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07
保持好奇心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結束,中英文的“立春”升至鳥巢上空,至結尾,雪花與奧運五環也相繼升空,中國人的浪漫,緩緩綻放。
14 年前的 2008 年 8 月 8 日夜,第 29 屆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29 個巨大的腳印從 15 公裡外,準确無誤地以每隔 2 秒一步的速度,沿着北京中軸線走向鳥巢。
此後,許多人記住了這位以煙花聞名的創作者。
曆史足迹 |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以下是之前寫的關于藝術家蔡國強的文章,一起回顧(文末有相關紀錄片):
點火無數次,現在依然還是害怕,蔡國強說:“不過,我是因為怕才做的,而不是因為我無所謂或者不怕。”在他身上,這股向前的勁兒始終存在。
1980 年代的中國,藝術氛圍有些沉悶,喜歡思考的蔡國強開始做各種實驗,他曾經直接把油畫放在火上烤,觀察顔色的變化;也曾經把焰火棒剪開,将火藥倒出撒在畫布上,然後點燃...
火藥,像一匹難以馴服的野馬,通過它的爆炸與燃燒形成理想畫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偶然一次,火藥爆燃過程中将畫布引燃,蔡國強不知所措,奶奶把火熄滅,畫布上留下了豐富的煙熏肌理,他一直在尋找的藝術效果就這樣出現了。
“把握點燃焰火的時機固然重要,但抓準撲滅焰火的時機同樣不可輕視。”奶奶的話給蔡國強很大啟示,他明白了做藝術不等于單純的火藥爆炸,“不光要點,也要滅。
年輕時的蔡國強
1986 年底,29 歲的蔡國強離開萬般舍不得的奶奶和熱戀的女友,去到日本。
此時的這個國家,正日益膨脹,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謠言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直線上升,島嶼内甚至還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而這位中國小子的到來,就像滴入大海的一滴水,毫無波瀾,也無人在乎。
最初的幾個月,他花了許多時間解決生存問題,包括售賣日本人喜歡的中國風景畫。“不過,每次我想着,不是人家請我來,是我自己要來的,是以這又有什麼關系?”蔡國強從不覺得那是苦日子。
不久之後,他放棄了顔料,開始純粹使用火藥創作作品。經過藝術評論家朋友的推薦和 NHK 電視台的報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一個用火藥畫畫的中國人。回顧往事,蔡國強樂觀地說:“我命很好,每一個地方總有貴人出來。我整天吹,說自己是神的寵兒,可是神太遠了,他們就派貴人來給我解決問題。”
如果說火藥是蔡國強善用的東方藝術語言,那感情則是的其藝術基點。在 2010 年的一次座談會上,他曾說:
“感情是一個藝術家價值觀的基礎,我今年 52 歲,我奶奶 91 歲,是以我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都生活在怕失去她的氛圍裡。這樣的情感構成了我很多藝術作品的基礎。我在世界上旅行,很怕半夜接到電話,不管在哪個國家、哪個飯店睡覺的時候,當我半夜接電話的時候都會心跳加速。”
情感上的細膩,使他在藝術創作上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在做人上,我當然想做好人,規規矩矩,但做藝術上,我覺得做好人的藝術是沒價值的。是以我需要革命,我希望火藥成為我的朋友,一起在畫布裡冒險,看能不能做出什麼好玩的”,他說,“否則我就不做藝術了。”
九級浪 | 2014 年
事實上,蔡國強一直在冒險,也一直在給大家驚喜:
1993 年,嘉峪關焰火作品《為長城延長一萬米——為外星人所作的計劃》;
2001 年,上海《 APEC 景觀焰火》;
2003 年,慶祝紐約中央公園建立 150 年焰火《中央公園上空的光輪》;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曆史足迹》;
2013 年,法國巴黎《一夜情》;
2014 年,上海《白天焰火》;
...
期間,他還獲得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和世界文化獎繪畫類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榮譽。當然,也收到了西方人的一些質疑——為什麼跟政府合作?
在西方人眼裡,簡單的二進制對立才是中國藝術與政治的關系,“對于為何給政府做慶典,我不能推說是人家對我的選擇,因為我是可以選擇不參與的。”他說,很多人不知道普通人對祖國和文化是有情感的,自己屢次融入盛事之中,是因為“回來,最有魅力的就是直面這個國家核心的一些問題,把這些當作自己的問題來思考。”
天梯
蔡國強與他的藝術始終沒有離開過故鄉泉州,或者說他把中國的觀念和藝術帶到了世界。
2015 年 6 月 16 日淩晨,泉州升起了一座 500 米高、25 噸重的燃燒的“天梯”,直入雲霄,這是蔡國強送給奶奶的百歲生日禮物。
視訊被上傳後,瞬間引爆了海内的網絡,Facebook 兩天内就吸引了 3000 萬人觀賞,美國《時代》雜志更是做了特别報導,并登上了 NBC 新聞頭條...
天梯 2015 年
《天梯》是一個中國少年的夢——遙望星空,探索宇宙;也是普通中國人的情感紐帶——與家鄉、親人互相連接配接的梯子。蔡國強為這個夢努力了 21 年,經曆了 3 次失敗:
1994 年在英格蘭第一次嘗試;
2001 年在上海第二次嘗試;
2012 年在洛杉矶第三次嘗試。
1994 年在英國
2001 年在上海
這個項目的進階顧問甚至曾斷言——“天梯”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蔡國強應該放棄。還好他堅持了下來,遺憾的是奶奶因為病重,無法到達現場,隻能通過視訊觀看。年過半百的蔡國強在奶奶面前就像是一個渴望得到嘉獎的孩子,笑着說道:“阿嬷,你的孫子很棒哦”。
蔡國強與奶奶視訊
30 天後,奶奶去世了。
“我的奶奶去世一年後,父親也去世了。我小時候常坐在他的膝蓋上,看他畫那些山水。他把故鄉畫在火柴盒上,那些火柴盒給了我很多體會,也是它帶着我走向藝術世界,站在世界舞台上。”
空中花城 2018 年
2018 年,蔡國強受邀來到最為古老的藝術之城佛羅倫薩,以文藝複興藝術家波提切利的《春》為靈感,創作了《空中花城》。
爆破前,他說:“我從小在畫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石膏像中成長,前後應該有幾百個小時和大衛對視。今天放一把火給大衛和米開朗基羅看看,仿佛小時候的鉛筆畫到了天空,炭粉再次素描到大衛身上…”
在他的藝術之路上,火藥呈現出了巨大的力量,但也總有一種内斂和不敢放開的人文精神的存在。對于“藝術”二字,他隻強調兩個字:
我先天的優勢是好奇,而好奇心不會來自“成熟”的人,是以,我裡面的那個少年其實沒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