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緣計算不邊緣,2022年營運商藍海市場掘金大有可為

邊緣計算不邊緣,2022年營運商藍海市場掘金大有可為
邊緣計算不邊緣,2022年營運商藍海市場掘金大有可為

随着網絡邊緣裝置數量不斷增加,在雲計算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邊緣計算潛力,成為重中之重。根據IDC最新的《全球邊緣計算支出報告》指出,到2022 年,全球在邊緣計算上的支出預計将達到176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4.8%。

邊緣計算不邊緣,2022年營運商藍海市場掘金大有可為

在大陸,三大營運商均将雲網融合作為重要戰略,而邊緣計算是雲網一體化布局的關鍵一環,打好邊緣戰成為數字化轉型,走智能管道之路的一個重要方向。

邊緣計算市場潛力巨大

所謂的邊緣計算,就是去中心化或分布式的雲計算,我們可以把邊緣計算看作是雲計算的協同和補充,就是在靠近物或資料源頭的網絡邊緣側,提供計算和存儲資源。對此,有人用章魚來形象地作比喻,雲計算相當于是章魚的大腦,邊緣計算就相當于章魚那些小爪子,一個爪子就是一個小型的機房。

邊緣計算不邊緣,2022年營運商藍海市場掘金大有可為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在邊緣即可進行處理,可有效降低延時,提高資料處理和傳輸效率,滿足行業數字化在靈活連接配接、實時業務、資料優化、應用智能方面的關鍵需求,比如導航,安全和醫療監控、自動駕駛汽車和視訊會議中有着廣泛的用途。

前瞻産業研究院初步預計2021年邊緣市場規模達29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64.4%。IDC則預計,到2022年全球在邊緣運算上的支出将達到1760億美元。在對今後五年的預測中,中國的支出增長最快,年複合增長率為19.7%。

麥肯錫公司預測,到2025年,僅涉及物聯網(IoT)應用的用例所産生的經濟價值将在每年3.9萬億美元至11.1萬億美元之間。而在邊緣平台的所有其他用例以及潛在的積極經濟影響将變得巨大。

營運商積極布局5G 邊緣計算

營運商正積極布局5G邊緣計算(MEC),作為中國電信“2+4+31+X+O”雲網一體化布局的重要一環,目前已在400多個地市節點建立輕量化邊緣節點,所有節點統一管控,應用按需部署,擁有3000個邊緣機房作為雲邊機房,MEC平台實作十餘省市落地。去年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覽會上,中國電信釋出了天翼雲4.0分布式雲,天翼雲4.0的邊緣雲可以部署到園區、廠區、各級政府等機關的客戶機房,也可以部署到中國電信的區域性機房。

中國移動在2017年釋出MEC白皮書,通過推進OpenUPF計劃打造開放、定制、可管、可控的網邊協同的“邊緣網絡裝置”體系。自研邊緣計算通用平台OpenSigma,實作一站式雲資源和應用托管,截至2021年5月,中國移動邊緣計算涉及69個客戶,其中49個已完成邊緣計算部署。

中國聯通也在2017年制定了MEC部署政策與演進規劃,2018年自主設計了符合中國聯通特點的MEC平台架構,2019年完成了邊緣業務平台建設,2020年4月29日,中國聯通釋出首張MEC邊緣雲規模商用網絡,面向業界集中展示了國際領先的MEC邊緣雲網絡及平台能力。目前中國聯通以5G MEC為錨點,融合CT的連接配接能力和IT的計算能力通過網絡就近部署和下沉算力為行業使用者提供邊緣計算服務,加速推動5G MEC邊緣計算與行業細分應用場景的融合。

在邊緣計算的技術積累、商業突破和模式創新上都實作了世界級别的領先水準。

營運商掘金邊緣計算優勢明顯

目前,中國邊緣計算産業方興未艾,除了營運商,電信裝置商、IT廠商、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均在邊緣計算領域逐漸發力。

與網際網路企業相比,營運商豐富的網絡管道及地市級資料中心資源是實作邊緣計算的重要基礎,同時邊緣技術與5G網絡性能的深度結合也是營運商的又一大優勢。

實際上,營運商并不隻是作為網絡服務提供商角色出現的。以中國電信為例,在推進網絡重構和5G演進的同時,還在推進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大視訊等戰略業務的發展,打造的是“網是基礎、雲為核心、網随雲動、雲網一體”的雲網協同體系,營運商有望借此從傳統的僅提供連接配接,拓展到提供從連接配接到存儲再到計算更高的次元,進入流量之外的增值服務領域,實作網絡與業務的協同、雲和邊緣的協同并且擷取投資建設的最佳效益。

對此,營運商如何整合資源,與産業鍊在競合中找到平衡将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