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新時評:用“最人民”的方式講述“最中國”的故事

(北京冬奧會)中新時評:用“最人民”的方式講述“最中國”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 (記者 阚楓)沒有明星大咖,而是把廣場舞搬上世界級舞台,沒有“人海戰術”,卻處處展現着人民至上的理念。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一種“最人民”方式向世界講述了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時隔14年,奧林匹克的五環辨別再度高懸于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上空,“禮儀之邦”用一場簡約卻精彩的儀式又一次開啟全球體育盛會。

中新時評:用“最人民”的方式講述“最中國”的故事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将舉行,圖為國家體育場“鳥巢”現場。中新社記者 李駿 攝

相較于14年前北京奧運會上缶陣、論語、活字印刷等“無與倫比”的呈現,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少了厚重的傳統文化表達,卻多了全民參與的元素、全球聯歡的氛圍以及命運與共的理念。

正如“雙奧導演”張藝謀此前對媒體解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将側重強調“人民性”,開幕式的表達重心将從“我”變成“我們”,講述人類共有的精神和理念。

的确,2月4日晚的冬奧會開幕式,中國以一種“最人民”的方式诠釋了新時代的國家風貌和“更團結”的奧運精神。

“最人民”盡顯在每一張參演人員的面孔上。

開幕式開始前,1300多名來自幼稚園、中國小、社群的普通中國人共同跳起行進式廣場舞。下至四五歲的兒童,上至70多歲的老人,他們伴着24首樂曲,以中國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健身方式歡迎全球體育健兒。

中新時評:用“最人民”的方式講述“最中國”的故事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舉行,圖為國家體育場“鳥巢”現場。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本次冬奧會開幕式的參演人數不到3000人,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五分之一。有媒體披露,因為超九成參演人員都是青少年,開幕式排練的背景甚至給學生們配備了可以寫作業的桌椅。

“最人民”盡顯在萦繞耳邊的冬奧音樂中。

《萬疆》《少年》《我和你》《山歌好比春江水》《站在草原望北京》《天鵝湖》《土耳其進行曲》……

從開幕式暖場到運動員入場,回蕩在冬奧開幕式上的這些歌曲,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度,無論你屬于哪個年齡段,都能哼上幾句。

社交網絡上,“我媽跟着音樂跳了起來”“19首世界名曲你能答對幾個”……網友對于開幕式音樂的熱烈讨論,将全民參與冬奧的氛圍更直覺地呈現。

“最人民”盡顯在儀式感極強的細節裡。

開幕式的升國旗環節,各行各業的代表、國家功勳人員、56個民族的代表……這些普通中國人用手手相傳的方式将五星紅旗送至升旗台。特殊的國旗入場儀式闡釋了人民和國家之間的情感。

中新時評:用“最人民”的方式講述“最中國”的故事

2月4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此外,開幕式還設定名為“緻敬人民”的特殊環節。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76位年輕人同向同行、并肩向前,他們走過之處一幅影像長河緩緩展開,其間展示着世界各國群眾的生活狀态,有各國休戚與共、同心戰疫的記錄,也有運動員為夢想拼搏的瞬間。影像長河兩側,中英文“一起向未來”的字樣漸漸清晰。

從“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到“一起向未來”,14年間,中國人在“鳥巢”向世界送上兩場截然不同的奧運會開幕式。

2月4日晚,“如何評價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話題沖上了網絡熱搜榜,一位網友評價:不論拼整齊劃一,還是比個性浪漫,你永遠都可以相信中國人。

誠然,無論是1.5萬人參與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還是不到3000人參與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人民至上,一直都是“最中國”的叙事方式。(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