十分優美、流暢。”

首鋼滑雪大跳台的建設者們用不足一年的時間,将其從圖紙變成了實物,從設計理念變成了現實,既滿足了賽事需求,又兼顧了空間、功能、結構、安全等多方面需求。

據介紹,首鋼滑雪大跳台位于首鋼老工業園北區,場地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原首鋼發電主廠房、冷卻塔及原首鋼制氧廠廠房。張舜潔還提出,首鋼滑雪大跳台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舊廠房工業遺存的價值,對原有工業廠房進行改造再利用,精心建設成為北京冬奧會配套服務設施,實作了工業遺産和冬奧會賽場的有效轉化和完美結合。例如,原來老廠區的冷卻泵站變身成為驗票安檢大廳和賽事管理辦公區,賽後這裡還将會改造為多功能綜合樓,為未來的首鋼滑雪大跳台體育公園提供配套服務功能。

全球首次實作 “飛天飄帶”完美轉換

首鋼滑雪大跳台以石景山、永定河為自然背景,是北京城市老工業遺址文化與奧運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觀。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首個投入使用的建立場館,這裡不僅是北京賽區唯一的雪上比賽場館,更是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場地。

同時,該場館還将帶動周邊區域的景觀整合,無論是賽時還是賽後,都将成為城市西部精彩的景觀中心,這一做法既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雪聯的一緻肯定,也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

“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兩項比賽,可在首鋼滑雪大跳台進行轉換使用,這一技術在全球是首次實作。”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介紹,雖然本屆冬奧會上的這兩個項目并不都在首鋼大跳台進行,但對場館的賽後利用起到了示範作用。

工廠變身賽場!永久保留的“水晶鞋”助運動員“飛天”

首鋼滑雪大跳台。新華社記者 陶希夷攝

張利表示,将首鋼滑雪大跳台“飛天飄帶”進行一定的處理,它就能變成空中技巧的競賽曲線。利用裝置的諸多接口,留下了可能安裝附加結構的地方,使用大概600個鑽石型結構,組合堆疊成需要的形狀。“這種鑽石晶體式搭接完成以後,在張家口賽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附上一塊闆,就可以實作48小時之内,從原來滑雪大跳台的曲線變成空中技巧的曲線。”

此外,賽道在建設時還預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僅可以滑雪,未來還可以根據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項目。在滑雪大跳台下方的體育廣場和觀衆區,建設者還特别設定了“氛圍照明”系統,未來将給觀衆帶來與傳統賽事完全不同的觀賽體驗,甚至可以舉辦演唱會等大型活動……

冬奧會期間,首鋼滑雪大跳台晚上會亮起景觀燈,賽道上晶瑩的雪被映照得色彩斑斓,在群明湖倒映出“水晶鞋”般的倩影。冬奧會後,該場地可承辦國内外大跳台項目體育比賽,成為專業運動員和運動隊訓練場地、青少年後備人才選拔基地、賽事管理人員訓練基地等,直接服務于中國冰雪運動推廣。(王連香綜合自人民網、石景山區委宣傳部、北京科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