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應該将 VMware 視為(未來)名副其實的存儲供應商

原文:http://chucksblog.emc.com/chucks_blog/2013/08/why-you-should-consider-vmware-as-a-serious-future-storage-vendor.html

注明:本文内容基于 VMware VSAN beta 版本撰寫,請通路http://www.vmware.com/products/virtual-san/獲得有關正式版本的更新資訊。

      在存儲領域,我們可以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團體。

      每個人都知道相關供應商是誰,他們做什麼,以及他們如何立足:NetApp、EMC、HDS、HP、Dell、IBM 等等。

      多年來,我一直在跟蹤 IDC 和 Gartner 市場佔有率數字,我不是要謀取市場占有率和競争排名,而是它提供了一個人們常見的供應商格局。

      但改變可能随時到來。

      虛拟化已經完全改變了伺服器格局,而同樣的事情在網絡和存儲領域也已經正兒八經地展開。盡管确切的道路可能尚不清晰,但終點卻很明确:在這個領域中,人們都希望網絡和存儲功能表現為在虛拟化伺服器硬體上運作的軟體堆棧。

      今天,VMware 不會出現在任何頂級存儲供應商名單中。

      但是,我可以大膽地預測,幾年後,VMware 很有可能會出現在這個名單中。

      開場白

      我并不想多費口舌,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拟化工作負載多過實體工作負載的世界中,而且這一趨勢仍在飛速發展。撇開競争手段暫且不談,VMware 在很多方面依然是明顯的市場上司者。

      客戶是幸運的,VMware 已經在伺服器和各種不同的存儲之間投入重金,以期建立起一個增值機制,更好地彌補固有差距,VASA、VAAI、vVOLs 等都是這樣的産品。對于 vSphere 和外部存儲之間的高水準內建度,隻有一個曆史先例,那就是您的 zOS 大型機。

為什麼應該将 VMware 視為(未來)名副其實的存儲供應商

      實際上,如果您是一個存儲供應商,您就會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您别無選擇,隻能不斷投資,確定您的産品盡可能與 vSphere 以及其他一切緊密內建。

      盡管 VMware 非常成功地影響了存儲行業,但在本質上還不是真正的存儲供應商。沒錯,我們都熟悉 VSA、VDP 和 Storage vMotion 等産品,它們在技術上都屬于存儲産品,但沒有為改變格局做出多大貢獻。

      不過,我認為它們有改變格局的潛力。

      原因如下...

      首先在于接近應用程式

      幾乎每個存儲供應商都贊同,推動存儲差異化和應用的是應用程式工作負載。存儲供應商投入大量的精力,嘗試了解不同應用程式的獨特特性,并且投入大量的資金,針對 Oralce、SAP、Exchange 等內建和優化他們的産品。

為什麼應該将 VMware 視為(未來)名副其實的存儲供應商

      在這個方面,VMware(和 vSphere)擁有得天獨厚的架構優勢,它是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之間的關鍵層。

      在堆棧中還沒有什麼比它更接近應用程式。

      這種理論上的優勢雖然不太明顯,但顯然會在現實環境下獲得回報,比如在置備過程中,在監控性能和資源使用時,以及在診斷和解決不可避免的問題時。

      越接近應用程式,效果越好。

      如果您和我一樣都是存儲發燒友,就可以沿着可以動态移動和調整的虛拟機(應用程式)邊界精确實施存儲和保護政策,在近十年的時間裡,這一直是我眼中的一個亮點。

      再見,LUN -- 我們已經很熟悉你了。

      其次在于融合的工作流和操作

      在我使用 VCE 和 Vblocks 早期,我曾經敗在術語的選擇上。他們想建立一個新的基礎架構類别:融合基礎架構。而我的觀點是,實際價值必然來自融合的工作流和操作:在現實環境中運作這些是多麼容易啊。

      無論結果如何,論點是不變的:随着規模不斷擴大,融合操作的價值将呈指數級增長。

      這樣,争執就産生了:這種操作模式的融合應當發生在哪裡?伺服器?網絡?存儲?還是新的超級管理器位置?虛拟伺服器支援者的觀點很有說服力:在置備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表示政策。

      正當我們進行學術上的辯論時,世界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快速前進了:許多虛拟管理者已經負責管理很大一部分的網絡和存儲任務。我相信,我們都會在 vSphere/vCOps/vCD 領域發現最佳融合操作模式,它們是目前發展狀況的自然延伸。

      再次是商用伺服器的魅力

      二十年前,存儲專業人員都被使用低成本商用伺服器建構存儲平台的潛力所折服,而今天依然如此。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商用伺服器不再是商品。快如閃電的速度,巨大的容量,大管道,令人驚歎的密度,為可用性和監控而建構,等等 -- 一切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節奏發展。

      您可能已經注意到,有望上市的許多新型存儲軟體堆棧所采用的基礎架構都由伺服器節點和比較快的網絡結構組成。

      沒錯,硬體成本可以更低,但我認為魅力不會止于此。一方面,可以保證一緻性:根據需要,對于計算和存儲使用相同的建構塊。您的硬體可以做到一個清單、一個供應商、一個支援模式。您可以使用監控伺服器硬體的工具來管理運作存儲軟體的伺服器。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傳統存儲供應商朝着這個方向發展,盡管節奏非常謹慎。實際挑戰是,他們都是圍繞銷售和支援專用硬體來建構自己的業務模式的,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戒掉的嗜好。

      相比之下,VMware 已經開始通過建立不依賴于硬體的基礎架構來建構業務模式了。對于 VMware,基礎架構是軟體,而不是硬體。

      VMware 當然也會面臨即将到來的挑戰,但并不是擺脫基于硬體的業務模式。

      最後是存儲即軟體

      今天,大多數存儲陣列和裝置都使用人們常見的現成伺服器技術建構:Intel CPU、DRAM、10Gb 以太網和 infiniband 等。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有思想的伺服器。

為什麼應該将 VMware 視為(未來)名副其實的存儲供應商

     目前幾乎所有的秘密武器都在軟體中。而且軟體可以被虛拟化。

     就像伺服器中的情況一樣,一旦軟體被虛拟化,奇迹就會發生:

     - 資源使用效率更高,過度置備更少

     - 軟體和硬體可以獨立更新:可能會有在舊軟體下運作的新硬體以及在舊硬體上運作的新軟體

     - 可以在虛拟化管理程式級别透明引入全新功能:容錯、動态資源排程等

     - 當然還可以引入更高效的融合操作模式。

      VMworld 即将開幕

      幾個星期以後 (2013年8月26号,編者注),#VMfaithful将齊聚舊金山出席第十屆 VMworld 大會。本屆盛會将釋出許多值得關注的新存儲功能,屆時我會義無反顧地在這裡進行跟蹤報道。

      盡管一定會涉及一些純粹的技術(以及一些顯而易見的客戶優勢):但都不會改變我們所知道的存儲世界 -- 至少不會改變它們目前的形式。

      是以,我認為,單憑一個存儲行業分析師并不會将 VMware 視作可以與人們通常所想到的公司相提并論的存儲供應商。這是完全可以了解的。行業分析師通常需要實質性的證據來改變他們的觀點,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證據。

但是,如果您注意一下 VMware 将在存儲領域釋出的産品,您就會發現每個元件都展現了我前面概括的每個原理,都很有說服力。

     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

    歡迎在微網誌上關注我,這樣在我釋出部落格文章後您就會收到通知,并可以讓您了解更多有關 VMware 存儲的資訊:@VMware中國

--------------------------------------------------------------------------------------------------------------------------------------------------

繼續閱讀