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中,一夜未合眼的田隊長正和駐地地區小隊長王國祥商量着如何殲滅鬼子的辦法。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報告聲。原來是鄰村解官

作者:超哥解曆史

抗戰中,一夜未合眼的田隊長正和駐地地區小隊長王國祥商量着如何殲滅鬼子的辦法。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報告聲。原來是鄰村解官營的一位老鄉說有急事,要見隊長。兩人停下談話忙請進老鄉,隻見他滿頭大汗,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他倆急忙迎上前,扶他坐下。

王國祥細一端詳,原來是解官營村堡壘戶的劉大爺。趕忙問道:“劉大爺,您怎麼這麼急,有事吧?”劉大爺喘息片刻,定了定神說道:“我是從村裡偷偷跑出來給你們送信的,村裡頭連夜來了不少僞軍,挨戶搜查,天亮前後,可能到這個村來,你們可要提防啊!”

那是1944年的夏天,活躍于冀東大地的我八路軍健兒——八區隊戰士,在田川隊長的帶領下,借着青紗帳的掩護,不斷地主動出擊敵人,神出鬼沒地活動于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狠狠地打擊了敵人頻繁“掃蕩”、“蠶食”的嚣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群衆的鬥志。

一天,這支部隊由路北山區,越過敵人層層設防的鐵路線,悄悄開到路南灤東撫昌抗日聯合縣的新集鎮。

當地群衆看到自己日夜盼望的子弟兵大部隊,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咱們的大部隊開過來了”的消息立時傳遍全鎮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一齊出動高興地拉着戰士們的手噓寒問暖,一邊拿出自家好吃的東西,往戰士手裡塞,往口袋裡裝,一時間,你推我讓的陣陣歡聲笑語伴随着“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的歌聲連成一片,震蕩着新集大地。

可在戰争年代,環境總是變化無常的。英雄八區隊開到路南的風聲,很快傳到駐昌黎縣城日軍甲一四一四部隊日本憲兵軍曹政義的耳朵裡。

這鬼子聽了這個消息如坐針氈,急命駐縣城僞警備一中隊出城追擊。敵人出動消息的雞毛信很快傳到田隊長手裡。他胸有成竹,暗想:來得好,我正準備跟他“算帳”呢。于是一面向當地幹部、群衆說明情況,迅速疏散,一面集合隊伍轉移。

當這夥僞軍氣喘籲籲、疲憊不堪地趕到新集鎮時,街上寂靜的連個人影也看不到了。我八區隊的戰士們這時卻在離新集50餘華裡的沿海村莊一一牛官營村宿營了。為了迷惑敵人,夜半時分,田隊長又将部隊移駐于小蒲河村。

敵人在新集撲了空,在其主子——日軍的督率下,一步不停,連夜奔波,尋着我軍行軍的方向,步步逼來。

就在緊要關頭,劉大爺送來了情報,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田隊長聽後心裡一震,想不到敵人來得這麼快。解官營與小蒲河,兩村僅距兩華裡,幸虧劉大爺及時送信,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他緊緊握住劉大爺的手說:“大爺,這情報太重要了,我代表八區隊的戰士,謝謝你。”劉大爺呵呵一笑說:“都是一家,怎倒客氣起來了。”說得大家一齊笑了起來。

時間緊迫,不容遲疑,田隊長送走了劉大爺後同王國祥認真分析了敵情。田隊長認為,從迹象看,敵人并不知我們在此村宿營,這樣主動權在我們手裡,敵人既送上門來,我們可就地殲敵。

王國祥同意這個意見并補充說:“這裡距敵張家莊火車站據點僅10數華裡,槍聲一響,敵必趕來增援,是以須速戰速決為好。”兩人商量已定,馬上做了戰鬥部署,聽說要打仗,正合戰士心意,紛紛請戰,并各自按田隊長的訓示,領受了任務,進入了預定陣地。戰士們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迎敵。

晨霧如同一層薄薄的面紗,随着旭日的升起、慢慢地消散,展雞報曉,炊煙袅袅,正當人們又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時候,卻突然傳來幾聲清脆的槍聲,時間不大,隻見一群群僞軍向這邊湧來。

近了,又近了。當敵人進入我射擊圈以後,田隊長手槍一舉,“打!”的一聲剛出口,陣地上槍口噴出的子彈就直向敵人射去。随着手榴彈的爆炸聲,敵僞軍一下被撂倒了一大片。敵人受此突然打擊,頓時暈頭轉向,隊形立即亂了套。

戰鬥不到一個小時,敵僞軍即在我軍的猛烈沖擊下潰敗下來,僞軍小隊長孫秃子見勢不妙,舉手投降。該隊30餘名僞軍也效法當了俘虜。這一仗共打死打傷敵人10餘名,俘獲30餘名,繳獲輕機槍1挺,擲彈筒1個、步槍20多隻,我軍卻無一傷亡。

戰鬥結束後,八區隊的戰士們歡樂地唱起了《遊擊隊之歌》:當戰鬥來到我的家鄉,我們勇敢地去上戰場;遊擊隊在家鄉成長,打擊敵人,消滅日寇保家鄉;開拓解放區,人民得解放。

戰後,田隊長深有感觸地對戰士們說:“這一仗的勝利,全靠了人民的大力支援,我們可千萬不能忘了群衆啊!

抗戰中,一夜未合眼的田隊長正和駐地地區小隊長王國祥商量着如何殲滅鬼子的辦法。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報告聲。原來是鄰村解官
抗戰中,一夜未合眼的田隊長正和駐地地區小隊長王國祥商量着如何殲滅鬼子的辦法。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報告聲。原來是鄰村解官
抗戰中,一夜未合眼的田隊長正和駐地地區小隊長王國祥商量着如何殲滅鬼子的辦法。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報告聲。原來是鄰村解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