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春節,是我們特别隆重的傳統節日。年三十歲,初一拜年,正月裡走親訪友,展現了我們中國人“年”的文化和習俗。

正月裡,帶着孩子給親戚、朋友拜年是每個家庭都少不了的活動。在這人與人情感交融的溫馨時刻,禮儀就顯得格外重要。

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父母帶出去,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彰顯着家風、家教。

一看孩子的言行舉止,别人就會知道這個孩子的家教如何,家風怎樣。

如果父母不想孩子做出出格的行為,讓大家尴尬,那麼,春節期間正是教孩子禮儀、禮貌的好時機。

這些禮儀需要父母提前告訴孩子。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親朋好友之間的拜年之禮

大過年的,見面就要拜年,要說吉祥的話。

父母要提前教孩子,見了長輩如何稱呼、如何問好、如何說吉祥話。

如果是給年長的老人拜年,可以教孩子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安康,長命百歲。”

如果是給姑姑、小姨拜年,可以教孩子說:“祝姑姑、小姨永遠18歲。”

如果是給叔叔、伯伯拜年,可以教孩子說:“步步高升,财源廣進。”

如果是給哥哥姐姐拜年,可以教孩子說:“學業有成、天天開心。”

總之,讓孩子多學習一些祝福詞,可以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場景臨場發揮。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父母要注意,見到人,不能隻讓孩子叫人、問好,如果孩子見的是不熟悉的人,很可能孩子不知如何稱呼,這時,父母可以稍微暗示一下孩子,或者給孩子介紹一下,告訴孩子這是誰,應該如何稱呼。這樣才能避免尴尬。

當然,父母也不要忘了告訴孩子,過年,大家都圖個吉利,在親朋好友面前不要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和詞語。比如像“死”、“破”、“壞”、“沒”、“光”、“殺”、“病”、“痛”、“輸”“窮”等這些聽起來不吉利的詞。

孩子接受壓歲錢之禮

還記得我兒子小時候,過年我帶他回農村老家,家裡的親戚給兒子一個紅包,兒子當面就打開了,還說隻有50元。當時我太尴尬了。等親戚走後,我就把兒子教育了一頓。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孩子很單純,有時候說話不考慮别人。可是,作為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

首先,接受别人的壓歲錢紅包時,一定要起身站立,面對着發紅包的人。

其次,告訴孩子接受紅包時,一定要雙手接住。一個手接紅包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第三,接到紅包要彎腰鞠躬,表示感謝,說謝謝爺爺、奶奶、叔叔、阿姨。

第四,收到的紅包不能當着發紅包的人的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看到數額,孩子表示太少,這是很沒禮貌的,而且也會讓發紅包的人很尴尬。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家庭團聚的用餐之禮

過年少不了聚餐,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吃個飯、聊聊家常,也是一種情感溝通。

餐桌上就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家教。

用餐禮儀,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

讓孩子知道餐桌上長幼有序。不管是在自己家還是去親戚朋友家,用餐時,長輩沒有坐下,晚輩就不能坐,晚輩要等長輩坐好後,再一次坐下。

大家都坐好後,主人說過歡迎詞,主人和長輩動筷後,孩子才可以動筷子。

夾菜時,告訴孩子不能滿盤子随意挑揀。隻能在盤子邊,離自己較近的位置夾菜,看準哪塊就夾哪塊,不要在盤子裡來回翻騰。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如果餐桌是轉動的,夾菜前看看是否有人正在夾菜,如果有,就不要轉動桌面,等待沒人夾菜時,再緩慢轉動桌面,将自己想吃的菜轉到自己跟前,夾完菜後,應該及時将桌面轉動到其他人面前。

用餐時,要細嚼慢咽,不要發出吧唧嘴巴的聲音,也不要含着飯講話。

吃到骨頭、魚刺等物時,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盤子裡,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不要往桌子上吐或者往地上扔。

如果自己吃完了,其他人還沒有吃完,不能離席,要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再離席。離席時,要說“大家慢用。“

如果是在别人家裡做客,吃完後應該幫助主人一起收拾碗筷。

不管主人做的飯菜合不合胃口,愛不愛吃,當主人問起時,一定要說味道很好,飯菜很豐盛,謝謝款待。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親朋好友拜年做客之禮

有些孩子特别讓人頭疼,到别人家裡做客時,總愛亂翻别人家的抽屜和東西。

之前一位網友說朋友的孩子來家裡做客,一不留神,把自己的化妝品全玩壞了。

孩子好奇心重,也好動,加上陌生的環境,孩子的探索欲就被激發出來了。

父母在帶孩子走親訪友之前,一定要跟孩子反複強調,别人家的東西不要随便動。

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别人家的卧室、書房等是屬于私人領域,沒有經過主人的允許,是不能進去的,隻能在客廳玩耍。

父母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活動範圍,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有不妥之處,父母應該及時制止。

另外,看到喜歡的東西,也不能開口索要。這會讓主人很為難,因為也許那也是人家孩子喜歡的呢。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是以,父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可以悄悄跟爸媽說,不能當着别人的面說喜歡,讓别人送給自己。要記住:君子不奪人所愛。

臨走時,要讓孩子記得對主人說:“謝謝”,感謝主人一家的款待。

小主人的待客之禮

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

當有人要到家裡做客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簡單的招待工作。比如端茶倒水。如果客人是帶小朋友一起來的,父母要記得叮囑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分享給來家裡做客的小朋友。

當父母正在與客人說話時,孩子不要在旁邊随意插嘴。當客人詢問孩子一些問題時,孩子要落落大方,誠懇禮貌地回答,不能敷衍。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客人要走時,要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出門送客。不能呆在自己的房間不出來送客。

送客時,要等到客人走遠了之後再回家關門,不能剛把客人送出門,客人還在等電梯,自己就回家關門,這都是不禮貌的。

孔子雲“不學禮,無以立”。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不注意一些細節。

禮儀、規矩的學習,就是培養孩子如何以正确的觀念、得體的言行和人與環境和諧相處。

這些禮儀、規矩會讓孩子内生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孩子的綜合修養,是孩子一輩子的安身立命之本,能使孩子受益終生。

春節期間帶孩子走親訪友,一些規矩和禮儀,你告訴孩子了嗎?

春節期間,你帶孩子走親訪友,一頓飯、一個聚會,一些細節,别人就能看出孩子的家教好不好。

以上這些禮儀、規矩,你都教給孩子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