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悅讀|知其名,識其形,從物候名花畫帖感受春天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被大自然包抱的我們,盡力知其名,識其形,領悟其堂奧,學習敬畏。

二十四節氣對應地球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在一個太陽年中,二十四節氣被分别指配給十二個月,每月設一個“節”,就像十二個竹節,兩節間為竹中之“氣”,故節氣又被細分為節和中氣。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三候,每候五天,一年共七十二候。各個節氣交點均精确到秒,節節相扣,無縫對接。

古人通過長期對自然界的觀察與觀測,洞悉奧秘,總結規律,繼而又将規律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以順天應時,得天之賜。“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大陸先民不僅将節氣作為農事生産的時間指南,據此有序地安排衣食住行,還“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俯仰之間,感天應地。以人體十二經脈對應十二辰,運用規律辨證施治;以樂音十二律對應十二月,運用規律以緻和諧;“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一百餘年前,日本畫家巨勢小石畫下了《七十二候名花畫帖》,将七十二候對應的花卉用手繪的形式留存下來。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花開未覺歲月深: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花信風》,不僅重制了百年前日本畫家巨勢小石《七十二候名花畫帖》的手繪原稿,還在每候配以兩首古典詩詞,同時特邀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丁鵬勃及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任彤對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民俗文化進行了闡述,又邀請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與園林系義鳴放教授對所繪植物的特性及功用進行了考據整理,力求創造出畫作與博物學的雙重美感。

最特别的是,每個節氣中選出一種花,将其黑白初稿附于文後供塗色,讓讀者親自感受每一朵花從空靈到飽滿。書中附二十四張《七十二候名花畫帖》可塗色黑白線稿,十五日染一圖,染盡而一年花事畢,可緩緩歸矣。

新春悅讀|知其名,識其形,從物候名花畫帖感受春天

書中摘錄:

立 春

在傳統意義上,春節并不是指“大年初一”,而是指居于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中國曆法的特色是使用陰陽合曆,兼顧朔望月和太陽年兩種周期的變化,正月初一和立春分屬于陰曆和陽曆兩個系統,分别被作為陰曆年和太陽年的起始标志。

立春,曆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幹支紀年即以它為歲首。在北洋政府将公曆1 月1 日定為“元旦”,并将之前的元旦(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之前,立春一直都以春節的身份而備受矚目。《周髀算經》注中稱:“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它們是季節的開始,分别開啟萬物生、長、收、藏之旅。立春位列四立之首,是一切生機的起點,又稱“開春”。

自數九的起始日冬至算起,曆小寒、大寒,至立春,經過了三個節氣,大緻四十五天。時值五九剛過,六九來臨,正所謂“春打六九頭”。之是以用“打”稱之,與鞭打春牛的習俗有關。冬為農閑季節,耕牛遂而歇冬。立春交節,東風送暖,大地逐漸解凍,草木即将萌發。中國自古以農為本,政府把“勸農”當作一件重要的工作來落實。一年之計在于春,于立春之際舉行“鞭春”大典,實際是勸誡農人:農閑已過,應該積極準備新一年的耕作了。牛是農事勞動中的重要工具,農人未必舍得鞭打,故而以土牛代之。于立春的前一日,政府官員需至城邑的東郊去迎接春神,參加鞭打土牛的活動。《月令章句》記載:“是月之昏建醜,醜為牛。寒将極,故出其物形象,以示送達之,且以生陽。”可見造之以牛形,亦有寒極陽生的寓意。

新春悅讀|知其名,識其形,從物候名花畫帖感受春天

山丹

在甲骨文中,“春”字形體雖不固定,但并未脫離太陽、大地以及草木這些元素。至小篆,已成為“艸”“日”“屯”的集合,“萅”也寫作“芚”或“旾”。“屯”由 “一”和 “屮”構成。《說文 屮部》:“屮,草木初生也。”而“一”正是冰封已久的大地。“屮”彎曲尾部,蓄勢而發,在陽光的作用下,小草最終堅韌地破土出芽,這就是春的寫照。

杜甫在《立春》詩中寫道“春日春盤細生菜”,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有立春日吃春盤的習俗。蘇東坡一句“青蒿黃韭試春盤”,道破了春盤中的“細生菜”乃為何物。

乍暖還寒之時,韭菜,這種外貌與草最為近似的多年生蔬菜,宿根可耐經冬嚴寒,待冰雪消融,根芽借着地力蓬勃向上,最先萌生綠意。看來擔綱春盤的細生菜即是指剛剛破土的春韭。韭味辛,故春盤又稱“辛盤”。經過漫長的冬天,人體髒腑中濁氣淤積,可借食辛以驅之。立春日吃春餅即為春盤習俗的延續,常用韭菜、芹菜、菠菜、豆芽、雞蛋、粉絲等炒成合菜,以薄餅卷食,稱之為“咬春”。新春伊始,人們期待年景豐穰,阖家興旺,是以以芹喻勤勞耕作,以韭喻生命長久。蘊含美好寓意的美味,使“咬春”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立春一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新春悅讀|知其名,識其形,從物候名花畫帖感受春天

山茶

側金盞花

毛茛科,側金盞花屬。又稱紅臘花。多年生草本。早春新葉和花一并展開,一莖一花,花瓣多數,倒披針形,金黃色。常見于山坡、草地或林下。

功效:根和全草含福壽草甙、加大麻甙、福壽草毒甙等強心甙以及其他化合物,有毒,也可供藥用,可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髒性水腫、心房纖維性顫動等症。

《立春》

唐·曹松

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

鳥啭星沉後,山分雪薄時。

《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态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堕。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

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檐坐。

還有惆怅心,欲别紅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