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春晚最“逗”人獨幕喜劇中的淄博元素,為何受到刷屏熱搜?

據淄博釋出:

春晚獨幕喜劇《喜上加喜》爆屏了!兩位當紅喜劇明星賈玲、張小斐在“婆媳智逗”中精彩演繹了老年人的婚戀情感,貫穿其中的一串“山東元素”:山東煎餅、山東饅頭、山東啤酒、山東方言等,既增加了節目的年節喜慶氛圍,又把山東人的豪爽厚道傳遞給億萬觀衆。

觀衆對“山東元素”的尋找,焦點逐漸集中到張小斐家桌子上擺着的兩隻紅碗上。張小斐端起紅碗的時候,碗上的大虎頭呆萌可愛,格外搶眼,觀衆一下子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碗。

刷屏熱搜,真相顯現。這兩隻碗出自瓷都淄博,央視總台文創與華光國瓷聯袂創意打造。出現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全世界觀衆最多的晚會,中國紅與虎形象完美融合,年俗意味突顯,國潮新品美尚,兩隻碗迅速升華定格為飽含深厚中國情愫的“虎悅春碗”。

捧着“春碗”看春晚。“春碗”裡的文化與故事透着濃濃的煙火氣息。

花錢買不來的央視春晚頭彩

春晚曆來是商家品牌必争之地,虎年央視春晚的廣告插入嚴之又嚴,除了投入重金的京東、夢之藍等少數幾個大牌外,自始至終,幹幹淨淨。

“春碗”來了一個例外。在早已料到必将火爆的獨幕喜劇《喜上加喜》中,央視為文化産業、山東元素留出了寶貴的位置和時間。有人說,華光國瓷“虎悅春碗”不用錢就亮相分分秒秒金貴無比的王牌獨幕喜劇,無異于中了新春頭彩。

不用錢,靠的是什麼?

老百姓有句俗話,花錢買不來健康,買不來親情真愛。“用錢買不來核心技術,用錢買不來人文情懷,不用錢就登陸14億人矚目的央視春晚‘超級平台’,靠的正是金錢之外的魅力與情懷。”華光國瓷董事長蘇同強說,“文化自信就要從離百姓生活最近的年俗文化開始。”

當陶瓷與年俗在央視舞台相遇,催生出傳統文化的新鮮與波瀾。央視總台文創不以廣告費用論輸赢,純粹以文化和情懷為導向,把春晚寶貴的時間拿出來留給年俗文化。華光國瓷與央視總台文創聯袂創作、聯合出品,兩家行業的頭部企業為老百姓奉上一份濃濃的人文寄托。可以說,這隻碗從一開始就是文化藝術的“大制作”,滿溢着文化尋根、複興傳統的情懷,積澱着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辨別。

時間閃回到2021年春晚。一隻“福牛碗”打破了一個人除夕夜的平靜。别人眼裡是春晚多了一件創意禮品,蘇同強看到的卻是這隻碗背後的超級影響力和喚醒陶瓷文化的絕佳機會。一夜輾轉反側,一大早他就急火火叫來公司幾個出了名的“瓷癡”,剛說完第一句“明年我們要做虎年春碗”,大家會心大笑。

偶遇皆是前緣。2021年6月16日,央視山東記者站負責人來華光國瓷調研采訪,蘇同強做虎年春碗的想法當即得到響應。7月28日,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新勝與蘇同強專程去央視談合作,這是雙方第一次正式洽談。那天山東全境下了多年罕見的大雨。連夜返程,淩晨一點到濟南中轉,渾身淋得濕透。

轉眼到了2021年9月16日山東文博會,央視總台文創負責人參觀華光國瓷展位,雙方再次暢談合作設計虎年春晚禮品。省市上司都表示支援這一重大文化創意項目。

随後,央視總台文創負責人被邀請到淄博深入考察陶瓷文化産業。期間,他們了解了華光做最好陶瓷的初心和願景,了解了華光傳承經典、創新發展的執著,了解了華光一次次擔當國家文化使者的精彩表現。城市的底蘊和靈氣,陶瓷生産體系的完善,陶瓷文化的創新與相容,淄博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和内涵深深打動了央視的客人。

虎年春碗聯合創作正式啟動後,疫情影響見面溝通,雙方電話聯系和召開視訊會議不下百次。溝通碰撞,精思妙想,反複斟酌,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奉獻一隻最具文化美、最有年兒味的“春碗”。

“虎悅春碗”的中國美

2022年2月1日,農曆壬寅虎年伊始,“和合虎”誕生。

确切地說,“和合虎”不是一隻虎,它是2022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吉祥物,也是央視總台文創與華光國瓷聯合出品“虎悅春碗”的主題形象。

它又是一隻虎。從中華民族悠遠曆史文化走來,沐浴和浸潤了當代中國文化的精華,寄托着中華民族的祈願和祝福,它是老百姓心目中活生生的“守護神”。

“同聲相應是為和,同生共存是為合”,“和合”二字從春秋時期合并出現以來,在曆史上被不斷闡釋,新時代賦予“和合”文化更加深刻的内涵。讓“和合虎”跑起來、飛起來,讓“和合”文化融入尋常百姓生活,這是華光國瓷對“虎悅春碗”更深層次的期望。

一隻碗,幾千年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生肖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如何用“生肖碗”勾連老百姓心底溫暖的記憶,如何用瓷器這一中國文化的代表器物立體表現傳統文化的煙火氣息,這是“虎悅春碗”創作的難點。延續去年“福牛春碗”的成功,央視總台文創對“春碗”這個IP産品進行設計提升,并攜手華光國瓷為中國百姓打造一份傳統的年味兒與新的設計思潮為一體的新年禮。

“‘虎悅春碗’是一次深沉的喚醒,它喚醒了植根民俗、大氣醇厚的中國美。”華光國瓷蘇同強如此強調創作的價值構想。而實作這一目标,創作上就要做好傳承與創新的結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何岩說,“虎悅春碗”器型取自明代“正德碗”,撇口弧壁,瘦底圈足,端正美觀。它的裝飾來源于中國傳統經典紋飾銅錢紋、火紋、如意紋、祥雲紋、蝠紋、魚紋,寓意美好,婉轉流暢。最具中國特色的“中國紅”将諸多吉福元素容納為一碗之中,表達了平安順遂、福滿家園的美好祝願。

以中國的“和合”文化為主題,以“和合虎”為主創元素,這是“虎悅春碗”立意上的創新和設計上的最大突破。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孫慶萍說,“和合虎”頭戴“和、合”,口銜壓勝錢,寓意壓祟迎福,招财納福。它的形象經過藝術化處理,呆萌可愛,活潑精靈。兩隻小爪子搭在碗沿,仿佛蹲伏在山颠白雲之上,欣羨美好的人世間,時刻準備躍入百姓生活。

藝術為時代而歌,時代與傳統交融。在“虎悅春碗”上,從主題、器型、紋飾到色彩,整體映射着中國老百姓深植于心的時代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虎悅春碗”是福氣碗、佑護碗、平安碗、招财碗;表達中國老百姓的生命理想,“虎悅春碗”傳遞着中國人獨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國家觀、琴瑟和諧的家庭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

“‘和合虎’的生命旅程剛開始,我們希望它成長為一個有顔值、有福氣、有力量的時代形象。”華光國瓷品牌總監任歌這樣分析“和合虎”的符号價值。

當文化藝術、時代精神、匠心技藝融為一體,小春碗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民俗禮品,成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大衆收藏品。幾十年前的一枚郵票、一枚金币,有的已經增值了幾十倍、上百倍。“虎悅春碗”材質選用天然礦物骨質瓷,裝飾采用高光澤度無鉛釉、高溫釉中彩等世界領先技術,配以純手工描金工藝,國家級大師聯袂設計,經六次煅燒、七十餘道工序制作而成,一次性集齊了大衆收藏經典的全部要素。

小瓷碗裡的大情懷

夢想連着情懷。連着情懷的夢想方能行穩緻遠。

2021年央視春晚帶給蘇同強一個夢想,一年以後,夢想成真,華光國瓷制造的“虎悅春碗”終于登上央視虎年春晚。

看似風淡雲輕,水到渠成,背後的曲折艱辛,夢中人體會至深。蘇同強在2021年12月30日“虎悅春碗”新聞釋出會舉辦之後動情地說:“華光有一個夢,這個夢就是中國當代陶瓷複興之夢。今日春碗釋出,我們離這個夢想大大前進了一步。”

原來,夢想才是“虎悅春碗”孕育産生的支撐和方向。對于虎年文創産品的推出,央視中實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瓊表示,多元合作、多元探索、和合共赢是總台文創與各行業合作夥伴共同的夢想。這深刻闡明,文化傳承與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級媒體平台與行業頭部企業自覺履行的使命、責任與擔當。

夢想深處是情懷。蘇同強七歲幫着父親做瓷碗,父親跟他講,我們家祖祖輩輩幾代人就是靠瓷碗來生活,一定要用心做好。參軍退伍進入工廠後就是幹陶瓷,一幹就是40年。28歲任博山陶瓷廠副廠長,29歲任淄博工業陶瓷廠黨委書記、副廠長,32歲起一直擔任華光國瓷董事長。他的身邊伴随着一批和他年齡相仿的陶瓷人,陶瓷是他們最大的愛好,他們用一生的時間和耐心堅守一個夢想。

上個世紀90年代,華光國瓷經曆短暫輝煌後随着産業整體衰落陷入困境。當時一年出口美國的馬克杯8000萬隻,價格一降再降,一隻杯子價格最低時不到2元人民币。有一年,蘇同強和設計師到歐洲考察,在博物館裡看到了很多中國古代名貴瓷器,但是來到法國一個高檔商場頓時心裡一沉,這裡歐洲瓷器幾乎占了一半,沒有一件中國瓷器。他們還沒有接近這些瓷器,過來幾個服務員示意不要動!當時那種鄙視的眼光,至今還印在他的腦海裡。

帶着屈辱回來,蘇同強立下一個宏願,并在全公司鄭重宣示:一定要為複興中國陶瓷盡上一己之力,讓中國陶瓷早日回歸世界舞台中央。至暗時刻,華光果斷調整發展思路,提出了三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走品牌經營之路,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堅定不移走精細管理之路,由靠數量、靠規模、靠低價競争,轉變到走高質、高端、高效發展之路。

要做世界最好的陶瓷,先過材質這一關。材質是瓷器的基礎,也是決定瓷器品質的關鍵。華光用三年多時間研制成功了天然礦物骨質瓷,各項名額優于歐洲的動物骨質瓷。又用三年時間研制出了華青瓷,它的青是坯體在窯爐燒成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青色,由裡及外,比傳統青瓷更加晶瑩和朗潤。

追趕、超越,華光國瓷步入品牌建設與文化創新的嶄新軌道,每一年的發展都有讓業界震驚的表現。北京APEC峰會、上合青島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華光都是以新材質、新作品、新設計入選大會專用瓷。華青瓷被英國皇室和法國盧浮宮收藏,多家世界著名陶瓷企業希望與華光深度合作,這些都展示着中國當代陶瓷的精湛水準和文化價值。

“虎悅春碗”的誕生,蘇同強感到陶瓷複興的底氣越來越足。從品牌發展規律看,任何一個世界級品牌的産生都與國家影響力密切相關。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和強盛的國度,華光國瓷堅守民族産業情懷,奮力引領中國當代陶瓷産業的複興與超越。

“碗”道超車的品牌密碼

“虎悅春碗”亮相央視春晚最火獨幕喜劇,華光國瓷與央視總台文創聯手合作,不明真相者的第一反應是:這得花多少錢?華光國瓷的品牌“含金量”真高!

這個反應代表了一部分人對華光國瓷品牌營銷的疑問。作為淄博産業轉型更新的代表企業,華光國瓷的品牌運作不僅外部人很難看清楚,就是内部人也未必完全了解。董事長蘇同強說,走到前沿地帶,趕路人沒有回頭路,隻能摸索着往前闖。

正如看“春碗”,有的人看到的是“砸”錢,而華光看到的是平台帶給品牌的機會與影響力,看到的是傳統文化的喚醒與陶瓷文化的複興。

“春碗”登陸央視春晚,華光國瓷品牌被追着、推着走向“風口”。“虎悅春碗”新聞釋出會一結束,中央省市各大媒體、《今日頭條》、《百度》等平台刊發的新聞資訊就鋪天蓋地的湧現。而正式亮相春晚後,山東元素、“虎悅春碗”迅速被觀衆刷屏搜尋,山東文化、華光國瓷瞬間沉浸于無邊的溫暖關注之下。情懷的吸引,主動的關注,這對企業品牌和城市品牌的提升無疑是金錢難以達效的。

借勢“虎悅春碗”強力推出,淄博市與中視實業集團開啟戰略合作,以文創産品研發推介為核心,共同打造城市文化IP。這是淄博持續深耕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創新嘗試,也為淄博“五好城市”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超級亮相帶來品牌爆紅,華光國瓷已然創造一個産業現象、文化現象。品牌溯源,文化尋根,品質探求,精準營銷,華光這些年一直穩步推進品牌精神的塑造。

小碗大道,大道至簡。30年前華光沒有品牌,30年後華光品牌很硬。國外再大的企業買華光瓷器,照樣要遵守華光的規則。德國一家世界著名陶瓷品牌CEO帶着采購總監來華光“興師問罪”,問華光瓷器為什麼不賣給他們?蘇同強說不是不想賣,是您要讓我貼你的牌子,我不會做。這隻杯子價格很高,50歐元一隻,一分都不能少。

當品牌的堅守成為企業自覺行為,品牌成長就自然進入水到渠成的生态佳境。專注自有品牌,堅決不做貼牌。匠心造精品,産品出廠優良率100%。品牌與營銷沖突時,絕不用銷售綁架品牌。這些年,華光創意設計的國彩天姿、千峰翠色、絲路華青、國瓷家宴、國瓷茗道等系列産品,都是按照自身品牌規律精心創作,一上市就赢得客戶青睐,暢銷不衰。

追求品牌精神的眼光與氣度,讓華光在重大營銷事件到來時有着超常的直覺與把握能力。2021年年底陶瓷行業第一個冠名複興号高鐵,五年前就開始與央視、新華網等重要媒體平台合作。這些項目的溝通合作複雜又漫長,華光從品牌長遠發展的戰略出發,總是等待最好的合作機會出現,從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2018年上合組織峰會專用瓷營銷的費用嚴重超過預算,但是,蘇同強看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果斷做出了加大品牌營銷力度的決策。

一隻綻放于央視春晚的“春碗”,一隻行進在傳統文化複興之路的“春碗”,一隻引領中國陶瓷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春碗”。

時代律動,文化複蘇,“春碗”歸來,風光無限。

來源:淄博日報/淄博晚報/博覽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