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一度,我以為自己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并對此深信不疑。直到讀了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秘密》一書,我才開始認真思考那些

作者:七點零九分11

曾經一度,我以為自己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并對此深信不疑。直到讀了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秘密》一書,我才開始認真思考那些童年往事,揭開幸福快樂的面紗,看清童年的真實狀況。

根據母親的叙述,我對童年故事做了一次追溯,我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來揭示幸福童年的假相。

大約4歲的時候,小小孩的我整天沒緣由的哭。直到母親找人算命說,因為砍門前一棵樹的日子不對,做了一番供奉後我才不哭了。這個故事我聽了很多次,但也隻是在聽一個“故事”而已,就像是聽别人的故事,與我沒有什麼關聯。

當然我不會認為這是個像算命人說的神奇事件。

在母親碎片的描述中,我拼湊出了其中的緣由。那個時候的父親因為某些事尋死覓活,經曆着痛苦,母親忙于照顧不滿周歲的弟弟,而小小的我也許隻是因為缺少了被溫情的對待或被陌視,才用哭泣來表達。

顯然這種表達并沒有達成小小孩的期望,反而讓父親心中火上澆油,怒火直升,對我巴掌相向。

現在我再次回望這個故事,想着那個小小的我,她為什麼哭?她在父親的巴掌下是怎樣的恐懼與絕望?隻是這些感受我通通不記得了。

在這次追溯童年的過程中,我還發覺關于童年往事的記憶,全部來自于我對父母親戚閑聊的間接記憶,而不是我對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的直接記憶。

如果說4歲被父親打的經曆是因為年齡太小沒有記憶尚且說得過去,但對于7歲時被老師打到持續性頭痛,我發覺我依然沒有一點印象,并且也是在這次追溯中才從母親那裡知曉那時的持續性頭痛與被老師打有關。這種失憶真讓我詫異。

書中有一段描述對這種童年失憶給出了答案:“對傷害的正常反應應該是憤怒和痛苦,但是由于小孩身處極易受到傷害的環境,他們不可能表達自己的憤怒,同時由于孤獨地體驗這些痛苦,是不堪忍受的,是以他們被迫壓抑自己的情感。将所有的創傷記憶壓入潛意識并将有罪的施虐者理想化,後來他們就失去對發生在身上事情的記憶了。”

在作者的案例分析中,這種失憶是普遍發生的,她在另兩本著作《夏娃的覺醒》、《身體不說謊》中,詳盡闡述了童年失憶的發生原因:

社會道德對父母的保護(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子女對父母悲慘生活理智上的同情

對過去無意識的恐懼

這種種枷鎖,使得童年痛苦的記憶被關進黑屋子,永不見天日。

童年的創傷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我記得情感導師趙永久曾講過他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大概意思是說有一次他從外回家,妻子不斷地向他了解一些情況,忽然他就煩躁起來。後來他分析了這個情緒,是源于小時候他去外婆家走親戚,回家後母親就向他打聽,外婆家的哪哪個人都說了些什麼。如果他回答沒說什麼,母親就會繼續追問,真的什麼都沒說?

小小的他,對母親的這種盤問并不高興,但因為是母親并不能反駁,隻能壓抑着。我想正是因為身體真實地記錄着這種情境,一旦再現,即使是成年後的他,依然會對這種情境産生不良反應;也隻有在成年後,他才終于敢把當年的焦躁情緒釋放出來。

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童年的創傷會持續影響人的一生。」而長大後的我們卻不記得它們了。并且這種将痛苦情境失憶的技巧,對成年後的我們,依然起效。

那些湧起的壞情緒、嫉妒、憤怒、迷茫,我們希望它們最好永遠不要出現,是以總在尋求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付它們。

很奇怪的一點是,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誠實,認為這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卻從未對自己身體的反應誠實。這種不誠實,是指情緒明明在真實的發生着,我們卻極力否認它,掩飾它,壓抑它。

或許我們對誠實也做了過濾性選擇,對别人選擇了誠實,對自己的身體選擇了不誠實。

因為在潛意識裡,我們認為這些情感一旦出現,就是在否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大度從容的、擁有良好品格的人。

在更深層次的潛意識裡,我們認為隻有當擁有好的情感時,才是值得被愛、被肯定的;當擁有不好的情感時,是不值得被愛、被肯定的。

作者在書中說:我們最大的創傷,就是從未以真實的自我被愛過。

顯而易見地,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在家庭和學校,以及所有成人的環境裡,都不可避免的會遭遇種種規範限制、惡趣味,它們來自父母、老師、長輩。小小的我們出于對愛的渴望和生存的恐懼,沒有能力要求發展自我,隻能屈服順從,被迫發展出假我。

作者的兒子在書的中文版序中,對假我給出了一個定義:“假我是一種精神結構,淵源于面對外界需求時所展現的屈服順從。人們往往以為假我是自己的真我,是自己真正發展出來的人格。”

我們都沒有覺察,這種順從意識的訓練,從很早的童年就開始了。

有沒有可能打破這種魔咒呢?

這并不容易,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掙脫内心的牢籠。因為需要我們沖破極大痛苦的屏障、要有深刻的身體覺醒。

作者說,隻有在我們放棄幸福童年的幻想,百分百地體驗和認識童年忍受過的痛苦(羞辱、羨慕、嫉妒、哀傷),才能打開情感溝通管道,回到自己的情感世界,發展感受悲傷的能力,重拾生命活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