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阿嬌首次說出自己的童年經曆,讓坐在一旁的霍汶希驚掉下巴。
阿嬌從小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但她的性格從出道到現在一直都是很内向,這讓霍汶希覺得十分疑惑,畢竟現在的她,已經經濟獨立,事業也度過了低谷期,按理說,不應該還這樣。
但阿嬌表示,自己的性格其實跟她的童年經曆有很大關系,她的媽媽在18,19歲的時候就生下她,爸爸在她小時候就去世了,年紀尚小的媽媽,根本不懂照顧孩子,加上她媽媽要工作不能長期陪在她身邊,是以小時候的她經常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
她回憶道,自己被送到寄養家庭的時候,曾經不斷被男主人敲打頭部,這讓她有童年陰影,當時她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可媽媽不但沒有幫助她,反而還懷疑她在撒謊。

再後來,她被寄養到舅舅家,但待遇也沒有得到改善,她表示自己平時隻能用表弟們洗完澡的水來洗澡,自己吃的橘子也是最糟糕的,她長期在這種不公平,沒有愛的環境中長大,就導緻自己性格非常不自信和沒有安全感。
阿嬌表示這些話盡管自己已經出道20年,但從來沒有對别人說過,一旁的霍汶希聽到後,心疼不已。
另外在節目中,容祖兒問大家:“如果遇到了危險的情況,你們當下最牽挂的是誰?”,大家的選擇都比較正常,唯獨阿嬌的答案讓人非常唏噓。
鄭希怡的回答是:女兒和老公對她都很重要,但危難時刻還是女兒優先。霍汶希則表示比較牽挂媽媽和女兒。
同樣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容祖兒會選擇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媽媽,而阿Sa則表示會選擇錄視訊跟身邊所有人告别。
那麼阿嬌呢,她竟然說,自己不知道要打給誰,也許會報警。
對于這個答案大家都覺得非常意外。
其實阿sa跟阿嬌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但為什麼兩人的性格相差這麼大呢。
阿sa出道後,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很愛笑,對生活總是抱有積極向上的樂觀态度,而阿嬌一直都是沉默寡言,性格内向。這些可能都跟他們的童年有着密切的關系。
阿嬌的童年
1、不斷轉學
阿嬌的媽媽在十八九歲就生下了她,為了賺錢養家隻好把她放在不同的親戚家,這就導緻她從小就要過着非常颠沛流離的生活,光是幼稚園就換了6家,這讓她從小就缺乏安全感,性格逐漸内向。
2、沒有朋友
因為頻繁地轉學,是以基本上她的童年就沒有好朋友。可能剛跟一些小朋友熟悉就要面臨轉學,加上之前手機,電腦又沒有那麼普遍,轉學後就基本上跟對方斷了聯系。
孩子如果沒有固定的朋友,身邊發生的一些開心,不開心的事情時就沒有及時分享的對象,久而久之就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收起來,變得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3、沒有得到該有的關愛
因為媽媽長期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在寄養家庭或者親戚家,别人肯定不會像對待自己親生子女一樣對待阿嬌,那她長期在這種缺愛的環境中成長,就會讓她誤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說完阿嬌的童年,下面看看阿sa的
阿sa的童年
那阿嬌的搭檔阿sa,同樣也是在一個單親家庭裡長大的,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她也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父母離婚後她就跟爸爸一起生活,期間她也轉過很多學校,但她表示自己一直都挺幸福。
1、爸爸生活上的照顧
阿Sa的爸爸從小就沒有接觸過家務,是家裡的少爺仔,直到後來他與阿Sa的媽媽離婚後,為了照顧女兒才開始嘗試洗衣服、做飯及到超市買日用品。
據阿sa回憶,“他第一次下廚真是‘技驚四座’,煮了一個蕃茄薯仔湯,鹹得我快要哭了。他說自己沒有放鹽,但卻在煲湯之前把豬骨拿去腌制”。
盡管她爸爸在照顧女兒的時候笨手笨腳,但他努力照顧女兒,愛女兒的情感,相信阿sa也能感受到的。
2、爸爸對她事業的支援
阿sa的爸爸也算是半個娛樂圈的人,他對女兒的事業也是全身心支援,據阿sa回憶,原來剛出道時,她們後援會的粉絲會長就是她的爸爸,相信在知道的那一刻,阿sa心裡是非常開心的。
而且在當時Twins舉辦演唱會的時候,她爸爸還會在觀衆席上為女兒搖旗呐喊,大聲地呼喚着女兒的名字,化身成為女兒的粉絲。
她的爸爸無論在生活還是事業上,都是給予她很多幫助和支援,這會讓阿sa覺得非常暖心,讓她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孩子。
3、媽媽的教育
雖然她的父母已經離婚,但她跟媽媽也保持良好的關系,在她成長過程中也給了她很多建議,讓她避免走很多彎路。
其實在當下離婚率這麼高的時代,父母離異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但我們不能因為成人的問題,就讓無辜的孩子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相反,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愛,這才能彌補離婚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離異後父母怎麼陪伴孩子
1、用心陪伴
離異後的父母因為要工作,一般孩子都會選擇讓老人照顧,但在周末或者下班時間,父母依然可以抽時間出來陪伴孩子。
但這裡的陪伴,不僅僅是陪他做作業,看電視,還可以創造一些親子時光,例如可以陪孩子閱讀、陪他們做運動或者聊天。
2、關心孩子的情緒
父母離異後,孩子的情緒尤其需要關注,因為很多孩子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導緻父母離婚,是以必須跟孩子強調,你們的婚姻問題,不關孩子的事,不要讓他有這樣一種罪惡感或内疚感,更不能讓他自責。
另外,可以跟孩子強調,盡管爸媽離婚了,但你們依然是他的父母,依然會愛他,需要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才不容易因為别人的閑言碎語導緻不自信。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本來就比較叛逆,是以父母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讓他們更好地度過這個敏感期。
3、創造共同話題,專屬回憶
就算孩子不是跟自己一起生活,其實也可以進行陪伴,例如在孩子的生日給他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當然你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要用你的方式方法去給孩子過,不然孩子就會覺得你特别敷衍。
另外,還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如果孩子對某項運動,某個樂器比較感興趣,那可以抽時間陪孩子上課,或者給他們買一些體育裝備或者樂器,也可以陪他們去看一些球賽、音樂會等,這些都能促進孩子的興趣,讓你們之間有更好的連結和話題。
4、樂于分享
離異家庭的孩子心思都比較敏感,你想讓他們主動跟你敞開心扉恐怕很難,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試主動分享你的事情,分享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想法,當孩子對你産生信任,那他自然也就願意跟你分享。
當他願意跟你分享的時候,才能證明你真的走進他的内心,日後在成長過程中你的一些建議,他才會真的聽進去,萬一他遇到困難,你也才能及時給他提供幫助。
5、善于傾聽
很多父母就算沒有離婚,但在孩子某個時期也會覺得跟自己離得特别遠,主要就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需要。
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孩子沒有說,而是我們做父母的沒有聽進去,以為孩子說得不重要,是以選擇性地忽略了。
其實剛開始孩子會試探性跟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當時我們足夠重視,那他們之後才會更願意相信我們。
一旦我們選擇忽略,那日後他就會選擇把自己的内心封閉起來,不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因為他覺得就算說出來,父母也不會相信,不會得到尊重。
是以,請用心傾聽孩子,就算他們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我們試着去了解和感受,試着從他們的角度想問題,這樣才能幫助我們走進他們的内心。
總結
有句話不是說:快樂童年治愈一生,不快樂童年用一生去治愈。希望看完阿嬌的經曆,無論是否離異的父母都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和陪伴方式,是否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父母的離異已經對孩子産生了一次傷害,是以請别對他們進行二次傷害了,我們需要用加倍的愛彌補這份缺失,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快樂美好,治愈一生的童年。
以上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