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冬奧|冰雪五環大有乾坤

揭秘冬奧|冰雪五環大有乾坤

▲冰雪冬奧五環以“破冰而出”的方式亮相。

2月4日晚上8時整,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正式拉開帷幕。繼北京2008年奧運會後,奧林匹克會旗時隔14年再次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升起。開幕式上,冰雪冬奧五環以“破冰而出”的方式亮相,創意十足。

一點水墨滴落,幻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奔騰氣象,從鳥巢“碗口”傾瀉而下,鋪滿全場,一方水從中央升起,凝結成晶瑩剔透的“冰立方”。24道雷射從高處投射而來,雕刻反轉。冰球運動員揮杆擊“球”,“冰立方”逐漸碎裂,巨大的冰雪五環從中露出真容,緩緩上升。緊接着,6個冰墩墩共同推開場地正後方的“中國門”

“五環呈現是曆屆奧運會開幕式的規定動作,導演團隊常常在這個環節上比拼創意。”總導演張藝謀介紹,本次五環呈現的方案很早就有了雛形,又經過多番打磨,最終震撼地展現給全世界。

張藝謀闡釋了五環呈現環節中的奇思妙想:“黃河之水天上來”充滿了中國美學的意趣和山水畫的美感;24道雷射代表24屆冬奧會,雕刻“冰立方”有着雕刻曆史、雕刻時光的深意,在此過程中,曆屆冬奧會被逐一回顧;6個冰墩墩則代表冬奧會的6個大項。“這個表演和2008年的感覺完全不同。”張藝謀說,“現場可能隻有幾個人,但它既有文化内涵,也有科技含量,充滿了炫酷的現代科技感。”

揭秘冬奧|冰雪五環大有乾坤

▲冰球運動員揮杆擊“球”,“冰立方”逐漸碎裂。

“這個部分的排練并不是很費勁。”分場導演陶雯婷認為,作為科技冬奧的标志性表演,五環呈現更多是在考驗裝置和影像的層層咬合,“合成時,我們會以音樂的點為基準發出密碼,在那一秒鐘,影像、裝置都要對位,程式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必須分秒不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接到開幕式任務後,将之作為與北鬥工程、探月工程同等級别的重大任務,迅速組建了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這家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幾年間甚至有近10萬人投入進來。

北京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技術保障處副處長劉奇說,為了五環的完美呈現,吊裝過程頗為艱辛。劉奇透露,五環為LED裝置,因為需要供電,最開始電線從底部往上走,但這樣的外觀被導演要求“整改”。技術人員又将兩根繩子挪到五環外側,“結果,為了完成五環起吊過程,從下午6時到第二天淩晨3時,起吊了三次才成功。”劉奇揭秘道,為了讓五環上升更穩妥、更安全,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實驗,最後将五環總重量控制在3噸以内。

劉奇說,為了讓五環持續發光,初始階段,當五環上升時,電線卷起并收入一個2米×2米的收線框内。現場排練時,這個外觀形象挨了批。“我們再将框拆掉,對電池進行擴容。”外觀簡潔的五環内部“溝壑縱橫”,鋁合金骨架内排布着密密麻麻的電源線、信号控制線等。技術人員重新精心排布,留出更多空間放入新增電池。同時在低溫實驗室進行電池低溫試驗,以保證即便在零下20攝氏度環境下也能持續穩定供電,滿足長時間五環吊裝展示的需要。

随着技術測試的深入,為保證機械裝置在43秒内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進行了優化調整,最終将高度降低為10米,保證了最終的完美呈現。

冬奧會刊記者 鄧偉 攝 新華社 供圖

來源 用戶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高倩

編輯 韓烨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