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作者:鳳凰衛視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以下為采訪摘要

這個時代,可能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2021年12月6日,距離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不到60天,我們在上海采訪了《名人面對面》的一位老朋友,也是中國冬奧曆史上的一位關鍵人物,楊揚。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楊揚

北京冬奧會臨近,楊揚作為2022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每天要應對各路媒體的采訪拍攝,參加大小工作會議,一刻都不得閑,時刻保持着即将滑向“北京冬奧”終點的沖刺狀态。

田川:馬上就到冬奧會了,尤其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大家在很多不确定的狀态中期待着冬奧,也有很多人對冬奧的舉辦表示擔憂。無論是從個體來講,還是從組織來講,您覺得針對當下全球的狀态,辦冬奧的必要性是什麼?

楊揚:因為東京奧運會已經辦了,而且同樣是在非常巨大的壓力下辦的。從東京奧組委到國際體育界,大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北京而言,我們從一開始就向全世界承諾,我們會全力以赴保障冬奧會順利進行。從國際社會來說,尤其我們叫Olympic family(體育大家庭),大家也是這個目标。在過去幾個月的工作當中能夠感受到,像國際體育單項組織,國際奧委會,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等相關的體育組織,都在全力保障冬奧會可以順利進行。

“全力以赴保障冬奧會順利進行”,類似的話,楊揚一天要說無數遍,說給全球時刻關注着2022北京冬奧會的媒體和鏡頭,也說給她自己。在楊揚心裡,“全力以赴”不是空頭口号,而是她這些年來用盡所有力氣在做并且堅信的事情。

23年運動生涯,楊揚得過59個世界冠軍,是獲得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中國運動員。從中國第一位以運動員身份當選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到有史以來首位當選的女性速滑理事,再到如今的2022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楊揚從未離開過冰雪和奧林匹克。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2015年,楊揚參與北京冬奧申辦

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城市是北京。2015年,懷孕七個月的楊揚堅持參與北京冬奧會申辦,申奧現場,一身淡藍色西裝,一場細膩的陳述,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楊揚:奧林匹克對我來說就像一個信仰,你相信它真的能夠在很多方面影響世界,影響社會,影響人的發展和成長。很多人說我的角色好像轉換了很多,但實際上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體育。很多人說,楊揚你總是熱情滿滿,我說可能就是因為我相信奧林匹克的力量,是以它也會給我帶來力量。

我覺得當下這個分裂的時代,可能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盛世的時候,我覺得奧運會更像一個大party,它把大家帶到一起慶祝。每個國家都會把自己最酷的科技,最先進的技術,通過奧運會展示出來。但在當下這個分裂的時代,在疫情陰影籠罩的時代,我覺得更需要決心和毅力,去把奧運會舉辦起來,把大家帶到一起。這個時候運動員克服這麼多困難的決心,才更加能引起人們的共情。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楊揚:其實作在在多種程度上,大家還是有情緒比較低落,甚至可能正在渡過非常困難的時期。那其實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的精神,真的能夠激勵到很多人。運動員能堅持到今天确實不容易,在賽場上克服那些困難,獲得最後的勝利,或者他們最後能完成比賽,真的能夠激勵到很多人。我們生活中,有時候就是缺少了那一點鼓勵。

我覺得奧林匹克也好,運動員也好,能夠給處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打開一些思路,帶來一份激勵,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新冠疫情對備戰奧運的運動員,對奧運會的舉辦國和所有服務于冬奧會的從業人員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楊揚:我當運動員的時候,沒有經曆過全球疫情這樣特殊的情況。但是我在備戰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的時候,經曆過911恐怖襲擊的陰影。我還記得2001年9月,在我們一堂訓練課結束後,911恐怖襲擊的新聞就出現了。當時備戰的壓力很大,加上鹽湖城冬奧會一下又面臨了很多不确定性,很可能會成為恐怖主義的目标……有各種各樣的傳言。對我們來說,内心很沒有安全感,自己努力了四年的目标,似乎一下變得很渺茫,就蠻不确定的。記得隊友還寫了遺書,說我還有一點存款也得留下等等,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好像沒改變過要去的決心,當時自己不覺得,好像就應該是那樣。但現在作為一個普通人回過頭再看當年的自己,怎麼就有那麼大的決心?不光我自己,包括當時整個中國代表團,是以我特别了解現在在備戰的運動員。

而且因為911恐怖襲擊的發生,我們去之前在簽證等各方面上的程式,都比以前要複雜。我記得到鹽湖城的時候,到處有檢查,有警犬,氣氛非常緊張。但你就覺得,似乎越是這樣好像越安全。你似乎是在跟恐怖主義做對抗,好像你會變得更加堅定一點。

我是以就聯想到疫情下現在在備戰的運動員,我相信他們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夠保證訓練,保持比賽。而且他們是在跟無形的敵人做抗争。但我相信那份決心,大家都是一樣的。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賽場上,楊揚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比賽中接連奪冠,為中國實作了冬奧金牌“零的突破”。楊揚說,恐懼不會削弱夢想,而是讓夢想更加堅定。恐怖主義沒有阻擋我們追逐夢想,也無權奪走每個人參加奧運會的權利。

楊揚:我一直覺得奧林匹克有上百年的曆史,它經曆的困難可不少,有戰争,有疫情,各種各樣的挑戰。但是都沒有停止我們實作美好願望的決心,這個決心很重要。是以我覺得在當下這種情況,即便我不是運動員了,但我還是要呼籲,有機會還是要發聲。

無論是疫情也好,“政治抵制”也好,都不應該以運動員的夢想作為代價。對運動員來說,可能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就白付出了。因為大多數運動員隻參加過一屆奧運會,可能他從小的夢想,努力了十幾年的事情,就白付出了。對觀衆來說也是巨大的打擊,眼睜睜看着别人的努力白費了,即便他不是當事人,也會是信念上的打擊。更重要的是,如果“政治抵制”成功了,可能我們就不單是生活在疫情的恐懼之下,還有政治恐懼。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2002年,楊揚參加鹽湖城冬奧會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于2021年7月23日開幕。東京都申奧委員會事務局局長、東京都議員鈴木隆道說:“最終讓我們決定如常舉辦奧運會的是,要對各國運動員,對所有為奧運會付出努力的人,有一個交代。特别是疫情之下,奧運會為我們帶來的是希望。”

2021年7月,楊揚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的身份參加了東京奧運會。

楊揚:我記得東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天,全場幾乎是沒有人的,心裡多少會有些落寂,但還是有些期待。我記得運動員入場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就感覺奧運會終于開了。雖然我們人不多,正常一屆奧運會的開幕都是幾萬人的場面,我們大概有900多人。但是運動員入場那一刻,我還是被他們點燃了,感覺他們在,奧運會就在。

另外,我看到東京奧運會很多賽場外擺了牽牛花,其實并不是很漂亮的那種,但都是小朋友為奧運會,提前在學校裡種下的,算是小朋友的一個心意。從奧組委會來說,它還是保護了奧運的,保護了它很讓人動情的那一面。能夠讓我們有點失落的情緒,得到一些安慰和感動。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東京奧運會賽場外種有很多牽牛花

田川:您說奧運會從發起到現在,呈現給世界的,就是每個普通人向往的美好世界應該有的樣子。這個“應該有的樣子”,是怎樣一幅畫面?

楊揚:應該是公平的,互相尊重的,和平的,沒有歧視的……這些都是。比如奧運期間在奧運村裡,我們有來自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國家的運動員,我覺得那種場面特别好。比賽場上我們全力以赴,在尊重規則的情況下,拼得你死我活。有了輸赢後互相地折服,這就是奧林匹克的魅力。我們希望世界有一天也可以是這個樣子,不再是猜疑、互相使壞的。我們希望通過奧林匹克,通過體育精神,讓世界變得更好。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互相的猜忌,互相的質疑,都是因為有距離,你沒有機會真正地去交流。一旦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機會,可以把大家聚到一起,我覺得這是奧林匹克最大的價值。我們沒有任何決定權,但至少還有影響力和能力,能夠把大家帶到一起去感受那份美好。

隻要運動員的問題解決了,奧運會就成功95%了

我們見到楊揚時,她正在接受一家雜志的平面拍攝。和賽場上那個穿着戰袍,蹬着冰刀的短道速滑運動員楊揚不同,眼前的楊揚化妝、造型,穿時裝,擺POSE,閃光燈一個接一個,像極了專業的時尚明星。唯有身上的那股飒勁兒,讓人确定,這就是楊揚。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從1998年到2006年,楊揚參加了3屆冬奧會。1998年長野,22歲的楊揚參加的兩個單項都被判犯規,隻和隊友拿到了一枚3000米接力銀牌。2002年鹽湖城,楊揚站上了冬奧會的領獎台,拿到了中國冬奧會曆史上第一塊冬奧金牌。2006年,都靈冬奧會以1000米銅牌告終。楊揚說她的職業生涯足夠圓滿。幾個月後,楊揚正式宣布退役。

退役後,她活躍在國際奧委會,國際滑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等多個國際體育組織。奧運會和冰雪運動,依然是楊揚每天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楊揚:我在國際奧委會的八年,無論是冬奧會還是夏奧會,每次我都會有的一個任務,就是在奧運村或奧運場地,給下一屆要辦奧運會的組委會觀察員,介紹奧運會什麼是最重要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資訊就是,在奧運會比賽期間,隻要運動員的問題解決了,奧運會就成功95%了,甚至會更高。他們的吃、住、行、比賽,隻要這些問題解決了,其他内容在賽事階段都不是那麼重要了。有時候你會發現,如果對這點不是很了解的話,他會忽略競賽這塊兒,會忽略運動員的需求,可能把很多精力花在了接待上司或其他方面,是以我一直要給未來的組織方做這方面的提醒。

田川:您一直提倡要做一個“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冬奧會,細到每一針,每一線都要為運動員準備好。

楊揚:對。2016年年初,我們就成立了運動員委員會,由我和另外18名運動員同僚一塊兒負責。委員會成立之初,大家可能會把委員會定位為“形象大使”,因為運動委員會在中國制度的建設裡,還是比較新鮮的。我是因為從1999年就在國際滑聯的運動員委員會,一直到2018年又在國際奧委會做了八年運動員委員會委員。這些工作經曆讓我非常期待有一個機會,帶領大家一起,把運動委員會做的很實在。

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開會的時候,我提前就在群裡跟大家說,每個人就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提幾條意見和建議。大家都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曆裡提,最後我們總結出來48條内容,比如宏博的針線包,李妮娜無障礙通道的開放,李妮娜經曆過受傷去領獎,結果因為輪椅準備不足,坐的是超市的購物車,很尴尬。我記得當時我們分享各種參加奧運有意思的經曆,尴尬的經曆,大家都笑翻天了,因為都是我們的切身感受。

從1999年第一次前往洛桑參加國際滑聯的工作會議,已經過去23年了。楊揚記得自己在國際會議上的第一個提案是,希望在短道速滑比賽中使用護頸。第一次出國參會後回國,楊揚在體育館最醒目的地方貼上了“禁止吸煙”四個字。不斷為運動員的權益發聲,是楊揚這些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2019年,楊揚當選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副主席,這是中國人首次進入該機構的最高上司層。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楊揚加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

楊揚:我還記得進到WADA以後,它給我提名了,我當時特别緊張,因為這個組織在各方面給運動員的壓力都蠻大的,從WADA出去的消息都不是好消息,誰都不願意聽到不好的消息。但我經常說the bad news for good reason,就是壞消息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奧林匹克的純潔性。不太确定的時候我就問巴赫主席,我能幹好嗎?他給了我一個特别好的建議,follow your heart,那一刻我就笑了,follow my heart。

怎麼評判、監督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問題,其實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對我來說,如果他是幹淨的,我們就要保護他的權益。有的時候規則也不是百分之百就是合理的,這個情況是存在的。但首先,規則就是規則,是我們不能觸碰的底線,我認為這是做運動員非常有必要的一個責任。處罰還是要有的,但是幹淨的運動員,我們還是要保護他們的權益。

田川:從1998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要在自己家門口,作為一名奧運會的服務者,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楊揚:我就像一個好客的主人一樣,特别期待他們的到來,想向他們展示家裡最好的東西,把我們最熱情的服務給到他們。另一個角度是,我也特别了解運動員帶着夢想參加奧運會的心情。我自己當年也是,到美國、意大利、日本參加奧運會。我也期待他們能夠像我一樣,能在中國實作他們的理想和夢想,因為那種感覺太美好了。是以有機會做一個服務者,我從内心覺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

對話楊揚:為什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奧林匹克?

編輯:6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