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作者:煙花三月是隻貓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

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光頭的犯人盯着其中一個放羊少年的臉目不轉睛的看着,接着他對少年說:小哥你現在窮困,将來應該能成為貴人,做官能封侯呢。

穿着破爛衣服的少年聽到這話笑了:“我現在還是給人放羊的奴才,将來能有啥富貴?”

那個秃頭的人堅持說:“我懂看人面相,你這面相,不會錯的!”

年輕人歎了一口氣,說:“我這輩子就是做奴隸的命,吃苦受窮可以忍受,最大的享受就是不要挨打挨罵,至于吃苦受窮乃是本分。封侯,呵呵,想什麼呢?”

說完,趕着羊群繼續趕路了。

說起了少年和那幾個一起放羊的人的身份還真不一樣,他是主家鄭季的親兒子,隻不過是個私生子。

鄭季是平陽侯家的一個小官吏,上班的時候,和平陽侯家的一個傭人衛氏暗中相好,後來就生下了這個孩子。

鄭季家裡有老婆孩子,衛氏是個寡婦,自己本身帶着一兒三女,這個孩子一出生就有些多餘。

鄭季在家裡怕老婆,不敢把孩子抱回家,衛氏有心養這個孩子,實在是自己那幾個孩子已經夠她當傭人養活了。衛氏把這個孩子養到5、6歲,實在沒辦法養活了,隻好把孩子送到鄭季家。

鄭季雖然承認了自己的這個兒子,怎奈家裡的老婆是又嫉又恨,雖然不能把這個私生子趕走,但也不會讓他好過。

是以就讓這個孩子和家裡的下人住在一起,跟着下人們放羊。

鄭家的哪些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也把他當下人,呵斥打罵家常便飯。

寄人籬下,吃過多少苦隻有自己清楚。能活着都是幸運了,還談什麼富貴?

又過了幾年,鄭青十五六歲了,他實在忍受不了在鄭家奴隸一樣的生活,就離開了鄭家,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衛氏想辦法。

衛氏找到自己的主人平陽公主,公主就讓鄭青進來面試,一看這少年高大英俊,相貌堂堂,當下就讓他當了自己騎奴——每當公主出行,他就騎馬相随。

雖然說起來還是奴仆,但比在自己家裡當奴隸待遇不同。而且到底是大戶人家見多識廣,他也結交了幾個有些身份地位的好朋友。

做了兩年騎奴,他的好朋友騎郎公孫敖等薦引,轉入建章宮當差。

而他的媽媽衛氏家的情況也慢慢有了大的變化。他的三個姐姐也都分别嫁人,大姐長女嫁給了太子舍人公孫賀,二姐和平陽候家的一個小官霍仲孺雖然沒有舉行儀式,但是在一起生活,還有了一個小外甥;三姐由平陽侯家的歌女被選入宮中。

鄭青想起自己鄭家兄弟,和自己毫無感情,不如改從母姓,與鄭氏斷絕親情,是以就說自己姓為衛,自取一個表字,叫做仲卿。

是以在建章宮的人都叫他衛青。

衛青所在的建章宮,是漢武帝為自己打獵友善在上林苑修的行宮。那時漢武帝也就20出頭,和一幫子年輕人玩的很嗨。

一天衛青在建章宮上班,突然皇帝的姑姑館陶公主,現在叫窦太主派來了一群人不由分說,綁了他莫名的就要砍頭。

幸虧幾個好朋友公孫敖等人,召集騎士,急往搶救,把衛青奪了回來。

高高在上的館陶公主怎麼和底層生活的衛青過不去了?原來衛青的三姐衛子夫有關。

當初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劉徹能當上皇帝,他的姑姑漢景帝的親姐姐館陶公主沒少出力,交換條件之一就是劉徹要娶公主的女人陳阿嬌。

劉徹當了皇帝後,對陳阿嬌很好,遺憾的是陳阿嬌多年沒有生育。

而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送給他的歌女衛子夫這時已經給漢武帝生了一個女兒。

在宮裡館陶公主母女沒法收拾衛子夫,就想出在宮外報複衛子夫的蠢辦法——殺了她的弟弟衛青。

沒想到這件事成全了衛青。

建章宮的幾個年輕人把館陶公主要殺衛青的這件事報告給了漢武帝,當時漢武帝正寵衛子夫,一聽大怒。

他召見了衛青,當面升他為建章監侍中。

不久漢武帝封衛子夫為夫人,衛青也跟着升為大中大夫。就連搶救衛青的公孫敖,也獲邀特賞,超任大中大夫。

後來,匈奴進犯,漢武帝命衛青帶兵出戰,從此衛青開始了自己的開挂人生。

加上衛青姐姐衛子夫給漢武帝生了三個女兒之後,又生下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讓漢武帝對衛家更是另眼相看。

公元前115年,再次失去丈夫的平陽長公主想要再嫁。她問誰是自己合适的對象?手下的人說能配上她的隻有大将軍長平侯衛青了。

當時隻有20多歲的衛青早已封侯,他的三個兒子也被封侯,加上他的外甥霍去病,一門五候。

後來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他曾經的主人平陽公主。

由于小時候的貧困經曆,衛青雖然戰功顯著,但是為人低調、仁慈、平和、謙讓。

司馬遷說:“大将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稱也。”

這麼好的人,為啥當時社會上的人不稱贊他呢?“柔和自媚于上”,就是作為一個大将軍從來不敢反對漢武帝,在漢武帝面前有媚态。

這個和他童年的經曆有關吧。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幾個放羊人在趕着羊群來到甘泉縣尋找優質牧場,碰到了一群被押解着正在休息的犯人。擦面而過的時候,一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