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0後緝毒警張迪:27片茶葉查獲19公斤冰毒

作者:Beiqing.com

新京報(記者李玉坤實習生王景軒)6.26國際禁毒日,今天,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了"邊境移民管理前線禁毒先鋒"媒體記者會,五名在邊境抗毒前線的移民管理民警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禁毒經驗,其中,一名00後緝毒警察尤為引人注目。

"有很多女性做得很好。在調查的販毒者中,有許多女性成員,當她們通過人手販運毒品時,女警官成為她們緝獲的主要力量。"張迪說。

00後緝毒警張迪:27片茶葉查獲19公斤冰毒

張迪在值班時檢查過往旅客的證件。雲南西雙版納邊境管理分公司圖檔

在邊境禁毒戰場上,女警官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張迪,2000年出生,現為雲南省西雙版納邊境管理處、義烏市邊防檢查站二級警官。

西南邊境毗鄰世界主要毒品産區之一的金三角,已成為販毒者滲透的邊境。義烏邊境檢查站位于邊境毒品流入大陸的喉嚨處,張迪及其同僚必須嚴格檢查進出邊境地區的車輛。

"2017年,我加入了警察隊伍,來到義烏站做毒品偵查。平均每天檢查過往車輛800餘輛,檢查人名資訊2000多條,以查明毒販違法犯罪的特征。近四年來,已參與偵破各類毒品案件20餘件,查獲各類毒品約80公斤,2018年個人工作獲得二等獎。"

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張迪發現,一些販毒團夥的女性會故意把毒品藏在緊身衣裡,"她們經常用人體藏匿毒品的方式,把毒品包在自己的身體裡。"張迪說。在一次檢查中,一位同僚懷疑一名乘客有問題,但他阻止另一個人檢查,因為他是一名女性。張迪和一名輔警将這名乘客帶到體檢室進行檢查,"從她的腰部和她在夾層穿的内衣中緝獲的毒品,總共約800多克。這是我們婦女在邊境毒品戰争中的獨特作用。"

張迪說,在每一個邊境禁毒工作中,民警都會遇到各種危險。2018年,在搜查車輛時,張迪伸手攔截了一名嫌疑人。她回憶說,當她接近檢查站時,嫌疑人變得擔心,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兇猛。"當我第一次加入警察時,我對情況知之甚少,當我伸手去拿時,他沒有停下來,但他加速朝我們走來。

張迪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時反應過來,身後的同志們迅速将她拉到一邊,才避免被嫌疑人擊中。

密碼箱夾層裝有3.2公斤毒品

2018年7月,張迪首次抓到毒品。回想起這段經曆,張迪感到有些羞愧。

張迪被配置設定到檢查站後不久,當他群組長檢查一名乘客時,發現他的褲子,鞋子和密碼箱上有很多泥痕,當他被詢問時,乘客猶豫不決,躲開了眼睛。

張迪覺得不對勁,立即對他進行了重點檢查。檢查密碼箱時,發現乘客的箱子裡裝的不多,但很重。"我用組長教我擡頭的方法擡頭看,用檢測工具檢查他的密碼箱夾層,夾層裡冒出一些藍色的小碎片,什麼也聞不到。當我準備釋放這名乘客時,指導我旁邊工作的小組負責人拍了拍我的背,示意我找到了毒品,并迅速控制了嫌疑人。"

後來,組長告訴張迪,藍色碎片是裝有毒品的塑膠袋,從密碼箱夾層查獲了3.2公斤毒品。

從27茶中緝獲了19公斤冰毒

這件事給張迪敲響了警鐘,她意識到自己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毒品檢測技巧,看檔案,看表情,摸物品,聞,一點一點地學習和積累。兩個月後,張迪在檢查一輛快遞車時,從郵寄的27片茶葉中成功查獲了19公斤甲基苯丙胺。

這一天,張迪像往常一樣走進了物流車倉庫。天完全黑了,她脫下了15磅重的防彈衣和頭盔,一手拿着手電筒,另一隻手拿着刀子切開了快遞箱的包裹。沒什麼不尋常的,張迪剛檢查了用膠帶密封的快遞箱,就搬到了倉庫。

在她身旁是一批包裝好的貨,她看了看貨單,是送到廣州的茶葉。打開包裝,裡面是用竹葉包裹的蛋糕茶,一排五盒,都是普通的茶。

"我不想把它拆掉。猶豫了一會兒,張迪決定檢查第六箱。她拿出一個茶餅,捏了捏,感覺和以前很不一樣,剝掉竹葉,張迪發現它包裹在一個黑色的塑膠袋裡,裡面裝着冰毒。就這樣,一次販毒成功制止,張迪也因為這件事做了二等工作。

從女兵到女警察,張迪用成績說服父母

"我參軍,轉而成為一名緝毒警察。起初,我不認為我會從事緝毒工作。在我的印象中,部隊是各種訓練的,但後來當我劃分部隊時,我首先知道原來的部隊有一個禁毒站。

一個女孩從事禁毒工作,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家庭不擔心不可能的事情。"當時進警到義烏派出所,從事毒品偵查工作,說實話,我和父母都沒有心理準備。我們的邊防警察公開搜尋毒品,雖然沒有必要闖進幫派,但實際上存在許多危險。"

張迪的父母知道女兒配置設定的工作很擔心,于是建議張迪和上司盡量換個位置。但張迪覺得,一是工作要服從組織的配置設定,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不該做的事,二是他們不想認輸,禁毒工作男同志者能做好,女同志者也能做好。

在工作中,張迪觀察到,有很多女同志做得很好,而在查查毒販時,也有很多女性成員,當她們通過人體儲存毒品時,女警察成為抓捕她們的主力軍。

正因為如此,張迪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邊境禁毒戰場上取得一些成績,證明自己,也證明00後女性也能在邊境禁毒戰場上工作。"我把這些想法都告訴了父母,雖然他們仍然擔心我,但他們更支援我。然後随着我的藥物檢測能力不斷提高,并是以做出了貢獻,我的父母也沒有勸說我離開禁毒工作,他們和家人和朋友聊起我,更加自豪。"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實習生 王景軒

編輯:張磊 校對露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