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時
以“一起向未來”為主題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
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
八方來客相約“雙奧”之城
共迎這場冰雪盛會
一朵雪花飄向鳥巢
見證中國與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的浪漫相約

正如總導演張藝謀介紹
冬奧會開幕式的每一分鐘
都寫滿了中國文化
整體創意和創新展現的
都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哲學思想
是更深層次的文化自信
中國人的價值觀
中國人的美學觀
中國人的世界觀
中國人的生命觀
中國人的自然觀
都在其中
作者 劉珊珊
你可知道?
這場冰雪盛會
囊括不少“宜昌元素”
現在就由日報君帶你看一看
閃耀這場冰雪盛會的“宜昌元素”
1
宜昌籍青年作曲家張渠:北京冬奧會舞蹈節目《建構一朵雪花》音樂作品創作者
×
《三峽日報》專訪張渠:用全世界都能聽得懂的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宜昌故事
2月4日晚上8時許,舉世矚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位于北京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由宜昌籍著名青年作曲家張渠擔綱為《建構一朵雪花》舞蹈節目創作的音樂作品驚豔亮相,其音樂将原生态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創作之中,韻味悠長,大氣磅礴,震撼人心。
“我們要将中國文化元素融入音樂創作,讓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音樂在展現唯美、浪漫、熱情的冰雪主題同時,向全世界傳達中國聲音、中國力量。”
“結合張藝謀導演的創作理念,冬奧會開幕式音樂突出了‘融合’的主題。音樂不僅融合了中國56個民族最鮮活、最接地氣的民族文化元素,還運用了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原生态唱法、童聲合唱與流行唱法等一系列唱法,将多層級、情感豐富、極具張力的音樂呈現給全世界觀衆。”
出生于長江之濱的張渠,在宜昌獨特的楚文化氛圍中長大。其父親張春林也是宜昌著名的作曲家。受到父親的熏陶,他對音樂、宜昌文化都有很深的見解。作為宜昌土生土長的土家族人,他将土家族高腔的山歌融合到音樂中去。
“土家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我本身也是土家族人,土家族的山歌、高腔我也會喊上幾句。在前期音樂創作的時候,所有山歌部分都是由我自己來演唱的,最終呈現的作品也有我親自參與的合唱。”
張渠介紹說,參與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式音樂創作的征集,從初稿篩選到音樂制作完成,總共曆時兩年。
“期間,還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可以說,為了這部音樂作品,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和精力。”
在創作中,他還通過父親,聯系到湖北省土家族(長陽)歌舞劇團團長汪慶華,并向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組推薦,由汪慶華擔任開幕式音樂合唱中的其中的一個聲部的演繹,為這段音樂增添了宜昌文化氣息,讓中國音樂元素更為豐富多彩。
02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歌舞劇團汪慶華:演唱土家族山歌
《三峽日報》專訪汪慶華:我在冬奧會現場為祖國歌唱
2月4日20時許,舉世矚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一聲嘹亮的土家族高腔,在歡騰的體育場上空激情唱響。由宜昌土家族歌者汪慶華演唱的山歌,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長陽山歌”等民間音樂元素進行了有機融合與創新,高亢嘹亮、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山歌,充分展示了“夢境清江靈秀土家”的獨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示了詩畫宜昌的美麗風情。
汪慶華出生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現任湖北省土家族(長陽)歌舞劇團團長。他說,長陽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長陽人”發現地,是土家族的發源地,聚居此地的土家族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璀璨奪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擁有土家撒葉兒嗬、長陽山歌、都鎮灣故事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此次以一種全世界都能聽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宜昌故事,期待全球觀衆能夠被中國的優秀傳統音樂所感動,能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宜昌山歌産生深厚興趣,增進更深的了解。
土家山歌何以走上冬奧舞台?2021年12月底,經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音樂總監趙麟和宜昌籍知名青年作曲家張渠的推薦,湖北省土家族(長陽)歌舞劇團團長的汪慶華,接到了來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制作機關的邀請,作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唯一的地方歌者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演出錄制。
“接到邀請通知的時候,心情可以說是既興奮又忐忑,既高興又緊張。作為一名民族歌者,我參與過大大小小許多賽事,近些年來也經常登上國家級大舞台,但此次作為全國唯一地方歌者受邀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演出,對我來說既是一份殊榮,更是一份責任。”
“作為一名民族歌者,我将以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演出為契機,紮根最基層,繼續用自己的歌聲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宜昌故事,做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03
宜昌人王志鷗: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視效總監
《三峽日報》專訪王志鷗:用數字科技來解構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視效總監的宜昌籍80後王志鷗曾參與張藝謀總導演創作的“北京8分鐘”“國慶70周年”等重要演出視覺特效設計制作。在他看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是一場數字科技的盛宴,也是中國數字美學一次飛躍。
王志鷗創立的黑弓團隊負責整個開閉幕式視覺特效的創意。黑弓,這個100多人的創作團隊大多數都是90後、00後。
“我們團隊年齡都在80、90,甚至還有00後,整體來說都是比較年輕的,在08年夏季奧運會開幕式中,我們都是以觀衆的視角去看待開幕式,現在我們也是很榮幸能夠參加22年冬季奧運會開幕式的創作當中。時隔14年,北京再次成為一個世界焦點,不僅我們自身在成長,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地位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提升,我們當代年輕人對于民族文化是更加堅定的,是以這次冬奧會開幕式我們秉承的是簡約、安全、精彩的主旨,希望可以用科技的力量和創新的觀念去驚豔全球。”
“在開幕式中,有大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環節,比如說今天2月4日也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氣立春,那其實我們在開幕式中我們就用到了很多和立春相關的元素和主題去凸顯一個春意盎然和生機勃勃的觀念,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能夠更好地将中國文化以變化和結構的形式去在冬奧會這個世界級舞台上向全世界觀衆展現出中國力量。”
“同時在中國五環的環節中,我們也用到了中國元素,一滴中國水墨幻化成黃河水在場地上呈現一個千變萬化、大氣蓬勃的形象,演員身上的衣服也用到了很多傳統紋樣,運動員入場也是通過中華之門和吉祥之窗的概念去用到中國傳統紋樣,是以幾乎是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在開幕式中随處可見,但是它又是以一種創新和解構的方式去呈現的。”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本屆冬奧會開幕式的話,我覺得可能是‘不一樣’吧。因為它和曆屆奧運會都不一樣,也和傳統的大型演出也不一樣,它更突出簡約、唯美、浪漫,甚至是空靈,我覺得給到的一個特别大的驚喜就是原來還可以這樣子,從一個科技創新的高度才能展現出‘簡約、唯美、浪漫’的創作理念,這也是中國的技術力量給到我們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和支援。”
來源 |三峽日報
記者 |阮仲謀 鄭健捷 何婧 譚強明
編輯 |譚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