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卻拿去喂馬,如今怎麼樣了?

這是一個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因為不識貨,居然拿着它去喂馬,幸好有個識貨的人及時發現,不然的話,這個寶物指不定啥下場呢。

看出寶物真正價值的人叫劉傳銘,曾在清朝同治年間當過直隸提督。有一天晚上,正在燈火下看書的劉傳銘,突然聽到後院傳來了一陣奇怪的聲音。

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卻拿去喂馬,如今怎麼樣了?

他鬼使神差地站了起來,端着燭火走到後院一看,是個馬廄,他剛才聽到的聲音,是馬籠頭上的鐵環,撞擊馬槽發出的。

劉傳銘覺得這個聲音很有穿透力,蹲下來仔細看了看。在燭火的照耀下,反射着幽光的馬槽,顯得格外詭異。

劉傳銘伸手拉了一下,馬槽很重,根本舉不起來。輕輕敲擊馬槽,能聽到清遠玄妙的聲音。

第二天,劉傳銘把馬夫找來,讓他把馬槽清洗幹淨。劉傳銘驚訝地發現,馬槽底部居然有一篇工整的古代銘文。馬槽的四壁,各有兩個造型古樸的獸首,口部還有銜環。

劉傳銘知道這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立刻讓人連夜送回老家,還叮囑家人,一定要隐瞞消息,不要讓别人知道。

不曾想,劉傳銘一家得到寶物的事情,還是被傳了出去。劉傳銘生前是個大官,沒人觊觎他家的寶物。劉傳銘去世後,家族迅速衰落,越來越多的人跑到他家索要寶物。

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卻拿去喂馬,如今怎麼樣了?

尤其是在抗日戰争時期,日本侵略者為了搶走寶物,直接把劉傳銘的後人抓起來嚴刑拷打,一點道理都不講。

劉家人不想讓國寶流失海外,堅持不肯承認寶物的事情。日本人不信,像瘋了一樣,不斷跑到劉家掃蕩,搞得大家雞犬不甯,睡覺都得提心吊膽。

就算是這樣,劉家人也沒有把寶物交給日本人,他們在自家槐樹下面,挖了一個幾米深的大坑,把寶物藏了進去。

日本人來掃蕩時,也曾試過挖地三尺,因為挖掘深度不夠,沒有發現藏在地下的寶物,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新中國成立後,各地群眾基本擺脫舊社會的陰影,劉家人也過上了安穩的好日子。劉傳銘的第四代孫劉肅曾對此非常感激,把寶物挖出來,主動上交國家。

上交寶物時,劉肅曾兩眼含淚,非常心酸地感慨說,為了保護這東西,我差點把命都丢了,現在好了,它終于去了該去的地方。我沒有讓先祖蒙羞,也沒有讓國家失望。

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卻拿去喂馬,如今怎麼樣了?

經鑒定,劉肅曾上交的寶物,是西周時期的古董,底部的銘文字型端莊,記錄的是,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打敗匈奴祖先,擊斃500個敵軍,抓獲50個俘虜,赢得大勝的故事。

周宣王為了表彰虢季子白的豐功偉績,賞了他很多戰馬和武器,還專門讓工匠,制作器具用銘文記錄他的事迹。是以,專家将這個寶物命名為虢季子白盤。

西周時期距今兩千多年,印有西周銘文的虢季子白盤,造型獨特,意義重大,文物專家普遍認為,虢季子白盤的價值,保守估計在20億以上。

估值20億的古董文物,農民卻拿去喂馬,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虢季子白盤已經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成了鎮館之寶,還被列進了禁止出境展覽的名單。

感謝劉家人的拼命守護,沒有他們當年的堅持,虢季子白盤很有可能已經流落到了海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