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七台河釋出”

範可新家裡她從小到大的照片牆
1月25日,臘月二十三,小年,距離虎年除夕還有6天。
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區大同街和東安街之間有一片普通居民小區——惠民小區,範可新的父母家就在這裡。
沿街的商鋪已挂起來紅燈籠,三三兩兩走過的人們手裡提着年貨,春節氣氛越來越濃。
按響範可新的家門鈴,随着打開門,熱氣撲面而來,“快脫下外套,屋裡面可熱乎了!”範可新的父親範士忠、母親聶桂玲熱情招呼來客。
範可新父親(右二)和範可新啟蒙教練(右一)以及其他親友一起關注範可新的表現(圖檔來源于網絡)
屋子幹淨整潔,“快過年了,我們把屋子徹底打掃了一遍!”範爸爸說,“可新為了備戰冬奧會,提前一個月就把過年用的東西在網上買好給我們寄回家了!不管訓練多辛苦,她都惦記着我們老兩口。”他一邊說一邊指着範媽媽和自己身上的新衣服說,“這孩子心細,想得周到,就連瓜子、糖啥的都給我們準備好了。”
2015年12月13日範可新(中)在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賽中獲女子500米冠軍(秦存廣攝)
老兩口把短道速滑比賽的時間表都存在手機上,掐算着時間,到時候和可新的哥哥還有親戚們一起為可新加油。“每次有大型比賽,七台河大街小巷就沒人了,大家都在看電視,為家鄉隊員加油!”惠民小區的一個小超市裡,店主說:“今年我們更高興,體育明星範可新是我鄰居,更得好好關注比賽了。”
堅強的鞋匠女兒
1993年,範可新出生在勃利縣。她剛上國小的時候,家裡因為做生意賠了錢,隻好去七台河投奔親戚。“我們把她哥哥留在老家上學,我們三口人身上隻帶着300元錢來到七台河,花130元租了一間6平方米的鐵皮房,我也不會幹别的,就有點修鞋的手藝,三口人吃住、修鞋都在這裡。”說起往事,範士忠說,那年初夕夜的餃子都是好心鄰居端來的。“那個時候太難了,對不住孩子!”他說。
範可新(左二)一家在她一歲時的合影(圖檔來源于網絡)
條件雖然艱苦,父母還是把天性好動的可新送進舞蹈班。剛學習一個星期,班裡要收150元的服裝費。她就跑去對媽媽說,自己不喜歡跳舞,以後再不要去學了。
一位鄰居阿姨看可新長得瘦弱,就對可新媽媽說:“體育場那裡天天有一夥小孩在訓練,不知做什麼的,不如讓可新去看看吧。”這位阿姨帶可新來到體育場,正碰見短道速滑教練馬慶忠帶着隊員們訓練。馬教練讓可新跑一跑、跳一跳,感覺身體條件挺不錯,同意收下可新。可新又高興又擔心,仰起頭問馬教練:“那學費要多少錢?”馬教練笑眯眯地說:“你要是刻苦訓練,我就不收錢!”
範可新童年照片
從此,可新每天淩晨4時起床訓練。回家吃過早飯,再出門上學。
“一天晚上,我給可新換内衣,發現可新的胳膊、腿上磕得青一塊紫一塊,雙腳有幾處磨破皮結了痂,有的地方已經化膿。”聶桂玲說,“姑娘,咱以後别練了,這太遭罪了!”“不!不!我要練!”可新一邊喊一邊鑽進被窩,不再讓媽媽看。
“不用我招呼起床,特别自覺。有的孩子到了5時就走了,甚至提前下冰,可新卻說,媽媽我再多滑幾圈,3圈5圈10圈的......就想多練一會兒。”聶桂玲說起可新小時候訓練的情景猶如昨日。“下午1時到3時上課,3時到5時訓練,再補習功課,6時回家吃飯,倒頭睡覺。一年一年,就這樣堅持下來。”
範可新從小有一個習慣,和媽媽一起去撿廢品。成名後的她并不回避這段艱苦的童年經曆,她說小時候身上穿的一條褲子是母親從垃圾箱裡撿的,清洗幹淨又重新縫補加工後當外褲穿了好幾年。她曾說:“沒有什麼不能提的,家裡條件就是那樣。那時候瓶子還有紙盒都可以賣錢。回家有一段路,當玩了,廢品換了錢攢起來就可以買筆、本子什麼的。”
滑向省城哈爾濱
馬慶忠教練說話算話,不但不收學費,到了冬季上冰的時候,還花150元給可新買了一副二手冰刀,可新訓練更加賣力了。
2003年春天,在哈爾濱帶隊訓練的孟慶餘教練回來選隊員。進行到立定跳遠項目,可新一聽到量尺的老師報出自己的成績,就跑到一旁抽抽搭搭地哭起來,因為她的成績沒有達标。孟教練很快發現了範可新:“哎,你哭什麼?”可新一邊抹着眼淚一邊委屈地說:“剛才量尺的老師量錯了,我跳的比他量的遠,我平時跳的都挺遠。”孟教練笑着問範可新的名字:“來,再給你一次機會,這次達标了我也帶你走。”範可新憋足了力氣奮力一跳,越過了達标線,她破涕為笑:“我說我能跳過吧,剛才就是量錯了。”
到哈爾濱冰上訓練基地以後,範可新訓練更加刻苦了。第二年,她就在全國國小生短道速滑比賽中獲得了500米、1000米、技術滑等多項第一。範可新慢慢地懂得,滑冰滑好了,可以進冰雪分校,再進省隊、國家隊,可以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比賽,獲得金牌不僅能為國争光,還能得到獎金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不再讓爸媽那麼辛苦。範可新心中的目标越來越堅定了。
戰勝貧血症
2008年1月,在齊齊哈爾市舉辦的全國第十一屆冬季運動會上,被教練們寄予很大希望的範可新一無所獲。
那段時間,範可新常常感到頭暈和渾身無力,平時訓練也總覺得腿用不上力,但好強的她從來沒有和教練、家人提過,一直咬着牙堅持訓練、參加比賽。
等到假期回七台河時,範可新連樓梯都爬不動了。媽媽帶她看遍了市裡的幾個大醫院,都确診為貧血,卻查不出具體原因。醫生們一再叮囑,目前範可新的身體狀況,決不能再訓練了,爸媽也勸她不要再回隊訓練了。
範可新回家給爸媽做了一道菜,“著名的地三鮮,道地東北菜,味道真的不錯,一年隻有這麼短時間,需要珍惜當下。I love you”(圖檔來源于網絡)
範可新不服氣地要證明給家人看。她扶着門框,逼爸爸騎到自己脖子上,做了幾個蹲起之後,又讓爸爸再扛上一袋大米。大家都說不行,可新咬着牙說,在隊裡平時訓練要比這個重得多呢!放上米袋,可新剛做兩個蹲起,就一頭摔倒在地上。
爸媽把可新扶到床上,一起勸她好好在家養病,決不能再回隊裡滑冰了。此時,夫妻兩個都明白,但誰也不願說出口:如果立馬去大城市看病,那筆錢去哪裡借呢?可新苦苦哀求爸媽:“我一定要堅持滑下去,滑了這麼多年,如果半途而廢,那麼這輩子就完了,而且國家青年隊的入隊通知已經發到教練那裡,我将來一定能進國家隊,我還要奪金牌……”
可新爸爸萬般無奈,給她的啟蒙教練馬慶忠打了電話。
馬教練趕到半地下室時,可新媽媽已經哭得說不出話,可新躲到衛生間裡,一邊哭一邊還在喃喃哀求:“我要滑,我一定要滑。”馬教練問明情況,馬上掏出電話聯系當晚去省城的火車票,聯系哈爾濱的熟人找最好的醫院。
範可新被确診為嚴重的青春期缺鐵性貧血,這和她長期營養不良及超負荷大運動量訓練有很大關系。治療結束後傳回七台河,範可新又被馬教練接到自己家中,配合藥物治療并進行食補。
2009年,範可新傳回省隊訓練,并于當年入選國家青年隊。
幹爸和幹媽的驕傲
在七台河,範可新還有一個幹爸蔔華和幹媽孫玲。“當年,我在範可新家所在街道的工商所工作,有一次去她爸爸開的鞋鋪,看到小可新家非常簡陋,她和父母住在半地下室,吃飯都沒有像樣的碗筷,用的是茶缸,更别說飯桌了。”孫玲回憶起當年剛和這個家庭結識的情景,她說看到她們家這樣貧困,就想方設法為她爸爸的鞋鋪辦理鞋攤營業執照減免手續。
範可新的幹爸幹媽和他們的小孫女(圖檔來源于網絡)
“她最大的優點是能吃苦,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常人很難做到。我當時就尋思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她,不能因為家庭困難放棄了這項運動。”孫玲說,她回到家跟老伴蔔華一商量,決定每月從有限的工資中擠出100元資助她。
2006年,可新的幹媽孫玲一家以及孫玲所在的工商所同僚們為範可新湊齊了學習、保險、器具等各項費用,範可新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新冰刀。
範可新獲得的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銀牌
很快到了2010年,剛滿17歲的範可新被正式召入國家隊。同年,參加加拿大蒙特利爾短道速滑世界杯,她和隊友周洋、劉秋宏、張會奪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為世界冠軍。
“這孩子一點也不驕傲。父母教育得好,謙虛,孝順,想得非常細,低調。”孫玲說,成名後的範可新,在幹爸和幹媽的眼裡性格都沒變,可新是她們的驕傲!
不屈不撓三闖冬奧
2010年,範可新正式進入國家短道速滑隊,與同鄉王濛、孫琳琳成為隊友。進入國家隊後,範可新總是有着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當她看到誰的技術水準高,都會虛心向其請教,同時她還更善于總結,每次針對出現的問題總結出的結果都會被她一一記錄下來細細研究。
範可新在比賽中(左一)(秦存廣攝)
剛進國家隊,周圍全是短道頂級高手,範可新發現自己的差距太大了。尤其在力量訓練時,大隊員蹲起訓練負重100公斤以上,可新隻能負重50公斤;大隊員靜止蹲90度角5分鐘,她隻能蹲到1分鐘。範可新心裡十分着急,壓力也特别大,她咬緊牙關,不斷給自己增加訓練強度,在教練悉心指導下,進步非常迅速。
範可新獲得的部分獎牌
在2011年英國謝菲爾德短道速滑世界錦标賽上,年僅17歲的範可新以44秒620奪取女子500米金牌,并與隊友配合又在女子3000米接力獲得金牌,一戰成名。随後,範可新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獲得女子1000米銀牌,并獲得2014年世界杯鹽湖城站500米比賽金牌,還以42秒504改寫了王濛保持的世界紀錄。2015年2月,範可新獲得短道速滑世界杯土耳其站女子500米冠軍。2014/15賽季,獲得世界杯女子500米總冠軍。2016年3月12日,在短道速滑世錦賽女子500米決賽中獲得冠軍。2017年3月12日,在世錦賽女子500米決賽裡,範可新克服最外道起跑的不利條件,比賽後程完成超越并以43秒605的成績為中國隊奪得金牌,而她本人在實作“三連冠”的同時也将個人世錦賽500米冠軍總數提升至5個。
範可新在第三個奧運周期裡任務艱巨、挑戰巨大,這名已經29歲的老将仍然在用自己的韌勁和堅持,第三次站到了冬奧賽場。
2017年範可新回到七台河,在體育中心與家鄉小運動員互動(秦存廣攝)
家是溫暖的港灣
都說兒行千裡母擔憂,父母的心一直牽挂遠在他鄉的女兒。範士忠告訴記者,得知範可新順利拿到參賽資格後,他和可新媽媽高興得一宿沒睡着覺,他們為範可新能夠再一次為國出征而興奮!
範可新的母親聶桂玲說:“可新在選拔賽中的表現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希望她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同樣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準,甚至是超常發揮,為國争光,為家鄉七台河添彩!”
範可新父母
“每次大型比賽結束,可新都回來看我們。”範士忠說,可新非常心疼他們老兩口,總是說不能讓父母白付出那麼多,她一定要回報。她把自己的工資卡交給了母親,就是想改變一下家庭條件。
聶桂玲掰着手指頭,數起了女兒回家的日子——她說,現在就盼着孩子比完賽快快回到自己身邊,給她做最愛吃的地三鮮、醋溜豆芽。
範士忠、聶桂玲一起對女兒說:“你永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我們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相信你是最棒的。”
來源:龍頭新聞
編輯:栾 浩
稽核:張金華
統籌:邱東梅
2022.2.7
中國
七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