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文/韓雪麗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身份---人家幾句好話,就不知道自己的立場

這倒是讓向惠蘭臉紅,她有的時候,是聽不得好話,常會糊塗一下,是以上次回家的時候,孫甯再三說,你不要聽人說什麼,要看人家做什麼,要想想你的付出,你不想想,你多大了,這個十年,你不解決房子問題,下個十年,你多被動,我們女的一過了三十五,你知道意味了什麼。要不是孫甯再三叮咛,向惠蘭感覺,自己真的頂不住,沒準真的忘記了自己的打算。幸而姑姑太強勢,一直批評她,她才有了對抗的勇氣。

向惠蘭有些慚愧,不好意思,我是太沒用了。

孫甯感歎,行了,彼此彼此,我也好不到哪裡,我是讓環境逼出來的,你好歹工作順,一畢業就有親戚幫忙,進了這,還算順風順水,公司裡,沒人欺負你,到底财務經理幫你,沒人那麼傻,得罪榮姐。

提到榮姐,孫甯關心,不知道榮姐的事,怎麼樣了,估計不會樂觀。

二人分開,向惠蘭勸孫甯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她倒是精明了一下,你寫好單子,讓周經理直接簽名就成了,不要用他們的協定,我估計,他在折騰什麼協定,才會打發你。

孫甯點頭,我知道,我回去寫好了,讓他簽字吧,我感覺,他有些頭痛我,應該不至于怎麼樣,這個人臉皮薄,能力不錯,不過到底是老實人。要不然, 我不一定這麼順利。孫甯明白,周遠山要真是不講理的惡人,她今天未必能壓了周遠山一頭,周遠山要面子,那就好辦。

上次一起吃飯的時候,周遠山太興奮了,一天成兩單,都是走貸款的,他收益不低,可能太放松了,提了不少他上學的事,孫甯當時就感歎,這其實是個老實人,銷售能力不弱,不過骨子裡人還老實。

她今天的招數,對付老實人有用,她也是手心冒汗,要不是對方真的老實,恐怕局面未必對她有利。一個女孩子,這樣折騰,其實也不是她的日常,她甯願嘴甜些,人勤快些,大家給個面子,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哪個願意這樣,可是錢是辛苦掙來的,不該花的一分不能花,憑空扔了一千五,她不肯。

她太明白,不開始鬧一下,後面的結局,很可能就是讓中介白拿了那中介費,他們進口的錢,哪裡會吐出來,要吐出來,非得費點事,是以她幹脆一開始,就讓周遠山頭痛了,唯一的好處,她真的弄清了周遠山家的位址,周莊是上次周遠山自己提的,别的到是那個銷售員說的,當時她給人家修眉,東聊西聊套了出來。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身份---哪裡有這樣傻的人,芝麻西瓜分不清呀

二人分手,向惠蘭到了樓下,聽保安說沒看見李主任下樓,李必達任職時間不長,可是和司機呀保安呀都特别熟悉,這些人多是農村出來的,李必達和他們有了聊,聽人家說話,知道是哪的人,幾句話,就熟悉了。他天生有種親和力,給人的感覺,特别老實厚道,而且平易近人。

向惠蘭想想,估計是李必達在看她的方案,一看就過了點,她感覺,她和榮姐小趙特正點吃飯,别的人好似都不那麼正點,她給李必達打個電話,也是因為剛才孫甯提到了李主任,她總要把孫甯和周遠山的糾紛提一兩句,不過,她猶豫着是不是今天不必提,如果下午孫甯一切順利呢,向惠蘭有時候是個樂觀的人,她感覺,沒準房主真的就妥協了,為了幾千塊解抵押的費用,就不考慮一套房子幾十萬,正常人都能算清的帳,她不相信房主算不過來,哪裡有這樣傻的人,芝麻西瓜分不清呀。

李必達看看表,是懶得下去了,他吃飯不講究,在家做飯,是為了父母和孩子,不能讓李珠感覺父親什麼都不管家裡的事,他有時候想,父母離婚,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他們夫妻唯一的優點是沒有什麼争吵,屬于好合好散,都不是性格不合,是人生觀不和,他那時候才明白,人生觀對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三觀不和,代表了什麼,反正,他做到了,不幹涉李珠和她媽媽的聯絡,做了父母的工作,不在孩子面前提李珠媽媽的壞話,讓他說,李珠的母親,比較任性自我,性格上還算活潑大方,頂多在老輩人眼裡,是自私,沒個當媽的樣,不合他們老輩的觀點,他們眼中的母親,有了孩子,還想着出國,不管孩子,這樣的媽媽,那當然不是一個好母親,是一個自私的人。

他也承認,前妻不是一個好母親,也是有些自私,不過,他到底還算通達,每個人的生活目标不一樣,沒有理由,讓一個人為了什麼人犧牲自己,那隻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人家不願意,是人家的事,怨恨大可不必,沒緣份就早點分手,省得鬧到最後,成了仇人。

他一直相信一句話,是你的終是你的,命裡有時終須有,現在社會,就是如此,總是多了太多的選擇機會,不過他心裡明白,其實對女性的要求,還是多了些,她們的身份太多,女兒,妻子,母親,可她們本身,也想做一個放飛自我的人。

李必達喜歡公司底商那家的煎餅,這家鋪子,是從早上賣到下午兩點才關門,他就客氣地讓向惠蘭帶一個煎餅果子上來吧,向惠蘭點頭,看看還有粥,就要了李必達常點的小米粥。

這家鋪子的好處是,如果你要了粥,會送小份的鹹菜,放在小包裝袋裡,向惠蘭自己有飯盒,就把鹹菜放在飯盒裡。

李必達有些驚訝,這個下屬,挺周到,這比單吃煎餅果子,自然好下咽多了。他知道價格,直接用微信轉帳,倒是友善。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身份---那樣感覺上特别清新簡約。符合她個人的審美

他對向惠蘭的産品建議還算滿意,不過,他倒是想到了譚總的喜好,随意問了句,你感覺譚總是不是喜歡中式的風格。

向惠蘭點頭,有些不好意思,是,應該是,幾次聽譚總提過,他有時候外出,拿回來的單頁,也都是中式風格,不過,中式的要做經典,特别不容易,成本特别高,我聽榮姐說,集團财務那邊,費用上卡得挺嚴。現在都是推的新中式建築。比較傳統,但又不失現代的個性,保持了傳統建築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現代建築元素與現代設計因素。

李必達點頭,我知道,不過,我們提方案,不可能隻提一種,你那個托斯卡納的風格,不錯,我感覺比較貼合南山的自然環境,不過,新中式風格也可以考慮下,這樣,你下午,找找這方面的資料,我們先不考慮建築成本的問題,那個是後面的事,不同的建築風格定價肯定不一樣,先單純考慮産品,然後考慮市場的接受度,再考慮價格,畢竟我們定産品,不能隻考慮财務的角度。

向惠蘭點頭,行,我有些相關的資料,她其實去年做過一個新中式建築項目。資料還有,相關的産品分析也有。倒是比較友善,不過她也沒直接發給李必達,還是到了快下班時,才發到李必達的郵箱裡。

向惠蘭在考慮,要不要聯系一下小趙,打聽一下榮姐的事,如果下班點,他們回不來,是不是暗示一下李必達,李必達今天的狀态,明顯在研究産品上,向惠蘭有些驚訝,前兩任辦公室主任,都不管産品的事,基本上交給她不管了,如果項目定位出了問題,回來批一通就算了,李必達要負責的多,而且是比較專業。

如果從向惠蘭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她也喜歡新中式風格,那樣感覺上特别清新簡約。符合她個人的審美。

不過,她去了兩回南山項目現場,不知道為什麼就想到了托斯卡納的風格,當時腦子裡就是那個圖檔,和效果圖,馬上感覺,在這個位置,特别的合适,一定會在視覺上有沖擊力,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當然,如果不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做一個特别經典的中式風格項目,也特别好呀,她不是一個特别固執的人。天下哪裡有什麼事,必要怎樣。都是各有各的道理。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身份---給上司方案,要選擇題,不要是非題

李必達其實更驚訝于,向惠蘭後面這個新中式建築的分析,比上一個要完整得多,不像是半天能彙總出來的,他突然明白,這是向惠蘭原來就有了資料,可能稍微調整了一下,他喜歡那個名字楠園,項目裡有不少的楠樹。

青航楠園,挺好的,他心裡想,向惠蘭沒想做策劃嗎,想想還是算了吧,大多的地産公司,這是外包的,頂多安排一個人對接一下,估計向惠蘭原來就負責對接,才有機會接觸,不過,她其實挺适宜做這個,當然,她心細,看的出,榮姐其實想調她到财務,好似沒有調動成,他不太明白。

想到榮姐,他突然想起,榮姐是用了小趙的車,辦個人的事,他不介意是公事私事,那是老闆考慮的,譚總既然樂意,那就是私事也是公事,他看看向惠蘭,向惠蘭正好欲言又止,他笑笑,方案不錯,我回頭修改一下,給譚總彙報上去,有些事,要做到前面,給上司方案,要選擇題,不要是非題。

向惠蘭心中一動,忙點頭,是。她終于說,小趙可能是回來晚,您看譚總那。

李必達看看表,下班十五分鐘了,他點頭,成,我去吧。

這時候,腳步聲響,小趙走了進來,大家都省事了,他坐下來,看看表,緊趕慢趕,不太遲,他坐下打開杯子,先喝了幾口水,向惠蘭馬上問,榮姐是回來了,還是。

小趙解釋,她辦公室,他就算活潑,也知道保密,不過,對于向惠蘭還是說,要不你看看榮姐。

向惠蘭點頭,收拾東西,反正到了下班點,和李必達打聲招呼,去找榮姐,小趙在猶豫,要不要和李必達提一聲,還是算了吧,這是榮姐的私事,他要說多了,愛面子的榮姐肯定生氣,算了。他放下杯子,給譚總電話,我回來了,您是現在走嗎。

李必達看看小趙的表情,就知道,榮姐要辦的事,估計不順,小趙都有些沒精神,估計是也累也煩。

韓雪麗:身份(49)交淺言深是大忌

身份---你有付出沒回報,你當然生氣

李必達不是一個八卦的人,尤其這樣明顯與工作無關的事,小趙起身,去送譚總了,李必達在考慮要不要把那個方案,現在修改一下,對于向惠蘭的文筆,沒什麼可調整的,重點是那個開端和總結,向惠蘭在突出重點上有些弱,他下筆有些難,他其實作在不确定,譚總對這個項目,有沒有定位,如果譚總已經有了結論,那就沒必要折騰,他想了想,把方案存到郵箱裡,決定回家考慮吧,他想起李珠說今天有個月考,他決定回家去。不能讓李珠感覺,家長對她的學業沒那麼當回事。

他下樓時,聽見了榮姐的聲音,聲音不小,隔了财務室厚厚的防盜門,都能聽見她尖銳的聲音,這不是榮姐正常說話的狀态,李必達的腳步慢了些,想了想,還是快速下樓,交淺言深是大忌,反正,财務室的防盜門關着,榮姐會以為,沒人聽見,想想,榮姐估計是氣極了,要不然,不會如此情緒。

李必達沒有猜錯,榮姐果然正在發脾氣,她本來也不想和向惠蘭說什麼,可是她明白,不說出來,心裡一股火,無處安放,她發現,人真可憐,你想說心事的時候,找一個放心的人,特别難,比如她不能回家唠叨,本來這些年,她管娘家的事,老公孩子都有意見,尤其是孩子,幾次強調,媽,你這樣把别人的事,當自己的事,以後肯定會有意見,人家不把你的事當自己的事,你有付出沒回報,你當然生氣。

是以不能回家說,隻能收獲幾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話,理智,卻少了同氣之情,不能和老闆娘提,畢竟感覺沒面子,其實老闆娘當時就暗示,不如不管這事,全當不知道,如果過後他們一字不提,那以後,橋歸橋路歸路,少聯系就成了。她當時有些不服氣,他們不會那樣忘恩負義。

不能和同學朋友說,到底家事,有些丢面子,她一直明白,你說自己家人不好,你好沒面子,因為他們是你的背景,可是不說也委屈,還好,向惠蘭的關系,介于家人和外人之間,如果說到恩,她感覺,她對向惠蘭有恩,向惠蘭一畢業,不用到處找工作,就來了這裡,實習試用轉正升職,都和她有關系,她那當然是她的恩人,而且,向惠蘭的際遇和她一樣,是以談不上有沒有面子。

向惠蘭了解榮姐的心情,是以隻是傾聽,安慰的話,不好講,其實這樣的事,她村子裡也常見,女兒嫁了,什麼好事和你沒關系,麻煩到要你來管,這是多年的習俗。她太明白,榮姐生氣,是因為嫂子那句話,你就是個嫁出去的女兒,和你什麼關系,村子裡這麼多人家,都這樣,你有什麼不同,什麼倒插門,我可不知道,當時媒人可是說,我就是這家的主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