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但去年的汽車市場同樣精彩,宏光MINI EV、坦克300、坦克500、極氪001、吉利星越L等車型熱度非常高,所呈現出來的銷量也非常可觀。很顯然,2021年自主品牌占據了市場C位,這放在幾年前完全不敢想象。對于自主品牌優異的表現,網上就有聲音稱“自主品牌已經超越了合資品牌”。
缺芯讓合資車企在華計劃受到阻礙
之是以自主品牌在去年收獲大量紅利,根本原因是很多合資車企因為晶片供應問題而導緻産能縮水,本田、豐田、通用、沃爾沃等車企都曾經發表停産公告,這直接導緻在售車型産能出現縮水,不能及時傳遞給買家。比如國内一直賣的非常火的大衆,今年銷量對比去年同比下降了14.1%,受影響的程度還是非常明顯。

相反,由于國内環境比較穩定,并且自主品牌不用兼顧全球市場,是以缺芯産生的影響并不像預期那麼大。自主品牌車企銷量依然穩定在平均值附近,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甚至還出現上升。長安汽車銷量達到111.6萬輛,同比增長18.5%;五菱汽車銷量96.6萬輛,同比增長18.2%;長城汽車銷量94.8萬輛,同比增長13.4%。由此可見,因為合資車企産能的原因,多出來的市場佔有率反倒是流入到自主品牌陣營内。
自主品牌粗制濫造的印象逐漸消去
由于早期汽車産業幾乎是一張白紙,是以自主品牌更多是找來合資陣營一些熱賣的車型進行“逆向開發”,隻不過大多數車企隻是模仿了表面,并沒有在三大件方面做到持平,是以故障率都比較高,也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随着自主品牌“内卷”開始,競争越來越嚴重,一些沒有自己核心技術的車企被淘汰,比如衆泰、陸風等,剩下的車企就成為了陣營内的代表。同時最近兩年開始,自主品牌開始向着高端化路線發展,長城、吉利、長安、奇瑞都建立起高端産品線,包括坦克、魏派、領克、UNI、星途等。其中領克汽車在2021年取得了22萬的年銷,同比增長為26%,重新整理曆史新高。長城的坦克品牌一直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無論是坦克300還是坦克500,都是處于一車難求的狀态。
新能源成為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方向
得益于最近兩年政策推動以及廠商不遺餘力進行宣傳,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表現愈發出色。比如國内新能源代表比亞迪在2021年獲得了72.3萬的銷量,同比增長達到73.5%。除此之外,新勢力造車企業表現同樣不俗,蔚來、小鵬、理想都紛紛創下曆史最高的銷量。相比很多還處于迷茫期的合資車企,國内車企已經開足馬力向着新能源方向出發,随着時間的深入,更早起步的自主品牌無疑會獲得更大的優勢。
總結
2021絕對自主品牌獲勝的一年,合資陣營因為沒有晶片,在産能和新車規劃方面都有所下滑。而自主品牌則把握住這次契機,搶走了很大一部分使用者份額,與此同時,高端化和新能源持續布局也讓自身有了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