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薇組培瓶苗擴繁及生根技術

紫薇組培瓶苗擴繁及生根技術

李榮全等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是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紫金花、癢癢花、西洋水楊梅、無皮樹等。紫薇具有樹皮光滑美觀,樹形優美,夏、秋季節開花,花形美麗,花色鮮豔等特點,在園林應用中常作為獨賞樹或叢植樹,亦可盆栽。此外,紫薇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全株各部位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 。紫薇傳統的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扡插繁殖、分株繁殖等,但受季節、技術等局限,以上方法均不适宜大規模的繁育 。随着組培技術的發展,紫薇組培技術已經進入了生産應用,但在生産過程中,組培瓶苗的擴繁及生根系數較低。是以,本試驗通過調整培養基配方,以提高紫薇組培瓶苗的擴繁及生根系數,以期為紫薇組培快繁提供理論依據,加速紫薇的工廠化育苗程序。

紫薇組培瓶苗擴繁及生根技術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用紫薇瓶苗由遼甯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提供。試驗于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5 月在沈陽農業大學林學院組培實驗室進行。

1.2 試驗方法

1.2.1 擴繁階段培養基配方的篩選 将組培瓶

内的小苗切成 1~2 cm 小段轉接到 7 種不同擴繁培養基配方中,分别為 A1:MS+6-BA 0.5 mg/L;A2:MS+6-BA 0.5 mg/L+IBA 0.2 mg/L;A3:MS+6-BA 0.5 mg/L+IBA 0.4 mg/L;A4:MS+6-BA0.5 mg/L+IBA 0.6 mg/L;A5:MS+6-BA 1.0 mg/L+IAA 0.2 mg/L;A6:MS+6-BA 1.0 mg/L+IAA0.4 mg/L;A7:MS+6-BA 1.0 mg/L+IAA 0.6 mg/L,以 上 配 方 均 添 加 6 g/L 瓊 脂,30 g/L 蔗 糖,pH5.8。轉瓶後的第 28 天統計各瓶中苗木的擴繁增殖情況。擴繁階段溫度控制在 25~28℃,光照度2000~3000 lx,光照時間 8~12 h/d 。

1.2.2 生根階段培養基配方的篩選 瓶苗經過

3 代擴繁達到一定數量後,将瓶苗切成 1~2 cm小段轉接到 4 種不同生根培養基上培養,觀察生根情況。生根培養階段 4 個培養基配方配比分别為 B1: 1/2 MS+IAA 0.3 mg/L;B2:1/2 MS+IAA0.5 mg/L;B3:1/2 MS+NAA 0.3 mg/L;B4:1/2MS+NAA 0.5 mg/L。 以 上 配 方 均 添 加 6 g/L 瓊脂,30 g/L 蔗糖,且各配方 pH 均調整為 5.8。生根階段前期溫度控制在 25℃,後期溫度控制在 25~28℃,光照強度逐漸升高,範圍控制在1500~4000 lx,光照時間 14 h/d。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擴繁培養基對紫薇苗增殖的影響

由表 1 可知,不同配方培養基對紫薇苗增殖效果不同。A5、A6、A7 培養基中紫薇苗的增殖倍數顯著高于 A1、A2、A3、A4(P < 0.05),說明添加了 1.0 mg/L 的 6-BA 可提高紫薇苗的增殖倍數。A5 的平均苗高為 4.2 c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說明低濃度的 IAA 反而苗高數值大,表明6-BA 與 IAA 之間有一種互相影響作用。綜合增殖倍數和平均苗高資料分析得出 A5 處理最為适合。但通過觀察玻璃化現象,發現 A5、A6、A7 的玻璃化現象均很高,尤其 A6、A7 出現玻璃化比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說明添加 1.0 mg/L 6-BA 易導緻玻璃化現象的發生。

經過查閱資料,培養基中添加 1.0 mg/L GA 3 可以降低玻璃化現象的發生率。是以在第 2 次、第3 次的繼代增殖培養過程中,使用了 A5+1.0 mg/LGA 3 配方。在第 2 次的繼代中僅有極少玻璃化現象的發生;在第 3 次的繼代過程中,已經沒有玻璃化現象發生。綜合評價,MS+6-BA 1.0 mg/L+IAA 0.2 mg/L+ GA 3 1.0 mg/L 最适合作為擴繁培養基。

表 1 不同擴繁培養基紫薇苗增殖情況

紫薇組培瓶苗擴繁及生根技術

注:同列肩标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 < 0.05)。

2.2 不同生根培養基對紫薇苗生根的影響

不同培養基成分對紫薇苗的生根率及平均根數的影響如表 2 所示。在生根培養試驗中 B1、B2 組的生根率顯著高于 B3、B4 組(P < 0.05),B1 與 B2 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 > 0.05),表明與NAA 相比,添加 IAA 更有利于生根。雖然 B1、B2 配方的生根率均為 100%,但 B2組的平均根數顯著多于 B1 組(P < 0.05),而平均根數多有利于出瓶成活。此外,B2 組和 B1 組的根的形态無較大差別,兩者形成的根系均較粗壯,并且為直立根,根部沒有愈傷組織。綜合生根率及平均根數表明,B2 配方即 1/2MS+IAA 0.5 mg/L 最适合作為生根培養基配方。

表 2 不同生根培養基中紫薇苗生根情況

紫薇組培瓶苗擴繁及生根技術

3 結論

本試驗在增殖階段容易出現玻璃化的問題,經過 2 次繼代,驗證了在培養基中添加 1.0 mg/L的 GA 3 可以減少玻璃化。在紫薇組培瓶苗擴繁階段,本試驗選用了 7 種培養基配方進行比較,結合預防玻璃化的情況,最終得出 MS+6-BA1.0 mg/L+IAA 0.2 mg/L+ GA 3 1.0 mg/L 最 适 合 作為紫薇組培瓶苗的增殖培養基配方。在生根階段,4 種生根培養基配方進行比較,得出 1/2 MS+IAA 0.5 mg/L 配方最适合作為紫薇組培瓶苗的生根培養基配方。但本試驗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尤其後期的出瓶管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