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绮梅。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豔粉回。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2022年的立春,恰是北京冬奧會的開幕。是巧合嗎?我隻相信這是“必然中的偶然!”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由站立義在這裡引申為“開始”之意;春,代表着集聚力量,破除艱難。 立春标志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象征着一年的開端。從這天開始,冰雪消融,冬去春來;在傳統農耕文明裡,立春的衆多習俗都有着勸農春耕的寓意,寄托着人民對五谷豐登的向往。
我們無法明了2015年北京申奧成功之時就已經确定了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一定是立春,但從2008到2022,從“我”到“我們”,從“講曆史”到“向未來”,這背後國家實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是必然。而千年的農耕文明恰在”立春“這天邂逅了百年的奧林匹克精神,這卻是必然中的偶然。在這個“千年一遇”的春天,讓我們跟着孫老師一起去解密張藝謀的冬奧開幕式,奔向未來的必然!
孫老師趣解:“冬奧恰立春”——冬天的“奧秘”就在“立春”。冬者,終也;立者,始也。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題
與冬奧會口号一緻——“一起向未來”。
張藝謀用了一中一西兩句話形容,分别是李白的詩“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語“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希望通過一朵雪花來傳遞人類共同的情感,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彙聚在北京,共同成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來’這樣人類共同的情感。”
孫老師趣解:中國的雪是“詩”,西方的雪是“理”,“詩”“理”共構命運共同體。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規模
簡約精彩 不用“人海戰術”
2022年冬奧會的要求是“簡約、安全、精彩”,張“國師”的開幕式也将以此為标準。
簡約是打頭的。首先是時長上的簡約,2008年開幕式4個多小時,而這次不會超過100分鐘。既是節儉辦賽,也是考慮到冬天天氣寒冷,觀衆和嘉賓都在露天,此外還有疫情防控的要求。
其次是人數上的簡約。2008年開幕式有15000名演員,而這一次将會大幅度減少,演員約3000人,意味着不再依賴“人海戰術”。
在藝術表達上如何做到又簡約又精彩是最大挑戰。“我們不再設定一個大規模文藝表演的架構,是要收,然後把文藝表演和儀式流程融在一起,而不是一個闆塊一個闆塊來區分(張藝謀)。”
孫老師趣解:簡約而不簡單。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點火
點火有望成為2022冬奧會開幕式的最大亮點
2008年李甯的飛身點火已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畫面。2022年:“點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們最大膽的一個設計和變革,百年奧運史上還沒有出現過。”
這個設計是為了展現低碳環保的理念,自己也一度很忐忑,但很慶幸獲得了冬奧組委的大力支援和國際奧委會的肯定。“很慶幸北京冬奧會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
觀衆們看到點火方式最大的反應可能是“想不到”,但傳達的理念又會“一看就懂”,是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從接這個任務開始,我就一直想的是點火、火炬能不能有創新?正好我們的口号、低碳環保的理念,還有方方面面有了這樣一個機會。”
孫老師大膽預測:用“甲骨文”的方式點燃“火”。
談壓力
經典難複制 網際網路“生死立判”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一直備受好評。珠玉在前,怎麼做出不一樣的開幕式?
張藝謀坦率地說:“經典是不可複制的,它就隻有一次。是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放下這個包袱。時代不一樣,冬奧和夏奧不一樣。這就是你要面對的。”
這次也有緻敬08的部分。他透露,在閉幕式的一個環節中,會有2008年一個瞬間的實體重制,而不僅是視訊的重制。
他說:“網際網路時代是很有趣的,當時就“生死立判”。還沒有演完,老百姓的各種評論、各種段子、各種金句就都出來了。網際網路實在太厲害了,好和壞,喜歡和不喜歡,當時就定了。”
這一點同樣讓他感到壓力。“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瞬間決定。而2008年的時候,還要第二天等媒體的回報。”
孫老師趣解:“生死立判”好于“晝夜難眠”
談期望
表達中國人的内心
無論是開閉幕式,還是“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人永遠是重點,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心和情感。
是以這一次張藝謀更關注老百姓的參與、大家的參與,因為這是舉辦奧運會的一個主要目标,在許多表演和環節中也會強調這一點。
疫情期間,國際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在更複雜的國際形勢面前,“希望展現出中國人的自信、對世界人民的情感,我們一些偉大的理念和價值觀,也包括新加入奧林匹克格言的‘更團結’,通過開幕式讓人們看到中國人真正的内心,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孫老師趣解:中國人的内心你不要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因為這需要你去用心感受,以愛敞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