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中,新四軍剛吃過早飯,有漁民來報告說:東海裡飄上來一個鐵家夥(日軍水雷),圓圓的,大大的,比曬糧竹盤還要大,大約有到

作者:超哥解曆史

抗戰中,新四軍剛吃過早飯,有漁民來報告說:東海裡飄上來一個鐵家夥(日軍水雷),圓圓的,大大的,比曬糧竹盤還要大,大約有到男人肩頭那麼高,敲打時當當有聲,不知是什麼東西,從沒見過,很是古怪。

區委宣教科科長顧理昌和陳喬貴隊長商量,準備先去看看再說。于是,大家帶着武器往北走了約二裡多地、過了一道小港,果然見到了一個大鐵球,用步槍敲打,铿锵有聲,圓球上還長了一個像腦袋樣的小頭,實際上就是這鐵球的蓋子,蓋子也是圓的,有十多顆粗大的螺釘,緊緊地把蓋子和圓圓的身子牢固地擰在一起。

顧理昌對陳隊長說:“不能就此罷休。一定要弄開它,看看裡邊是什麼東西”。他說:“當然,和你想的一樣”。

于是顧理昌派人請來了缪保長,借來了斧頭、鉗子、廚刀等工具。用斧子敲了一會兒,鐵球隻癟下去一點點,再敲也敲不癟了。

顧理昌幾個人分頭用鉗子啟螺釘,可是,螺釘很緊,擰不動。後來,兩個人4隻手合力擰一顆螺釘,似覺螺釘有松動的迹象,大家看到了希望,咬着牙,用盡全身力氣,終于擰開了第一顆螺釘。

擰開一顆就不愁其它螺釘擰不開。在顧理昌等人敲打和拆卸螺釘時,從海裡撈魚、拾蚌蛤回來的農民約有200多人,都集聚在海邊看熱鬧,并啧啧稱奇。

有人說:這家夥這麼大,又是鐵的,重得很,為什麼不沉入海底,還能浮在水面,飄到這裡來?有人說:是日本鬼子的炸彈。

有人反駁說:天上飛機扔的炸彈是長的,這家夥是圓的,哪有圓炸彈呢?還有人說:是不是日本鬼子埋下的水雷,想炸美國軍艦。

顧理昌等人也回答不了大夥的疑問,仍是集中精力地埋頭拆卸螺釘。大約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蓋子終于打開了,顧理昌首先看到裡邊貼了一張長方形紙塊,紙上有兩行字,還是中國字,全認識,一行是“昭和十四年(據查是1939年)造”,下邊一行是“300”幾個字,大概這是火藥重量;

正中心有一根約一尺多長的銅管,銅管裡有一根很硬的彈簧,彈簧裡有一根粗尖頭的“鐵棍”,這就是水雷的撞針;銅管、彈簧、撞針是水雷的核心部分,這核心部分埋在黑褐色的炸藥裡。

鐵球裡并未裝滿炸藥,還有不小的空間,大概就是這個原因,水雷有浮力,不會沉沒,能在風力的幫助下,由太平洋借助東南風飄到南黃海之濱。

此刻,顧理昌驚吓得出了一身汗,大家不約而同地伸出了舌頭說:撿了一個大造化。如果在敲打和拆卸蓋子時,敲到中央頭部中心位置,擊中撞針,引起爆炸,幾百人就成了肉泥,飛到天外去,成了“天女散花”了。

顧理昌拈了黃豆大一點火藥,走到百米外用火柴點燃,頓時吱吱作響,冒出了幾丈高的煙柱。當時既緊張又高興,感到僥幸闖過了一關,最後有所發現,但也有深刻的教訓。

水雷的性質既已認定,顧理昌唯恐栟茶駐敵得到消息,一個多小時就能奔襲到現場是以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和拖延。顧理昌馬上找了在場的缪保長,由他調動四位青壯民兵,借來一輛木輪推車,4隻幹淨糞桶,糞桶裡都裝滿炸藥,桶上蓋了東西,立即出發,迅速把炸藥送到距我們約150裡的東台三倉附近軍分區兵工廠去。

後來保長告訴我,民兵回來說,兵工廠廠長見到火藥很高興,說是進階炸藥,拿錢也買不到的,他們準備留着裝制造的迫擊炮的炮彈使用。民兵還帶回一封表揚信。之後,顧理昌又派人去領回了獎勵品:20枚手榴彈。

從太平洋飄到南黃海的水雷,原來是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後,埋設在太平洋水域的,妄圖炸毀美國軍艦。後來這枚水雷到了新四軍戰士手裡,新四軍正好就可以用來打擊鬼子。

此後在栟北地區,農民在沿海也曾發現過多枚水雷,有的在敲擊時發生了爆炸,有的把火藥掏了出來,藏在家裡發生爆炸,多戶農民房毀人亡,殃及四鄰,損失慘重,這也是日本鬼子發動侵華戰争中的又一滔天罪行。

抗戰中,新四軍剛吃過早飯,有漁民來報告說:東海裡飄上來一個鐵家夥(日軍水雷),圓圓的,大大的,比曬糧竹盤還要大,大約有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