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妙品|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妙品 | 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元代趙孟頫行楷《留别沈王詩帖》刻本。趙孟頫的墨迹本很多,非常利于學習。但其刻本亦不少,也不可忽視,應該各有所取,對比來臨,差別是墨迹與筆力的識别,墨本看用筆的細微之處,而刻本則是看筆力的展現方法,這樣會有更多的收獲。

延祐六年(1319)春末,趙孟頫離京前書《留别沈王詩帖》,詩中流露出對沈王的感激之情。

趙孟頫(1254 -1322),字子昂,漢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蘭溪 。

趙孟頫與夫人管道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的弟子。趙孟頫精通音樂,善鑒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

誠如文嘉所說:“魏公于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标。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

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者,後世有人将其列入楷書四大家即顔、柳、歐、趙。

趙孟頫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于他的書論。他認為:

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于世。

趙孟頫在“複古”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北宋的蔡、蘇、黃、米都以行書著名,沿及南宋,成為時尚,都不太注重楷書。宋亡時他已二十多歲,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元代。在這樣的環境裡,眼看晉唐以來的書法傳統日趨衰落,就主張遠追晉人,師法二王。不過“複古”隻是一種思想和主張,完全恢複到古代是不可能的。

趙孟頫師法晉人,實在是在晉人的書法裡寫自己,是在“複古”的名目下“出新”,這是他成為元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的原因,也是“趙體”書法影響後世遠幾百年之久的原因。

趙孟頫傳世書法作品很多,而且各體都有。以楷書和行書為最。趙孟頫《真草千字文》未署書寫年代。真書寫得端莊嚴謹,意在示人以法度;草書用筆溫潤圓勁,點書精到細膩,結字妍美簡靜。

趙孟頫人皆稱譽之:“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裡,舉無此書。”

元代趙孟頫行楷《留别沈王詩帖》刻本超清欣賞

妙品|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妙品|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妙品|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妙品|各有其味:臨帖,刻本與寫本怎樣取舍?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