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歸唐前,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堪比東漢光武帝時的窦融,功勳如此卓著,怎麼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歸唐前,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堪比東漢光武帝時的窦融,功勳如此卓著,怎麼也能讓我做一名宰相吧!”到長安後,李淵表面上很親熱,但僅以李密為上柱國、光祿卿。

李密的瓦崗軍曾是反隋義軍中最有力量的一支,就連李淵也“卑辭推獎”,願推其為盟主。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投奔于翟讓的瓦崗軍中,以謀略獲得翟讓的重用。後來,翟讓推舉李密當了瓦崗軍首領,稱作魏公。

李密屢次打敗隋軍,人馬越來越多,慢慢地已經有了争奪天下的實力。

這時,翟讓的哥哥翟寬和部将王儒信鼓動翟讓奪取李密的大權。李密知道這事後,假意安排酒宴招待翟讓,入席後,李密派一名勇士從背後将他斬首,同時殺掉了他的哥哥翟寬以及部将王儒信。

李密經過這事取得了瓦崗軍的絕對上司權。

大業十四年(618年)正月,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練巾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楊浩為傀儡皇帝,自率十萬大軍北上。

東都的官員知道隋炀帝的死訊後,擁戴隋越王楊侗即皇帝位,年号皇泰。

宇文化及引兵西來,東都城裡内史令元文都獻計,赦免李密讓他去打宇文化及。

其他的官員都很贊同元文都的計策,于是派遣使者任命李密為尚書令、太尉、魏國公。

當時李密與東都對峙,東邊又要抵禦宇文化及,萬一東都從身後偷襲則腹背受敵,這是他經常擔心的問題。

他見到前來勸降的使者,心中大快,于是上表要求向皇泰主投降,而且要求讓他消滅宇文化及以此贖罪。

既然沒有了來自西邊東都方向的戰事憂患,于是李密把所有的兵力全都用來攻打宇文化及。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糧草将盡,便設計假裝同他議和。宇文化及中計,以為能得到李密的糧食支援,就聽憑士兵任意食用。

宇文化及得知真相後大怒,同李密軍隊在童山展開激戰,從早晨一直戰至黃昏。

宇文化及的部将張童兒、陳智略率兩萬多人投降了李密。宇文化及的軍隊就剩下兩萬人,不得已向北行至魏縣。

李密知道他在實力大減的時候是無所作為的,就西還鞏縣,留徐世勣在黎陽,防止宇文化及向南進發,自己準備去東都參見皇泰帝楊侗。

正在這時,東都的王世充發動兵變,獨攬朝政。李密隻好回轉金墉城。

李密自殺翟讓以後,漸漸驕傲起來了,對士卒也不知愛惜了,将士立功者也得不到賞賜,而為了招降納叛,卻給歸附的降人很優厚的待遇,這些都引起瓦崗軍士卒的不滿。

翟讓之死,雖然沒有引發大的兵變,但使李密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李密的做法使手下将佐對他漸漸失去信任,手下将領也出現了一種離心的傾向。

另外,經童山大戰,軍隊人馬損失嚴重。這些對瓦崗軍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李密身為主帥,卻忽視了這些因素,以為東都經多次失敗以後,軍隊早已人心渙散,将相之間又互相殘殺,很容易平定他們。

李密挫敗了宇文化及,有些輕視王世充,連防禦敵人的圍牆都不設定。

王世充發起突襲,并且事先将自己軍中一相貌類似李密的人捆綁起來,就在雙方激戰時,王世充将此人牽至陣前,令士兵大聲呼喊:“我們活捉了李密!”隋軍士兵皆高聲呼喊。這時伏兵從北邙山沖下山來,李密的營壘都被焚燒。于是瓦崗軍大敗,李密帶領一萬餘人逃往洛口。

李密因人心渙散,他也無力回天,便決定投靠關中的李淵。

唐高祖李淵聽說李密來降十分高興,接連派出使者迎接。李密見到這種情形很高興,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山東大片地區都曾歸我統轄。得知我已歸唐,遣使招之,肯定都會歸附過來的,同窦融以河西之地歸漢光武帝相比,功勳也很卓著,怎麼也能讓我做一名宰相吧!”

十月初八,李密到達長安。李密在山東的部将劉德威、李育德、高季輔、賈閏甫等人聽說李密到了長安,也率部衆投降唐朝。占據北海(今屬山東)的義軍綦公順曾歸附李密,他聽說李密歸降了唐朝,也随之投降了唐朝。

李密一直以為功勞很大可以做宰相,但是,到長安以後,他并沒有受到熱情接待,部下和士兵竟然幾天都沒有進食,都很氣憤。

表面上,李淵對他很親熱,經常以弟相稱,并将外甥女嫁與李密為妻,但僅以李密為上柱國、光祿卿,賜爵邢國公,這讓李密很失望。李密得不到朝臣應有的尊重,執政的宰相甚至向李密索要賄賂,李密心中怒氣油然而生。

李淵派李密往崤山以東,把他還未收附的餘部收附。當李密行至華州的時候,李淵後悔了,雖然想把他調回,可又怕他反叛,就下一道敕書,命李密所部減速前進,讓李密單獨回朝,有事相商。

收到李淵的敕書後,李密認為回去必死,于是斬殺了李淵來使,并攻下了桃林縣,向東挺進。

李密過陝州後,過分大意,于是緩慢地帶着衆人前進,果然翻過山從南面出山,遭遇到盛彥師伏兵的攻擊,失去聯系的李密部隊首尾不能相顧。李密和王伯當被殺,首級都傳送到長安。

轟轟烈烈的瓦崗軍起義以李密被殺為标志終告結束,它是隋末所有義軍中影響最大、士氣最高的一支,是推翻隋王朝的最主要的力量。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歸唐前,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堪比東漢光武帝時的窦融,功勳如此卓著,怎麼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歸唐前,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堪比東漢光武帝時的窦融,功勳如此卓著,怎麼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歸唐前,對諸将說:“我有兵衆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堪比東漢光武帝時的窦融,功勳如此卓著,怎麼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