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作者:冷炮曆史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公元1520年7月,對科爾特斯和他麾下的西班牙征服者而言,無疑是登陸墨西哥以來的至暗時刻。由于在剛剛結束的悲慘雨夜中損失慘重,已經有超過半數的成員和更多本地盟友,慘死于逃出特諾奇蒂特蘭的艱難之路上。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在特諾奇蒂特蘭苦戰的西班牙人與本地盟友

但憤怒的阿茲特克人卻并不準備就此罷手,反而提前召集來更大規模部隊,以便在對方的回程途中予以徹底截殺。直到雙方在奧巴通平原上再度交手,才迫于巨大的實力差距而暫時後撤。這場短促而激烈的血腥遭遇,也将成為其帝國滅亡的預演和先聲。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初次會面的蒙特祖瑪二世和科爾特斯

事實上,早在接觸阿茲特克帝國之初,西班牙人就以各種方式給對方留下過深刻印象。由于恰巧同美洲神話中的神祗形象類似,他們總是容易被誤認為自帶偉大使命的天堂來客。加之對幾個沿海部落的一邊倒勝利,更是讓缺乏應變案例的土著都忌憚不已。當然,作為領軍核心的科爾特斯,也經常會在危險來臨時抛出展詐術。例如命手下迅速隐藏陣亡者屍體,進而塑造出西班牙人能不死不滅的恐怖形象。至于自稱神聖羅馬皇帝的全權代表,以及向國王蒙特祖瑪展示歐洲的先進船舶工藝,都不過是輕描淡寫的正常操作。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西班牙人的軍事技藝 讓美洲土著們印象深刻

不過,這些精心營造的偉岸人設,皆因時局變化而煙消雲散。先是古巴總督派遣正牌軍隊來逮捕流亡叛逆,接着又是象征着關系決裂的大神廟屠殺突然降臨。等到憤怒的阿茲特克貴族手刃老國王,便擁立起态度強硬的奎特拉瓦克為新首領,并大張旗鼓的開始對西班牙人進行反攻倒算。科爾特斯等440人雖僥幸殺出重圍,卻還是将全部槍炮、火藥和大部分黃金戰利品都丢失殆盡。僅存的唯一希望,就是能安全撤退到土著盟友特拉斯卡蘭人的地界。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在悲慘雨夜中出逃的西班牙征服者

然而,貴為中美洲霸主的阿茲特克帝國,卻并不想讓西班牙人全身而退。他們一面抓緊在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備戰,同時也從外省召集來更多士兵。因而當科爾特斯率部進入附近的奧巴通平原後,便立刻為總數達40000人的援軍所堵截。倘若不能以手頭僅剩的冷兵器殺出血路,那麼一年多來的成果都要被徹底清零。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奧巴通平原

幸運的是,征服者們的最強殺招,尚未被對手所見識。因為無論是先前的山地、城鎮遭遇,還是慌不擇路的拼死出逃,都沒能讓西班牙人有機會運用騎兵。是以,直到奧巴通之戰正式爆發的前一刻,土著首領們也無法預測到自己将要遭到何等攻擊。過往的經驗則告訴他們,隻要破除迷信式的自卑心理,輔以數十倍規模的絕對優勢,就足以抵消這些新來者的些許武器優勢。更重要都是,阿茲特克軍隊依然自诩為地區内的最強者,對本國士兵的近身格鬥水準有充分信心。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在狂野中集結的阿茲特克軍隊

很快,科爾特斯就為這批頑敵量身定制了最佳攻略。他将所有的馬匹集中起來,組成位于全軍最前列的小股騎兵分隊。然後才是運用槍戟、劍盾的普通步兵,以及數量更為稀有的弩手。兩翼則是堅定站在自己一邊的特拉斯卡蘭盟友,他們也是僅次于阿茲特克本族精英的區域王者。這樣部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策動快速突擊,盡快斬首對面的核心将領。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由于火藥和大炮丢失 西班牙人隻能以冷兵器應戰

另一方面,阿茲特克人的軍事傳統,也在無形中成就了上述布置。雖然帝國在理論上屬于全民皆兵制度,卻隻能在實際層面供養數量非常有限的常備軍部隊。大部分來自平民階層的青年,隻能從15歲起進行比較有限度的軍事訓練。唯有那些出生貴族集團的子弟,方能從12歲起接收比較系統的全面教育。是以,每一支阿茲特克軍隊,都是少數職業軍+大量兼職仆從拼湊成的奇怪組合。前者負責在正面發起決定性進攻,而後者則需要在兩翼展開全面包抄。由于敵軍首級或俘虜是達成晉升的必要标準,是以精英部隊會在取勝後停下追擊,讓低階友軍借機撈取個人功績。另有約1/3的成員,隻是承擔後勤職責的非戰鬥人員,更不可能為其他人提供多少幫助。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真正的精英常備軍 隻占阿茲特克帝國軍隊的很小一部分

于是,奧巴通之戰的經過與勝負歸屬,便在開始前就已大緻确定好劇本。科爾特斯直接率領全部騎兵,以勢不可擋的沖鋒撞入對方陣中。面對依次由頂級精英、雄鷹戰士和美洲虎武士組成的阿茲特克中軍,取得了遠超雙方想象的超強效果。因為無論是鑲嵌黑曜石利刃的馬克胡特大棒,還是非常原始的長矛、飛镖或弓箭,都不能對高速馳來的騎兵構成威脅。大部分武士,也是首次遇到這類作戰模式,絲毫不清楚該如何針對回應。一旦負責指揮的馬特拉辛卡特被擊殺,便迅速陷入群體混亂之中。更多全副武裝的西班牙步兵,也在稍後湧入騎兵沖出的缺口,繼續以鋼鐵冷兵擴大戰果。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突破阿茲特克防線的西班牙騎兵

與此同時,站在科爾特斯一邊的特拉斯卡蘭人,也在兩翼猛沖對手的青年兵。後者大都是缺乏實戰考驗的生手,根本不能在作戰技巧上同鄰邦武士相提并論,自然也不可能堅持太久。特别是在發現本方中路的失敗後,便自然而然的開始壯大起潰退浪潮。但面對身後追兵,以及大量同伴的無情踩踏,還是有很多人沒能活着離開現場。

奧巴通之戰: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先聲

僅僅是騎兵優勢 便能讓西班牙人橫行美洲

戰後,根據親身參與的西班牙人草草估算,他們在奧巴通平原上打死了約20000阿茲特克失敗。這樣的成果雖肯定是誇大其詞,卻也大體反映出土著勢力的潰敗殘相。因為兩者的差距,并不在于幾門火炮、幾杆火槍,而是新舊大陸之間的不可逾越式鴻溝。或許在部分阿茲特克強硬派看來,他們好歹能将強敵趕走。但帝國的滅亡的鐘聲,已經在血流成河的平原上響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