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年在電影院看了太多爽劇,誰還願意面對《四海》的殘酷現實?

韓寒的《四海》,不是一部多麼高明的電影,但也絕不什麼爛片。隻是這些年在電影院看了太多爽劇,很多人已經無法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生活。更何況是在春節這樣隻要嗨的日子呢?

面對這蒼茫四海,小人物的掙紮和努力,可能并不都能如意,到頭來不過一場大夢,回到原地而已。甚至,還不如留在原地。

這些年在電影院看了太多爽劇,誰還願意面對《四海》的殘酷現實?

有人在網上留言說不知道韓寒到底想講什麼。但是我覺得,也許,隻有看懂過《局外人》,或者《海邊的曼徹斯特》,至少是看懂過《駱駝祥子》這樣的作品的人,隻有懂了人生底色的人,大概才能看懂韓寒在講什麼吧。

“我快接近了……”小人物的夢想,總是在快接近的時候被打碎。

《四海》裡的人物,大概都是這樣的人生和結局。

隻想得到愛情和周歡頌在一起男主吳仁耀;夢想開一家小店或者為男友撈回機車的女主周歡頌,是如此。

而吳仁耀那個年輕闖蕩四海老了四海為家,想為兒子湊夠三萬卻把翻譯搞砸了的父親吳仁騰,在小城玩車隊隻想赢一回的周歡歌,甚至廣州城裡特技車隊隊長,皆是如此。

是不是讓你想起駱駝祥子?那個拼盡一生隻想擁有一輛自己的黃包車的車夫。每次快要接近了,總有這樣那樣的意外,把他的努力打得粉碎。

有人說,《四海》的前部分很好笑啊,分分鐘都在笑,但是後面卻很拉垮。我想說的是,那不是拉垮,是歡場散後的孤獨、寂寞與憂傷。

這些年在電影院看了太多爽劇,誰還願意面對《四海》的殘酷現實?

一幫小城青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滿足,很自信,營造着自己盛大的歡場。野性的機車比賽,船頂歡騰的夜場……可這一切,其實就跟“頌歌”兄妹的名字一樣,不過是虛假的願望,最終都“死”掉了。

遠方繁華的城市,并不一定是小城青年的前途。吳仁耀仍然隻能騎他的機車,周歡頌依然隻能做她的餐館服務員。夢想中的房間就在眼前,可他們就是打不開那扇門。

有人說,電影後半程就像PPT。我猜指的是周歡頌找工作那一段兒吧。可是,朋友,在城市來來往往的千千萬萬打工者,他們在另一個階層眼裡的生活,不就是像千篇一律的PPT嗎?一頁頁翻過去,誰都不會記住他們。

外面的世界不是想象的樣子。在小城車技驚人的吳仁耀,被退役車手輕描淡寫地比了下去,也打開了他的視野。真的不一樣啊。

周歡頌死于車禍,這看起來是很潦草的手法。可是,玩刀的死于刀下,會水的死在水裡。這個故事的基底就是機車,死于車禍,是人生的無常,但又是這個故事的“宿命”。

其實呢,《四海》是典型的韓寒電影。看《四海》,總讓人想起《後會無期》裡那些莫名消失的人物。這個世界大部分的故事,都不會有圓滿的結局。這才是真相。

這些年在電影院看了太多爽劇,誰還願意面對《四海》的殘酷現實?

不掙紮不努力,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掙紮努力之後,沒能得到更好的結果,也是真實的。

歡樂與頌歌都已散場,“無人要”的人回到了原點,繼續着一代又一代重複的命運。這大概就是《四海》想要說的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